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 产品 设计师 编者按:在以设计著称的苹果公司做设计是怎样的体验?这篇文章出自前苹果设计师 Andrea Pacheco,她如今是 Meta 的首席产品设计师,她在离职后详细梳理了她在苹果做设计所学到的10个经验,非常值得借鉴学习。以下为正文。工作了30年,当首席设计师Jony Ive离开苹果之后原标题:Jony Ive on Life After Apple原作者:Elisa Lipsky-Karasz链接:https://www.wsj.com/articles/jony-ive-apple-design-interview-profile-lovefrom-1166阅读文章 > 2021年,我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工作。苹果是极简主义设计、革命性设计和创新的圣杯。在这里,特立独行的人可以坐在桌上工作,大胆而疯狂的想法是被鼓励的。作为一名产品设计师,在苹果工作是改变人生的经历,我只能说,未来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坚持一些源自于它的一些原则。在苹果工作的一年时间里的收获很多,我总结了 10 条经验。简单总结就是:苹果是一家独特的公司,我相信他们进行产品设计的一些方法只有在他们的商业模式下才能成功,这种模式允许创新、失败、风险,并且对于设计工艺有着卓越的要求和高度的关注,哪怕这样的目标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达成。打造出色的产品,而不是最小可用模型。讲故事是作为产品设计师需要培养的最佳技能。自上而下的文化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免责声明:此处总结均基于我自己的经验,并不代表苹果的运作模式。1、澎湃的激情和伟大的设计同样重要当有足够多的人相信项目能成的时候,这个项目才有可能达成。从闲聊到决策制定再到高层决策,均是如此。我们说话、表达自己、阐明思想的方式,对于达成共识、影响他人再到推动事物发展,都至关重要。我最大的收获之一,是要让演讲充满激情,不仅仅是在介绍工作内容的时候,包括在会议上分享的时候同样要如此。当你对你的工作内容充满激情的时候,你理应向周围每个人展示你对此的激情。乔布斯能让他的想法更加易于理解,并且令人难忘,这种能力是惊人的,而这恰恰源自于他说话时的激情。人们可能不一定完全记住你说了什么, 但是他们会记住你给他们传递的感觉:自信、乐观、无聊、不情愿或者其他。归根结底,情绪和感觉的传达不应仅仅只应用在向客户销售产品的时候,对内部团队和利益相关方传递想法的时候,这种情绪传递的方式同样是沟通的关键。2、讲故事同样是设计师的超能力在苹果,最令我我感到惊讶的事情之一,就是做任何工作内容分享的时候,设计师都会认认真真为此做一套演示文稿。而所被分享的工作内容可能仅仅只是一件小事,比如最近工作进展或者一次小迭代。但是在苹果内,设计师会尽力用好讲故事的技巧来影响每一个观看者,而不仅仅是把结果展示出来。在一次次的观看演示和亲身演示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小贴士:讲述故事而不是简单的解释过程每张幻灯片只关注一个点,不要因为幻灯片数量多就混淆了当前要讲述的内容,每张幻灯片只使用一个加粗的句子,而不是直接罗列整段内容。使用注释来承载你要讲述的内容,而让幻灯片本身来呈现你所描述的内容。演示过程需要排练。即使只是针对一个小设计的演示,也提前1小时去会议室来回顾内容,确切地梳理清楚你之后站在台上讲述的内容,怎样开始如何收尾。享受这个过程!3、大创意和长期目标更重要我注意到一件事情,大多数的产品团队不会将他们的精力过多投入到小胜利和小问题修复上。相反,整个团队会更加基于长期影响来打造下一个重要产品上。这种长期注意的思想在苹果内部很常见,但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每年 WWDC 和发布会上总能看到一些让人大吃一惊的新功能,但是与此同时,之前系统中的某些可用性小问题,还没得到修复。这种情况可以归结为是公司文化。苹果以品牌创新而闻名,因此用户很自然地期望苹果能努力发布新产品,有创新性、革命性的产品,而这种期望也自然而然地影响着公司的决策。