文章 大纲 方法 导读可能是全网最简单的写作方法了!不会写作的设计师在这里可以收获简单易上手的写作方法,文中提及的同学之前从未写过,学习后也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全文约 3000 字,阅读约 5 分钟。设计作为平衡商业与美感的手段,其价值不止于视觉表层,深层的思考更是设计的价值所在。与直接交付设计方案相比,设计写作有机会表达更多的思考过程,在网络传播,产生设计影响力。影响力是什么?是通过对个人才能和知识的总结、展示及传播并获得正向反馈,从而帮助组织和个体共同进步的能力。也是优秀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更多设计写作方法:设计师想做自媒体?我总结了3个上手就用的写作方法!编者按:设计师想发展副业,成为自媒体?阅读文章 > 一、学习设计写作的产出之前大家都不敢也不会写作,在发起设计写作学习后,人均完成 1 篇以上。目前已有 3 篇发布到 OPA 微信公众号,阅读量 2500+,点赞&分享&评论 60+。二、发起设计写作的直接原因2022 年设计中心创建了个人能力模型,让中心的每位设计师从 8 个方面进行自我能力评估。经过评估发现,影响力是能力模型里最明显的短板之一。虽然前面说了设计写作可以提升影响力。但之前大家从不关注设计写作,也没有写作过,甚至有点抵触写作。不知道写作的好处,怎么写作,没有学习写作的机会。所以导致很多有价值的才能和知识没有得到总结、展示和传播,对个人和组织都是损失。于是我们发起了设计写作的学习,通过了解写作的好处、学习写作的方法、在网络公开发布来提升影响力。三、设计写作的好处我们看到网络上优秀的设计师除了出众的视觉表现能力,还有优秀的设计写作能力。他们通过写作放大个人能力,向外部赋能。同时写作的核心是输入、思考、输出,这要求我们有大量、优质的输入,深度、持续的思考,灵活、有逻辑的输出。因此写作也是倒逼个人成长、检验学习结果的最好方式。四、设计写作的方法为了大家能快速学会设计写作,我们把学习内容简化为:先整体介绍写作步骤用于快速了解写作全貌,随后逐一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包括怎么筛选主题、怎么撰写大纲、怎么撰写正文、怎么配图、怎么检查几个部分。1. 写作的步骤写作文章包括筛选主题、撰写大纲、撰写正文、配图、检查几个步骤。我们把写作文章比作造车,主题是车的核心引擎,大纲是车的框架结构,正文是车身主体,配图是车的内外装饰,检查是车出厂前的核验。几个步骤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最终完成一篇文章。2. 筛选主题主题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引擎,好的主题意味着文章成功了一半。如何选出优质有价值的选题?做到以下几点中的一点就可以。如遥同学的《节日重点活动思考与总结》,针对设计师反复设计节假日活动导致灵感缺失的痛点,分享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如何做好节日活动的视觉设计?来看高手的思考与总结!前言这次节日活动做了节奏性规划,从题材探索、物料提效、数据论证几个方面,跟大家分享设计是如何深度参与活动当中的。阅读文章 > 3. 撰写大纲大纲是一篇文章的框架结构,好的大纲可以确保文章紧扣主题,表达有逻辑,写作有效率。如何写出好的大纲?下面 2 个简单的写作方法帮助大家轻松完成大纲写作。方法 1.项目发展写作法项目发展写作法根据项目发展顺序记录内容,所见即所得,可以呈现内容清晰的文章。通过项目发展的方式即可将大纲梳理出来。方法 2.目标导向写作法目标导向写作法的关键是把握目标、问题、解决方案三者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以此呈现逻辑严谨的文章。4. 撰写正文正文是一篇文章的主体,是展示设计过程中思考的地方,通常分为开篇、中间、结尾三个部分。好的正文讲究“虎头猪肚凤尾”,开篇如“虎头”有气势,中间如“猪肚”内容丰富,结尾如“凤尾”干净利落。在设计写作时可以参照下面的方法写好正文。开篇:结论先行;展示价值;对读者有用结论先行:先说结果再说原因,先说目标再说方法,先说总体再说细节展示价值:在最前面展示文章的价值,让用户觉得值得阅读对读者有用:从用户思维出发,在文章开篇直接向读者表明,这篇文章与他有关、对他有用,吸引用户阅读中间:内容丰富;内容精炼;逻辑严谨内容丰富:该有的信息要有,已有的信息要详尽,论点维度多,论据数据多,充分展示设计过程中的思考内容精炼:删除与主题无关的信息,不要重复表达,精简每一句话逻辑严谨:有理有据,论证精彩,归纳分类结尾:回顾全文;强化价值回顾全文:通过思维导图等形式与读者回顾全文内容,增强读者的阅读回报感强化价值:读文章是为了收获价值,结尾强化价值增强读者的阅读获得感、启发感5. 配图配图是一篇文章的装饰,好的配图能清晰的介绍文章内容,降低读者理解成本;充分展示精彩的项目设计成果,凸显设计能力。那我们来看看好的配图标准。6. 检查检查是一篇文章出厂前的核验,好的检查能找出文章需要优化的部分,完成最后的修改优化,让文章的写作顺利完成。如何检查呢?可以从大纲、正文、配图等方面自我检查,同时也可以请他人阅读检查。五、网络公开发布完成写作后,便是将文章发布到适合的网络公开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站酷、优设、Behance 等,放大个人影响力,赋能团队。六、价值延伸看完本文之后,是不是觉得设计写作确实简单易上手呢?正如最前面说的:与直接交付设计方案相比,设计写作有机会表达更多的思考过程。在我们发起设计写作学习后,大家将工作中宝贵的项目经验以文章的形式无私的分享了出来,帮助组织共同进步。目前已有 3 篇+发布到 OPA 微信公众号,获得 2500+阅读量,60+点赞&分享&评论。让我们拿起笔,写下设计中的思考过程,提升设计影响力吧!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 OnepinganDesign」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design-article-creation
层级 平面设计 文章 画面太单一亦或是太杂乱,是做平面版式设计时绕不开的话题。而这个难题归根到底是画面层级处理的问题,今天就来简单探讨一下~类似的平面设计干货:如何处理好文案和图片之间的层级关系,看这篇文章就够啦!今天继续为大家带来新一期的《拍一张照片,就是一幅海报》系列文章,重点跟大家讲一下如何处理好文案和图片之间的层级关系。阅读文章 > 超吸睛的动态平面设计,五个章节帮你掌握!好奇心总在驱使着人类进步,从二维到五维空间,从登陆月球到地球以外 930 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探索,人类的进步永不止步。阅读文章 > 平面设计课堂!超多案例总结的Banner设计指南:标题篇关于小黑盒的 Banner 设计,我们对非设计专业的同学有 4 点基本的视觉要求:安全区、图片清晰、Logo 规范、同一活动下各资源位视觉的统一。阅读文章 > 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visual-single-messy
文章 写文章 设计师 引言9 月份同事小万给我发微信问我“是怎么输出文章的,有好的方法或建议嘛?感觉自己提起写文章没有头绪,不知道怎么去写”。这时,我便开始思考写文章的思路,并且询问周围设计朋友们对于写文章的见解。我想很多设计师多少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想写文章怕写不好、没有反馈怎么办、写不下去等疑问,其实这是很正常的,记得我在第一次写文章时候也有这样类似的担心。当我们把以上问题克服或进行拆解的话,更多的源自自身过于担心,又或者没有对写文章进行系统学习。所以打开写文章的一个正确方式和系统思路至关重要,我们要学会如何积累文章源头,有了文章方向之后再系统整体思考,输出文章的速度将飞快提升。此篇文章分别以设计师为什么要学会写文章、写文章的误区、文章的思路、模型、持续输出等五部分进行探讨。设计师想做自媒体?我总结了3个上手就用的写作方法!编者按:设计师想发展副业,成为自媒体?阅读文章 > 一、设计师为什么要学会写文章对于输出文章来讲,每个行业都可以作为自己沉淀知识的方式之一,书写文章还可以提升我们的通用能力。无论是对设计师还是所在的部门来讲,都是一件提升影响力的事情,例如公司部门,输出文章可以对外提升部门影响力、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以及打造公司部门 IP;设计师而言,可以为日常工作赋能、挖掘工作中遇到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和技能。1. 写文章的优势和发展写文章提高自身的通用能力:学习力、行动力、表达力、营销力。例如工作问题总结和输出时,需要设计师们挖掘设计相关专业知识,前期大量相关专业知识的输入, 从而增强了自身的学习力、促进了行动力;思考的过程中不断的输出,锻炼了内在表达力,直到完成文章并发布公众号、设计网站等,促进了自身营销力,增强了公司部门的影响力。2. 会写文章的设计师在职场中的优势首先,工作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和优化;在工作中你学习到、看到、听到的都是一瞬间短暂的内容,我们需要梳理遇到的问题和思考,形成知识框架;反之,久而久之会对零散问题遗忘。例如:情绪版、品牌迭代、体验地图、导航栏、新手引导、金融类 APP 等等,从问题中抓取,并且把这些问题用树状图或思维导图形式输出整理。其次,锻炼逻辑思维:一个项目中,UI 稿完成设计,交给开发进行还原实现,但是还原度非常低,相关人员说需求时间很紧,肯定优先功能走通,有时间的话再去调整界面视觉的实现,希望互相体谅一下。那如果我们把这件事当作文章中的案例,我们也许会以结构化的方式去呈现,并不是直接琐碎去表达;能够通过多维度的思考却能够把一件事情解剖开来,发现本质。这里的批判性思维并不是对问题发出质疑,而是能够多角度客观的看待问题的能力。再次,上下游的体验会更好:如果我们成为一名会写文章的设计师,不仅能把文档、报告写的漂亮;当我们面对的产品、开发、运营等多角色发送邮件时,就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文案写作功底,一个会写作的设计师对于文案的处理一定比不会写作的设计师更加细致、便于阅读。最后,提升团队影响力:在团队中被看见也是一种能力,被看见的方式有很多,积极主动,带动氛围、熟练的技能、利他的分享、超众的表达,沉淀输出文章等方式二、写文章时候的误区1. 对输出的文章有较高的预期记得在 2021 年 5 月份我写下第一篇文章时,担心写不好、怕同行人指指点点,现在回头来看这种担心完全是不必要的。最开始作为写文章小白容易犯的第一个误区是对写文章有着较高的预期。例如有的人刚开始写,就想写出阅读量几万+的文章。想要有自己设计师偶像的水平。当然有这样的心态果断写不出来文章,便开始内耗。用一句俗话讲:“还没学会走,就跑起来的了”,所以我们需要慢慢的进行可以练习,便会越来越好。