而我想学习的是这种长期注意的思想,如果想要创新,要着眼长远而不是眼前的小胜利,即使抵达目标要更长的时间。4、相信直觉,你就是专家理想情况下,每当我们进行设计的时候,我们都会事先进行用户调研和测试,发觉可用性和可访问性上的问题和潜在风险。但是在苹果,有很多产品都很难进行开放的用户调研和用户测试,想象一下,消息传到外界,所有人都会好奇下一代产品到底会有哪些功能。所以,你需要找到新的办法来测试你的设计,同时又不影响保密。还有一种办法,是挑选一部分内部员工来做内部测试,而与之相对的另外一种方式就是专家评审。专家评审的时候,通常会邀请设计总监、分管产品的高级副总来进行评审和讨论,这种情况下风险就很高了,你必须详细说明每一个设计决策背后的意图和想法。你可能会觉得这种决策方式更容易带有偏见,但是经历过多次之后我发现,这种设计决策会议比我参加过的绝大多数用户测试都更有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有人挑战你,挑出设计的细节不断「拷问」你,你可以发现真正的聪明人都会关注哪些用户体验,而他们又是从哪些角度来优化体验的。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相信自己的直觉,你需要保持自信,沉着地应对,你自己也是可供倚靠的专家——无论是做产品设计、用户调研,还是应对专家评审。5、成为有全局思维的战略思想家人们常说苹果是设计师最理想的公司,我想这主要是因为成为苹果的设计师之后,可以专心将时间都投入工艺的精进和执行上,专注产品的表现(交互设计)和外观(视觉设计),以及如何让用户感受到整个苹果生态一致性和拓展性上(系统设计)。为了让设计师能够专注于设计和执行(同时掌握细节),这需要有一个相当智慧的产品团队,能够将产品思考和战略做得相当细致到位。作为产品设计师,我目前负责交互和系统设计决策,不得不说我错过了不少产品决策的机会。6、洞悉超越当下问题的 One More Thing也许你还记得乔布斯说「One More Thing」时给人的惊喜,其实这也和苹果内的工作模式有关联。追求「One More Thing」并不是强制性的,但是有很多人喜欢这么做,老实说,我也很喜欢。这是一种「彩蛋文化」。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一切都关乎「演讲」,所有的展示也都在演讲台上。而「彩蛋」会放在演讲展示的结尾,它的存在意味着你的产品或者探索并不止步于当前的结果,它有延伸出的彩蛋,有更高的目标,有全新的胜利方式。总而言之,这是推动团队进行更广阔思考、寻找未曾设想道路的契机。我喜欢这种文化的地方在于,它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空间来拓展创意,获得更多利益相关者的关注,没有「必须」构建出结果的压力。如果它得到认可,那很好,如果没有得到认可,反思和建议同样价值千金。7、极简设计真的很难但是当你达成极简的设计目标的时候,那种感觉无可比拟。8、始终追求创造卓越的产品当你在购买苹果产品的时候,你不会期望它依然处于测试阶段,你希望拥有的一款高素质、高性能的产品。这种源自于硬件开发的文化,也同样反映在苹果的软件和服务的开发当中。记得我和 Apple TV 的产品团队开会的时候,当时 Apple TV 的产品尚未成熟,TV 端的体验尚未优化到位,有人提出可以在网络和移动端上提前上线。当时产品总监说:「如果我们不能在所有平台上提供最佳体验,就根本不会上线。如果这一天需要我们等待一年时间,那我们也会等。」听到这个话的时候我感到相当震惊,在我的职业生涯当中,产品经理少有为了给用户最佳体验而不断延迟发布。这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在苹果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人抱怨苹果经常会花费很长的时间才上线对手已经拥有的产品和功能,但是这些功能大多有着更高的成熟度和惊人的体验,而且我相信这种开发文化只会在苹果存在,因为唯有这样的商业模式才和这种文化相得益彰。9、学会说不这是我在职业生涯中学到的最好的经验。学会说不,意味着要学会确定任务的优先级。我们的大脑能够接纳的信息是有限的,将精力投入到能产出最大影响和效果的项目、活动,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大型科技公司,总会有令人兴奋的项目和机会,你很容易参与到不同的项目当中去,所以千万不要贪多,学会说不。