写作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有的人从来没写过东西,本身是一项生疏的技能,想立刻写好文章基本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件必然失败的事抱有很高的期望,那么自信心就会被打击的,对于写作小白来说: 缺乏自信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因为很容易就会放弃。2. 看不到反馈,却放弃了第二个误区: 写着写着放弃了。“今天想写就多写点,明天就可以不用写了”。“今天先写到这里吧,明天多写一点”。人一定会犯懒,如果不在状态的时候越来越多,在状态的时候越来越少,那么平均下来写的内容会变少。只有越写越多,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如果越写越少,那么就会放弃写作。由此可见提高写作依赖长期的训练,也需要每天坚持一点点;每天都要写一点东西,持续稳定的输出才是硬道理。3. 只愿意写,却不愿意改文章第三个误区是: 只愿意写,却不愿意改文章。发现很现实的现象: 不愿意看自己写的文章多半是接受不了自己写得差。比如你心血来潮,洋洋洒洒地在没有框架、规划和目标的情况下输出了自嗨式一篇文章;再回头重新读时,文章中有不少错误,因为你写的时候正嗨,选择性忽略了这些错误,则不愿意去看自己的文章。因为我们觉得写了多长时间,写了多少字数,来回修改多少遍;还记得一位设计师老师讲他写文章时候的场景,一篇文章明明觉得写好了,修改好了,第二天就会觉得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调整,其实一篇文章改得多不是因为写得差,而是为了更完美。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要只顾着写文章,其实改文章也是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改得多了,你会发现:改文章所获得的成就感比写文章带来的成就感更强烈。4. 缺少刻意练习第四个误区是:缺少刻意练习。我们前面说过写文章需要持续的练习,即使写的内容很短没有关系,短内容帮你保持写作手感。小白除了持续练习,也需要可以练习,只有刻意练习,才能知道自己在哪方面的技术薄弱,才能针对性的学习。比如很多人说: 写作很难。就去研究为什么都说写作难,究竟难在哪? 知道难在哪了,再去学习不就更有针对性了,学习就更高效了。在文章输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刻意练习,哪里有问题就解决哪里。很多初学者在写作时,写不痛不痒的文章,其实是缺乏刻意练习导致的。如果你一直写不痛不痒的文章,即使你写十年,能力还和现在还是一样。如果不会写故事,那就每天都练习一个自己不会的精句,然后争取在每天的文章里练习写精句,哪里不足,就在哪里努力。刻意练习就是练习的升级。刻意练习让写作更有了目的和意义。三、初识写文章的整体思路对于设计师写作小白来讲,很多人都希望了解文章输出的整体思路或者想了解文章输出系统的流程,这里拿工作中的真实案例来讲。第一、(文章源头)在某周三下班后的地铁上,看到小万的关于如何写文章的问题,我便对此问题记录了起来,思考以怎样的方式可以清楚的解决到她的问题,便有了文章大方向(怎么写文章);实际工作。实际的工作可能会比较真实比较落地,因为是真实的项目,代入感会很强。设计行业热点。比如说 iPhone14 的发布,因为灵动岛大家都非常的感兴趣,这时,便可以对灵动岛设计上分析。生活兴趣,比如我之前看到的一篇《从垃圾桶到“多入口”,谈谈 B 端设计思考》文章,这位作者因为在厨房打扫卫生,垃圾桶换掉了而引发联想到 B 端产品上来的。让读者觉得有趣,有共鸣,甚至是跟自己的设计专业有联系。经验积累,比如工作五年以上的设计师他会写一些心路历程和职场经验分享。专业书籍的思考,比如我们公司小月写的《六个设计师要懂的视觉心理学知识》。以上五个都可以来自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我们可以随时记录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同事之间讨论的问题进行思考记录下来、主动整理零散的一个信息库,对于某一个问题进行每天收集一点阅读一点,每天写一点,然后自己的思考成为系统的时候,那一篇文章差不多也就出来了。第二、围绕大方向进行聚焦群体和主题,便定主题(设计师如何从 0 到 1 输出文章)第三、对于很多设计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写作训练,在踏出文章输出内容的第一步,围绕主题大量的输入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并不一定所有的主题都会有大量的文章,那除了文章之外呢,我们还可以去学习课程沉淀自己的思考、询问朋友等。第四、通过相关主题的专业知识输入,我们可以先沉淀自身的思考,然后结合思考罗列文章的大纲或脑图。第五、我们的文章树干完成之后呢,就是为树干去添枝加叶,施肥啦,也就是需要我们把自己的思考用通俗易懂的话去表达清楚,在输出内容的过程中用生活、工作中的例子去佐证,那这颗大树就繁枝叶茂啦。第六、最后就是对我们的大树修剪,对文章中多余、冗杂、错误的词汇进行调整和修改,这样我们的一篇文章就输出了,这里有的人会质疑讲:“不管写的好与不好、深浅吗?”当然要去管,我们输出文章要做到的是“先生产再成交、先完成再完美。”四、设计师即学即用的文章模型以上向你讲完文章的整体思路,想必大家更想知道不同类型的文章该如何去输出呢,今天分别探讨专业名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读书复盘、清单小短文、问题回答四种类型的文章,在这里我着重和大家分析第一种类型的文章模型的输出技巧。1. 专业名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工作中的文章该怎么样去输出呢?这里我们将根据两种方式进行探讨,「正序」(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工作场景中遇到的问题),&「倒序」设计师们在各大设计网站阅读的文章标题去拆解专业名词和文章思路。首先,根据上面我们讲到的文章来源,先从正序的思路去分析文章的源头有哪些?例如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弹窗、导航、趋势、表单、表格等,又或者是同事(如上图)、朋友之前讨论关于专业知识的话题和问题,都可以是我们文章输出的内容。由你工作中听到、看到、思考到的专业知识,通过美化专业名词的标题则成为一篇文章的标题;除此之外,还有你平时在网站上的阅读到的文章,当我们把文章标题进行汇总整理后发现,这些作者们也是从专业名词出发的。例如上图中是我在优设网站上收集关于「孟菲斯」相关的设计文章,把他们的标题放在一起会发现,标题核心为「孟菲斯」周围都是标题的修饰词汇,吸引用户阅读和点击的;总之这个就是为什么我会把「专业名词」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放在一起讲的原因,下图为一篇阅读文章时的分析,去反推文章作者的文章框架,久而久之在写文章思路上也会丰富很多。讲完工作中的问题或专业名词之外呢,还有很多设计类文章是以「项目复盘、功能升级、品牌升级」等内容出现的,那这三种内容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这里收集了一些代表性文章和阅读,并对文章内容框架进行分析。(请看下图了解)2. 读书复盘思路:选好书 --- 定(选题)主题-思维导图大纲-填充内容-配图第一、(抛出引子,为什么分享这本书)选择一本好书或自身感兴趣的书籍去阅读第二、定主题,例如这本书的 6 个收获、8 个启发、9 个思考、5 个观点,我们的标题也最好带着这些数字,引起读者好奇。第三、(这本书主要讲什么)大纲介绍第四、观点(观点一、观点二、观点三、观点四...)第五、结合案例和实际输出自身非常感兴趣或有收获的点第六、结语3. 分类清单小短文分类清单体更多像是每一块被切好的蛋糕,在达到一定量或你想要发布文章时就做成了一个大蛋糕。首先,定一个小主题,写短文。例如设计师一定要提升设计思维,写下 10 个为什么;例如每月的思考和复盘,可以针对,对工作的思考、对成长的思考、对设计的思考、对人关系的思考等等。有各个小标题的方式去完成一篇文章。例如:我在 6 月份写下自己的反思和总结(请看下图)4. 问题回答式问题类文章也是比较简单的方式,例如某某问你了什么问题,可以把问题以写信的方式去进行表达和输出。上面是问题,下面是答案。一个个的问题清理出来的。例如我比较喜欢的连岳,他就是以问答的形式去回答粉丝的困惑,一个问题输出一篇文章,至今作者已经把这些问答式文章编写成了书籍。五、如何保持并持续输出文章首先是自我动力,写作是对自己有逻辑沉淀的价值,并想进行下去;其次是外界鼓励,写的东西很小众,关注的人不多,不过读者每次留言里的鼓励、私信里的赞许,都是对我写作爱好的精神激励,这是一种暖暖的正能量;最后,自我沉淀,它成为我在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例如有好的设计项目复盘、精彩的设计故事、好的设计方法、都是可以记录,并系统去输出文章的,就好比如我们先有一个主题(地基)然后不断的在这个地基上进行积累和输出,每天一点点,进步一大步!六、总结以上就是我围绕小万对我提出“如何写文章”的见解和探讨,谢谢大家的阅读,共勉的同时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designer-article-writing
用户 数据 文章 自 KPI、OKR、AB 实验等理念流入互联网后,长期以来业内的行事准则都是“数据导向”,想必日常工作中你也经常被产品规劝“哎呀~这样做数据一定会好的,不要在乎这些体验细节”,或者你也有过试图说服产品“体验好的话数据就会好呀”,但往往有些时候在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自信满满地认为可以带来数据收益的项目,上线后却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呢?本期,我们来说一说项目上线后数据复盘和体感差异的原因。我们先厘清几个概念,体验好、口碑好和数据好。在这里我们暂且先定义「体验好」为项目执行者认为的好体验,诸如减少一步操作、更容易获取关键信息等业内理论上认为的体验好;「口碑好」是项目实际上线后用户的正向反馈;「数据好」是项目上线后观测指标达到或超出预期。如果照这么理解的话,我们通常的思路是「体验好」带来「口碑好」,「体验好」和「口碑好」共同带来「数据好」。接下来我们通过几个案例来详细讲讲实际发生的,不符合模型的情况口碑差,数据好写这个议题的时候,首先映入脑海中案例就是 19 年订阅号的一次改版,改版的主要优化点是把原先进入时为账号列表改为进入文章信息流,如下图所示:从产品设计思路上来讲,用户进入是来消费文章的,原方案用户需要先选账号(文章来源),再选择想要阅读的文章,改版后直接把文章呈现在用户面前,属于设计思路中常见的“减少一步”带来的“体验优化”。