「人们总认为专注就意味着你需要对手头的事情说是,实际上并非如此。这实际意味着你要对一百个好主意说不,你要慎重做出选择。」乔布斯10、自上而下的文化并不都那么糟糕苹果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它是一家自上而下的公司。这意味着在公司内,设计师和产品研发等都都需要向董事、经理等管理人员展示工作内容,并且获得批准之后才能执行。我的总监和设计主管有时候不同意我的意见和观点,我后来才发现他们都是对的。那是因为,在苹果大家通常都不会带着自负态度来做决策。这里的工作者大都是纯粹的最佳用户体验的追求着,所以,当有人不同意你的观点之时,通常他们都有着足够充分的理由,对事不对人。而这里同样有着一个安全和开放的空间,供大家进行健康的辩论,并且还提供全方位的建议来帮你完善想法。而这恰恰是我接纳苹果式自上而下文化的原因,重要而有效的决策可以更快地被做出。无论专家和领导是否通过了你的提案,最终都可以让项目保持良好的势头。在自下而上的企业文化之下,我时长需要花费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来打磨产品,过程中需要和 10+ 同事高频沟通来保持想法一致,而这个过程真的是令人筋疲力尽。在苹果的经历则表明,让一位有远见卓识的领导来做决策,确实可以节省时间,让我可以专注于工艺,而不是在项目管理当中虚耗光阴。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work-in-apple
苹果公司 苹果 是一个 原标题:Jony Ive on Life After Apple原作者:Elisa Lipsky-Karasz链接:https://www.wsj.com/articles/jony-ive-apple-design-interview-profile-lovefrom-11666733971转载自极客公园:https://mp.weixin.qq.com/s/opEVM-lPk5cHcGhzRoQt-A「真正在意软件的人,应该打造自己的硬件」计算机学先驱 Alan Kay 这句名言的忠实践行者之一,就是苹果公司。在 PC 和智能手机变化甚微的当下,苹果甚至将其延展到「真正在意软件的人,应该打造自己的芯片」。2020 年,苹果公司用 M1 芯片的优秀能力证明,电脑甚至平板的发展方向,应该重回「核心」。仅用 2 年时间,苹果就树立起自己「理工直男」的形象——别误会,苹果的设计依然优美,只是最大的亮点已经变成了那块不足手掌大小的计算芯片。就在苹果公司发布 M1 芯片前一年,首席设计官 Jony Ive 离职,从这家他工作了 30 年的公司退出。对于这位和乔布斯密切配合,打造出了 iMac G3、iPod、iPhone、AirPods 等一系列产品的「设计掌门」的离任,一直有很多传闻。但最真实的那个,可能就是在后乔布斯时代,主导产品的已经不再是设计部门,而是工程部门。离开苹果之后,Jony Ive 专注于自己的设计工作室 LoveFrom。在这里,他可以专心思考设计,「制作有深刻用途的东西」,专心做一个「手工艺人」。近期,WSJ 专访了 Jony Ive,苹果公司最具代表性产品背后的策划者,揭示了他的设计理念是如何指导他的创意体——LoveFrom 的协作。图片来自:LoveFrom 官网点击屏幕后,一段简短的文字声明以滑动的形式出现在屏幕上。除此之外,没有联系方式,没有团队成员展示只有一行短短的斜体署名。LoveFrom 是一个创意体。我们是设计师、建筑师、音乐家、电影制片人、作家、工程师和艺术家。你可能从我们过去的工作中认识我们。我们痴迷于创造和制造的传统。狂热地致力于追求卓越。贪得无厌的好奇心。我们与领导者和创始人合作。我们为快乐而工作。我们发展我们自己的创意。苹果公司最具革命性的产品背后的策划者,Jony Ive,说「我总是能写出很多我无法画出的东西」,他举起一个太空时代风格的咖啡杯,说「如果我画这个,它只能捕捉到某些属性。」Ive 正坐在旧金山山区高处的太平洋高地马车房的花园里,这栋建筑被他改造成了一个私人工作室,偶尔也为朋友们提供住宿。除了这个由 Ive 的商业伙伴和设计师伙伴 Marc Newson 设计、由日本品牌 Noritak 制造的杯子之外,Ive 几乎设计了这个看似简单的空间的所有室内和室外元素,直到灰色的大理石浴室水槽和花园里圆形的、粗糙的垫脚石。Ive 半开玩笑地称自己有 「强迫症」。进入他的领域,就像走进一个 Gesamtkunstwerk(德语术语,意为 「整体艺术品」)。