然而项目上线后却遭到用户的强烈不满,用户意见诸如:“越改越乱”、“我现在都不知道哪些公众号有多少条消息没看”、“逼着我取消了好几个公众号”,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赞美之词,但不习惯/不喜欢/体验差的声量还是占据了反馈的绝大部分。在这样的骂声中产品还是坚持这样的方案,想必数据应该给了产品相当大的正向反馈。这是一个理论上体验好,实际上口碑差但数据好的案例。我们将用户反馈进行一些归类处理,就能发现这次数据复盘与体感差异不符的原因。负反馈的用户大多是有深度阅读习惯的用户,习惯是先寻找今日想钻研的领域(对应某个账号),然后一次性地认真阅读吸收文章,改版后对这类用户来说,首页的劣质内容抢占了太多视线,导致寻找合意的文章变得困难。假设一下你是一个历史系的学生,你每天会去学校图书馆里的历史区阅读相关书籍,但你也喜欢看杂志和小说,历史书读累了偶尔也会逛逛其他图书区。现在图书馆突然跟你说,反正你来这里都是看书的,我发现你会看历史书、杂志和小说,我把所有的杂志小说都和历史书混在一起给你,省的你在这些区里走来走去的,你会因为图书馆让你少走了几步而感谢它吗?显然不会,这样你每天读书之前就得先把历史书筛选出来,而筛选历史书的成本远比多走几步路的成本大得多。当然,肯定不是所有人去图书馆都是去读专业书的,也不是所有使用该功能的用户都有深度消费习惯,但是用户对功能的依赖程度不同,导致用户愿意为功能发声的意愿也不同,当深度用户的体验折损远远大于非深度用户的体验升级,带来的必然是负反馈强势碾压正反馈。而为什么数据会好呢?深度文章的生产和消费成本远远大于非深度文章(成本可以理解为需要付出的时间&需要掌握的知识储备),原来先找账号后找文章的方式,用户会主动去寻找深度文章来阅读,而现在是非深度文章占据了首页百分七八十的版面,假设你每天花 100 分钟阅读,阅读一篇深度文章需要 25 分钟,阅读一篇非深度文章需要 5 分钟,那么改版前你每天可以阅读 4 篇文章,改版后你每天可以阅读 20 篇文章,数据这不就上去了?再举例假设,全校 1000 个学生,只有 50 个学生每天泡馆,200 个学生经常去,其他学生比较少只看一类书,甚至有的同学不爱看专业书,觉得去图书馆麻烦就不常去。但是图书馆改版后,所有书你随便抓一本就可以开始看,50 个每天泡馆的学生不爱去了,200 个经常去的学生里 100 也不爱去 100 个觉得差不多,但是剩下 750 个学生里有 600 开始抽空去图书馆看一看了,这图书馆的生意不也好起来了。体验好,数据差我在几年前做过一款国外产品,针对的是非发达国家地区的摩的市场,可以简单理解为国外打摩的软件,用户在软件上呼叫摩的后,摩的师傅来接送你,你需要在软件上输入摩的师傅的号码完成旅程并付款。简单流程示意如下图。当时二维码已经在国内盛行起来了,国内用户已经习惯了使用二维码做任何事,包括付款。我们认为使用二维码会比输入一串数字来说更简便,体验更好,所以决定把输入「摩的的编码」这一步优化为「扫描摩的上的二维码」,并向摩的师傅们发放了专属的二维码贴纸。我们自信满满,觉得这样的优化一定能够带来用户体验的升级,拉新促活不在话下。然而结果却背道而驰,改版后平台成单量显著下降了。我们不得已做了一次当地用户调研和访谈。原来,因为当地经济情况和技术水平都较落后,二维码对当地人来说十分陌生,人们很难下决定通过这样陌生又迅速的行为去执行付款操作。用户对二维码表现出的强烈不安全、不信任感直接影响了用户放弃成单付费。相反,输入数字串(俗称 PIN 码)虽然流程相对繁琐,但对于付款这种慎重的行为,恰好留足了时间做思考和决定。与此相似的案例在国内产品上我又碰到了一次,这次是开设房间时需要对房间设置权限,起初我们的版本是作为选择项,用户开房时可以选择所有人可加入或者只有朋友能加入。有一次,我们觉得这样的设计似乎有些繁琐,只需要一个权限开关就可以了,打开开关就是仅朋友能加入,关闭开关就是所有人都可以加入(这层含义较隐晦,需要用户额外去思考和理解),我们又一次自信满满地上线了。结果又一次与预期背道而驰。第一个例子与第二个例子有一个相似之处,是对用户来说,这都是一个“谨慎的操作”,对于“谨慎的操作”,传统理论上那些「体验好」的方法(更快一点,更简单一点)不太受用,这些「体验好」的设计仅仅只是从行动上帮用户减少了一两步,却没办法帮助用户减少执行行动前的思考。举个例子,你本来需要亲自开飞机空投炸弹,优化到你只需要按一个按钮就可以发射炸弹,对你投炸弹这个行为的影响大吗?不大,因为「要不要投炸弹」在行动前的思考远远复杂于「投炸弹」这个行为。反而可能因为我们有时间在飞机上了解清楚“炸弹”,而没办法在按钮上对“炸弹”有理解,而导致面对着按钮犹犹豫豫,最终放弃。对于复杂且谨慎的行为,设计清楚(帮助用户在思考节省时间)远比设计简单(行动简单了但思考不会简单)来得更重要。体验不好,数据好“我在这里放个按钮/入口!”“这里不符合使用场景呀。”“我知道,但这里流量大(os:我需要流量把我的功能戴起来)”“……”“按钮/入口要设计得大一点,再大一点,颜色要鲜艳的,最好是大红色,能来点动效就更棒了”不知道这样的对话大家熟不熟悉,我早期的职业生涯中经常能遇到这样的项目需求。但往往这样又大又红的设计还总能拿到很好的数据供人吹嘘,明明用过的人都觉得这样的设计体验很不好,为什么却在数据的驱使下越来越猖狂呢?以上图的例子做展开,在这样的需求下,我们可能会被迫做出这样的设计:上线后,项目负责人发了一封邮件:需求上线后「算命」功能使用 pv/uv 上涨显著,证明这是一个合理的需求,非常好的设计,我们要朝着这个方向持续优化!但你真的觉得这是一个合理的需求、好的设计吗?这就是典型的把数据当目标,以片面下结论的情况。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做需求做设计都是为了更好的体验或服务新的产品阶段,数据只是辅助我们判断有没有达成目标的工具,切莫盲目服务数据。其次,在做需求做设计的时候应有全局观。就以上述所举例子展开,需求的目标应该是在用户想算命的场景提供算命服务,如果我们判断消息页是用户想要算命的场景,那么我们上线后观测的数据除了算命功能的 pv/uv,还需要补充退出率,以及顶部新增算命入口后,对聊天页的折损数据(聊天 pv/uv,收发消息数…),把这些考虑进去我们很可能得到不一样的数据结论:看完真实的复盘后,首先应该能判断消息页不是用户想算命的场景,此时如果你的产品策略不是把这个软件转型成算命软件就可以下掉这里的入口了;如果你正要转型算命软件,非常需要消息页来带量,那么你也能看出来在这里加入口对聊天体验的折损有多大,此时你就得思考一下,「带起来的量」值不值得聊天功能「折损的体验」?如果不值得,你也可以开始考虑换种方式带量了;如果值得,那继续做大做强就没什么问题了,祝福这个产品成为算命一霸。总结项目上线后数据复盘与体验有差异是很常见的,包括但不限于上面所述案例表现出来的原因。总之,还是要牢记数据是工具,不是目标,如果发现数据复盘结果与预期有不符,可以尝试:给用户分层,更细致化地分析用户行为;通过用户调研了解用户真正的使用场景和流程,真正帮用户解决难点而不是“伪体验好”;以及,用更全面的视角、结合更多信息来看待项目是否达成目标。“数据说谎”的现象还有很多,将来再继续讨论。产品用户体验很好可是数据不佳,问题出在哪里?编者按:这篇文章来自 Any.do 的设计师,分享了一些关于 UX设计和产品升级开发的故事。阅读文章 >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白话说交互」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ux-date
文章 设计师 控件 就在上周六,刷微博时一条微博引起了我的关注:这则消息很快引起了轩然大波,有网友在评论质疑消息可靠性后,很快博主贴出了Figma 官方发给大疆的通稿,并表示向大疆朋友确认了消息属实。在这则英文通稿里,Figma 明确表示,由于大疆出现在美国的制裁企业名单中,所以 Figma 依照美国法律,不再为大疆提供软件服务、技术或数据。在此之前,Figma 官网也出现了一个完全关闭俄罗斯服务的投票,赞成票数高达9800多:截图来自公众号:超人的电话亭虽然官方表示制裁结束后会解除封禁,但这一政治立场明显的举动,无疑推翻了人们对它所有的信任。更为讽刺的是,Figma 官网赫然写着:我们的愿景是让每个人都能接触到设计。对于 Figma ,优设早在17年就有过评测,作为一款即开即用且实时协作的设计软件,它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之后优设网陆续发布过不少 Figma 的教程和插件,即使经常被吐槽网络不行,但疫情带来的工作方式的转变,让它依旧成为不少设计团队的主力工具。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次制裁表态让 Figma 永久失去了中国市场。身边不少喜欢Figma 的设计师都表示立刻停止续费。与之相对的,是一众对标 Figma 的国产软件大放异彩。在确认制裁消息后不久,国产设计软件「即时设计」就发布紧急公告,承诺所有企业和设计师不仅可以自行通过即时设计官网自行导入文件,还可以通过企业微信联系「即时设计」进行批量迁移,也可以直接导出为 Sketch 文件,收获了一大波好评。老牌软件厂商蓝湖的新产品 MasterGo 也紧急上线了 Figma 文件导入功能:虽然国产软件研发时间长度不如Figma,但在使用体验上,丝毫不亚于Figma,在细节上甚至更胜一筹。与 Figma 相比,你不用担心看不懂英文,也不用担心网络崩溃,而且还有很多针对中国设计师的功能,比如你可以在即时设计上直接管理素材、复用大厂的设计组件库等。这两个软件优设网之前也都有过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可以看:即时设计:为什么都在推荐这款设计工具?它究竟比 Figma 好在哪里?编辑推荐:过去的几个月里,「即时设计」这款存在感爆棚的新形态国产设计工具吸引了太多设计师朋友的关注,也让很多人对于“它和国外的 Figma 到底有哪些差异?阅读文章 > MasterGo:蓝湖放大招了!憋了一年的免费设计神器「MasterGo」正式发布!Sketch 从发布至今,已经成为 UI 设计的主流工具,但包括我在内的不少设计师,越来越意识到,Sketch 不方便的地方太多了,特别遇到大型迭代项目,沟通的成本极高,顺手举例:1)多人负责一个需求时,需要用最传统的方式,一个人修改完打包好源文件,再发给另一个人,效率极低。阅读文章 > 但无论云端服务多么稳定,我们依然建议大家准备一个移动硬盘,随时将重要的设计文件存在本地。有条件的设计师,可以直接搭建NAS。这件事发生后,有网友发现 Adobe 也早在3月5号就宣布全面停止在俄销售。原本以为设计无国界,没曾想覆巢之下无完卵,这则消息更引起了设计师们的焦虑。取代 Figma 简单,但 Adobe 深耕设计行业多年,PS 甚至成为了修图的代名词,如果哪天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落到中国头上,对设计行业的影响可想而知。好在也不是所有设计软件都选择了战队。知名3D设计软件 Blender 就发布公告 —— 不会禁止俄罗斯用户使用,将捍卫艺术家和开发者的自由。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国崛起的过程中,肯定会迎来愈加频繁的制裁,所以之后优设网也会针对国外各类软件,推荐对应的国产版,给大家一个保底的Plan B。