这个要不是由一个热爱音乐、法国风格的花园、禅宗和老爷车的 21 世纪英国人创造的话,那就可能会是艺术和手工艺运动创始人 William Morris 创造了。人们可以感觉到,Ive 创造这个空间的部分原因,是为了防止看到任何他可能认为是糟糕的设计的痛苦。他说:「这对思考很有帮助」。Jony Ive 爵士是 2012 年大英帝国最优秀骑士勋章获得者。他拥有 1628 项美国专利,这是他在全球拥有的包括软件和硬件在内的 14000 项专利的一部分。在乔布斯身边工作期间,从他笔下流出的设计涵盖了苹果商店购物袋、橡木展示桌和公司销量最大的产品 iPhone 等各种物品。在 Ive55 岁时,他的素描本里堆满了门把手、钻头、景观图和 AirPods,几乎都有他标志性的圆角,仿佛是他想缓冲世界的严酷棱角。Jony Ive 参与设计的经典苹果产品|WSJ与 Ive 一起研究这些 AirPods,就像与艺术家讨论一件手工制作的雕塑一样。当耳塞在盒子里点击到位时,磁化的顶部发出丰富的响声,这是他一直在努力并重新设计的一个功能,还有光滑的内部,以及盒子的重量和在手掌中的感觉。他笑着说:「如果没有磁铁,我不知道该怎么办。」通过赋予耳机盒给手机充电的功能——给耳机充电,他知道用户就不太可能丢失耳机了。这与他收集的 19 世纪的野餐箱没有什么不同,在这些野餐箱中,每个叉子、勺子、刀子和杯子都依偎在一个定制的地方。作家、伦敦设计博物馆名誉馆长 Deyan Sudjic 说:「[Jony] 完全是一次性地触达了拥有苹果产品的数百万消费者。」21 世纪的设计师中,没有任何一个人通过其作品的效果和其作品的实际存在触达到更多的人....。Jony 试图将 [技术] 变革突然带来的大量事物,变得有尊严、人性化。Sudjic 说。「在一个我们专注于屏幕和像素但仍然需要实物的世界里,他对材料很着迷,非常关心人们如何使用东西」。关于 Ive 的设计方法,令人惊讶的一点是,他经常以「对话」而不是「草图」的方式开始一个项目。思考——然后谈论这种思考——是他工作的原始材料。Ive 说「语言是如此强大」,如果我说我要设计一把「椅子」,想想这有多危险。因为你刚说了「椅子」,你就对一千个「想法」说了不。他说:这就是它变得令人兴奋的地方。你有一个想法,想法是没有被证实也没有被解决的。因为一个被解决的「想法」就是一个「产品」,关于这个「想法」的唯一有形的东西就是问题。当有人说这是不可能的,而你所看到的是为什么它不可能,你必须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行动。你必须说,从一个有勇气的地方,我相信它是可能的。他补充说:「我喜欢制作那些有深刻用途的东西,我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手工艺人」。Jonathan Ive 于 1967 年出生在伦敦东北郊区,那里的普通砖房和维多利亚式联排别墅在濒临埃平森林(Epping Forest)时逐渐减少,这是一片狭长的古林地。他的父亲 Michael Ive 接受过银匠培训,在东伦敦的一所职业高中教设计,后来在北伦敦的米德尔塞克斯理工学院教大学生。Jonathan 经常跟着父亲到处跑,提出卡丁车、树屋或其他设计理念的图纸,让父亲审阅。每年一次,父亲会允许他在米德尔塞克斯工作室制作任何他想要的东西,作为一种特殊奖励。Ive 说:「我在阅读方面真的很吃力」。他最高兴的是拿着素描本做白日梦,或看他父亲工作。他回忆说:「很早以前,我就被贴上了标签,被描述为一个不成功的学生。」Ive 十几岁的时候,全家搬到了北边的英国乡村。他患有轻微的口吃,使他不愿意说话,给人的印象是害羞。他说:「我不适应,人们想欺负我」。但是,他强壮的身材和他打橄榄球的事实,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在高中,他开始和一个参加同一个教堂的美丽金发女郎 Heather Pegg 约会。尽管 Ive 作为绘图员的天赋使他成为美术学校的候选人,但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进入纽卡斯尔理工学院,一所工业设计学校。这一次,他作为明星学生脱颖而出,采纳了当代设计师,如 Dieter Rams,所表达的包豪斯的严格原则,而 Dieter Rams 在 60 年代初成为了博朗公司的首席设计官。Ive 同样注重材料的诚实性和物体的预期功能。