不过风险中也藏着巨大的机会,正如优设网专栏作者龙爪槐守望者在设计圈里提到:这件事情会让很多企业重新评估使用国外工具风险,从而选择购买和采用国产软件服务,因此 ToB 产业会更加繁荣,建议设计师多储备相关知识技能,应对未来的行业变化。围观完整设计圈 https://www.uisdc.com/group早在2020年,优设网就有意提高了B端设计类文章的数量,因为目前C端的体验设计已经卷到不行了,而B端依然是一片蓝海。由于两者的设计思路迥异,如果想转B端,建议先把优设网的B端相关文章都尽可能阅读一遍,做好笔记。在这里也推荐一个完整的B端设计自学系列:超详细!总监出品的B端设计规范指南(一):布局在 C 端设计中,不管是给车载客户端、手机客户端、电脑客户端设计界面,都有比较具体的规范需要我们学习和遵守。阅读文章 > 超详细!总监出品的B端设计规范指南(二):字体[link https://www.uisdc.com/b-side-design-specification]第二篇,我们就要回到 UI 整个类目里最麻烦,也是最重要的规范类型——字体。阅读文章 > 超详细!总监出品的B端设计规范指南(三):配色B 端设计也是 UI 设计的一种,它的输出环境只存在于电子屏幕中,所以统一使用 RGB 色彩显示模式即可。阅读文章 > 超详细!总监出品的B端设计规范指南(四):控件第四篇我们全面认识一下B端的控件设计。阅读文章 > 超详细!总监出品的B端设计规范指南(五):控件下面,就回到我们之前停摆的控件讲解,继续认识控件有关设计的内容。阅读文章 > B 端设计指南(六):数据图表怎么设计?基本的控件单元完成后,下面就要开始介绍 B 端设计的另一座大山,图表的设计了。阅读文章 > 总监出品的B端设计指南(七):常用图表的设计和应用上期介绍了图表设计,这期继续分享图表设计和应用的相关知识。阅读文章 > 关于Figma 的消息暂告一段落,之后的文章我们会详细聊聊,有哪些国产软件可以作为Adobe 平替,敬请期待~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figma-disappear
星级 自己的 文章 背景介绍我是从测试被动转交互的(转岗原因不是这次的重点,就不在这里描述了),以前工作的公司是家小公司,没有所谓的交互设计岗位,所有我对交互设计一窍不通,以至于画了一段时间的线框图之后,依然没有找准个人定位,走了不少弯路,浪费了不少时间。所以写下这篇文章,总结了下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经历,同时也给想转交互设计的同学一点借鉴。曲折经历一开始,我以为自己干的是产品经理助理的活,什么功能调研、原型设计、需求文档编写…所以走的应该是产品经理的路,为了能快速成长,就看了产品经理的视频教程,又看了许多关于产品经理方面的书,比如《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商业产品经理》…可是看完之后只是了解了一点皮毛,并没有掌握所谓的产品经理技能(教程、书籍中提到的技能,商业思维、用户画像、竞品分析、数据分析等,并非一朝一夕练成的,需要大量的实践)。既然如此,那就想着先从最简单的画原型图入手吧,至少先把原型图画的好看一些。画了一段时间的图之后,感觉画图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尤其在领导要求我们学习如何画图标之后,我又琢磨起了视觉设计常用工具的使用,比如 Adobe XD、PS、illustrator…还看了这些工具的使用教程(看完之后挫败感很强),后来使用 PS 绘制了几个简单的小图标,虽然顺利上线,但还是感觉视觉设计太难了(像我这种学习能力一般的人,没有人指导的话,想要出师太难了)。一番尝试之后,终于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原来我内心最想做的是交互设计。只是以前,我把交互设计岗位想的太简单了,以为交互设计师就是做做功能调研、画画线框图。其实不然,真正的交互设计需要掌握的东西很多,例如用户调研、需求分期、画流程图、可用性测试、数据分析…根据二八原则,原型设计最多占整个过程 20%的工作量,而前期的准备工作、后期的分析工作等至少占据 80%的工作。找准定位之后,我就开始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为做好交互设计所做的工作1. 学习工具的使用对于 Axure 工具的使用,刚开始是公司同事给我简单的培训了 2 节课,学习的并不系统,所以为了更熟练的使用该工具,于是我找来了 Axure 的视频教程从头到尾看一遍,然后关上视频教程,把老师所教的知识点,自己动手重新画一遍(一遍记不住,就多画几遍)。Axure 对于交互设计师,就像画家的画板、画笔、颜料等工具,在画画之前,至少先把绘画要用的工具准备好,才能开展下一步的工作。交互设计无需掌握过多的工具,只要你能把 Axure 用的很溜,其他的工具只是锦上添花。2. 看交互设计相关书籍把别人推荐的交互设计相关书籍看一遍,比如《步步为营:交互设计四策略》、《简约至上:交互设计四策略》、《App 草图+流程图+交互原型设计教程》等,把这些书看一遍之后,虽然不能完全掌握,至少能把交互设计的基本知识、工作流程了解个大概。3. 看优设总结优设上关于“交互”的总结比较多(20 页,每页 30 篇,约 600 篇总结),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完全部的总结呢?这里简单介绍下我的“学习五步法”:检视阅读筛选分类制定计划主题阅读总结(知识重组)。交互频道 https://www.uisdc.com/category/interaction首先,可以先花几个小时的时间把全部的文章浏览一遍,通过“检视阅读”(通过看文章标题、段落标题、重点标注内容)快速把文章浏览一遍,就能大致了解这篇文章讲述的内容。浏览之后,给每篇文章进行打分,从 1 星级到 5 星级,1 星级就是没有太多参考价值的,可以直接过滤掉;2 星级是有几处说的很不错的,可以过滤掉,也可以先保留下来;3 星级是大部分内容有参考价值的;4 星级就是需要阅读 2 遍以上的;5 星级就是需要反复阅读的。一番筛选之后,可以帮我们节省很多时间,提升阅读效率。然后把筛选出来的文章,根据内容进行分组(比如哪些是介绍组件的,哪些是介绍交互设计规范的,哪些是介绍交互设计原则的),并按照“星级、标题、关键词、参考链接”几个维度记录下来。把全部总结分类汇总之后,开始“制定计划”,比如一共有 360 篇文章(这里取 360 是为了方便计算),每篇文章花 10 分钟左右的时间,每天下班后有 2 小时的空闲时间,一天就能看 12 篇文章,那么制定一个 30 天的学习计划,就可以把精选的文章全部看完了。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开始进入“主题阅读”阶段了,主题阅读就是根据你想了解的主题,精选出对应的文章,然后分析并对比这些文章中每个作者的观点、论证的过程,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比如我们把介绍交互设计原则的文章筛选出来,然后进行分析对比,就能一次性了解交互设计需要掌握的全部设计原则、而不是看到一篇交互设计原则的文章,掌握一个交互设计原则。第五步的“总结(知识重组)”,其实是在第四步“详细阅读”之后自然而然的结果,看完之后,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知识表达出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总结1. 找准定位,可以少走弯路;2. 熟练掌握“吃饭工具”Axure 的使用;3. 阅读相关书籍,了解交互设计师的基础知识、工作流程;4. 看优设总结,通过“学习五步法”,可以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掌握交互设计师所具备的知识。上万字干货!超全面的交互自学指南身边有些朋友想要学习交互设计,又怕平时工作琐碎学不好,问到我该如何学习和开展交互设计工作?阅读文章 > 文件名 如何下载使用 文件大小 提取码 下载来源 优设交互频道文章总结表800K2333 点此复制 登录下载 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learn-interaction-design
下载次数 加载 文章 同步更新官方最新版本,欢迎会员下载体验。V6.1版本: 紧急修复最大充值数量返回弹窗中显示最小数值BUG修复默认关闭顶部加载进度动态效果,如果遇到新版本幻灯片不现实请关闭顶部设置,加载特效默认关闭列表模块加载动态效果,开启后有一个加载的圈圈,但是不能点击进入文章优化付费观看视频咋爱手机自适应模下右上角显示优惠信息太大付给中间文章内容问题修复优化文章默认列表或者网格模式意外调用文章侧边栏BUG,最高优先级是分类-编辑里的模式最高权限V6.0版本:新增付费观看视频功能,可以直接解析mp4和m3u8格式地址,可以和付费下载,付费查看内容共从。新增普通用户禁止购买文章资源开关,勾选后普通用户不能下单支付,只允许会员可以购买。新增网站最高充值积分数量限制,商城设置-初始设置-网站最高充值积分数量新增 全站顶部加载效果开关,就是一个进度条的加载效果新增 - 列表设置里-鼠标划过文章网格加载动效(新) 开关,开启后网格文章模块鼠标经过会有动效新增优化-内页设置-相关文章推荐(新),添加了可以控制相关文章显示数量,和布局风格,后台商城管理新增-用户下载记录查询-改变原来的下载记录方式,采用全新的下载记录方法,站长可以后台实时查询到用户的下载次数,具体下载了哪个资源,并且会自动记录IP地址,方便站长管理运营新增下载次数 所有下载行为均计算次数(严格模式),开启此项后,所有下载行为均计算次数,不管是免费资源还是当天购买的资源进行下载都计算次数,否则只计算免费资源下载的次数,如果为了防止搬运,建议可以开启,比较严格修复微信登录回掉地址后缀丢失问题,微信登录开放平台设置请参考会员群相册设置去掉5.7版本新增的商城订单小红点,根据会员们反馈强迫症太难受,砍掉全新升级优化支付宝和微信支付SDK,优化代码,更新底层全新优化QQ,微信,微博登陆的oauth鉴权底层SDK,和支付SDK一同升级个人中心顶部信息增加今日下载次数三个小方块,比较直观,会自动判断当前用户权限组是否有下载次数限制,如果有则自动显示次数相关信息,没有限制则不显示模块修复下载次数因为UTC时间格式问题导致下载次数计数还停留在昨天的BUG新增高级功能-分类筛选内页-主分类筛选排序方式-,根据【分类ID/分类名称/文章数量】三种方式排序,遵循wordpress的排序规则,修复暗黑模夜间式下评论框白色问题,修复为暗黑色调优化全局逻辑付费代码,优化IF判断验证为switch,加快速度处理逻辑优化分类内页顶部和标签内页顶部去掉分类:,标签:开头标题文字,直接显示分类或标签名称优化相册模式插入图片灯箱的排版对齐美化本次更新各种css等小细节包括暗黑模式的css也有多出修改新增完善,日志不做记录本次更新之前推荐低版本提前做好旧版本主题备份,以免新版本有bug或者不太如意后悔升级。官网无旧版下载功能,请注意自己修改过代码的,美化的,切勿直接升级覆盖,请自行比对或者改用子主题曲开发,本站不做任何美化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