在毕业前,他和 Heather 结婚了,并有了一对双胞胎儿子,Charlie and Harry。1989 年离开大学时,Ive 表现优异,获得了 500 英镑(当时约为 750 美元)的奖励,他立即用这笔钱买了一张去旧金山的机票——他听说那里是一个设计乌托邦。硅谷的一切皆有可能的氛围令 Ive 惊叹不已,它似乎与保守的英国截然相反。回到英国后,他发誓要想办法回到旧金山。1990 年,Ive 成为伦敦一家新机构 Tangerine 的合伙人。他做了大量的历史研究,创造了无数的原型,但他的成品建议被认为太难生产。他认为自己浪费了时间,这种感觉使 Ive 意志消沉。然而,大约在同一时间,他被委托为苹果公司设计便携式电脑。事实证明,这是一次考核。1992 年,在他 25 岁的时候,Ive 得到了一份工作。Ive 现在说,「我想成为这家疯狂的加州公司的一部分。」他很反感公司这个词。他更喜欢 「一群真正团结在一起有共同目标感的人」,而这正是他最初希望在苹果找到的。然而,在他加入后不久,公司开始涣散。Jony Ive 曾参与设计的牛顿掌上电脑|Apple Museum他在 1992 年设计的牛顿 (Newton) 平板电脑受到了评论家的赞扬,但在很大程度上被消费者忽视。苹果公司开始萎缩,成为一个收购目标。Ive 说「最重要的教训你永远不会选择去学习,因为它们是如此的痛苦」,「一家公司的灭亡是如此丑陋不堪」。现在,作为工业设计主管的 Ive 感到他的目标感被剥夺了。他曾有过离开苹果的想法。但是,1997 年 9 月 16 日,在乔布斯走出门去创办 NeXT 公司整整 12 年后,乔布斯回到了苹果公司担任 CEO。当时 30 岁的 Ive 以为乔布斯会雇佣一个更知名的设计师来接替他,但在他们的第一次会面中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Ive 说:「我与史蒂夫一拍即合,这是我以前从未与人接触过的方式,此后也从未如此。」很快,两人几乎每天都要共进午餐,乔布斯在设计室里呆了无数个小时,他和 Ive 把想法变成了有形的产品,从 1998 年推出的发光的绿松石色 iMac 开始。乔布斯认识到,Ive 的设计使一些呆板的东西--方方正正的台式电脑--变成了无忧无虑的酷的象征,这种一体式的设计带有一个把手,使它更便于携带。新的 iMac 一炮打响,到 2001 年 4 月,苹果的出货量达到 500 万台。该公司突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现任首席执行官 Tim Cook 说,Ive 在苹果公司的复兴中的作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那个时期 Cook 就在公司。很快,Ive 的工作内容就从设计延伸到了运营和生产。Ive 一直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前往中国、韩国和新加坡的苹果工厂,有时睡在生产线上,以确保他为一次性样品带来的精度在最终产品中得以体现。2001 年,艾维帮助推出了带有标志性白色耳机的 iPod,后来又推出了超薄的 MacBook Air(2008)和 iPad(2010)。还有 iPhone,它在 2007 年取消了键盘,转而采用了我为之奋斗的超大屏幕--更薄的 iPod 版本,但功能却大大扩展。光滑的多点触控屏幕,现在被其他智能手机广泛模仿,开创了一个新的通信时代,让每个人的口袋里都有一台迷你电脑。Newson 曾在 2003 年为日本 KDDI 公司设计过一款手机,他回忆说,Ive 向他展示了第一款 iPhone 的例子,他非常了解这样一个项目的挑战。当时,Newson 和他的妻子及刚出生的女儿躲在瑞士的一个小屋里,看到了这个长方形的 iPhone,其玻璃屏幕和 Ive 基于贝塞尔曲线的标志性几何图形,似乎是一个未来预兆。Newson 说:「这是开创性的,游戏规则正在改变」。在此期间,自 2003 年以来,乔布斯一直在秘密地与胰腺癌作斗争,最终于 2011 年 10 月离世。乔布斯在家中去世的那天,Ive 和库克、乔布斯的妻子 Laurene Powell Jobs 以及他们的孩子们在一起。Ive 现在说:「我很荣幸与史蒂夫相处了这么长时间。」在乔布斯去世和库克被任命为首席执行官后,Ive 推动了他认为能将公司带入未来的项目:可穿戴技术,包括 Apple Watch 和 AirPods。Jony Ive 手腕上的 Apple Watch 是其精心的作品之一|MediumIve 认为手表将以多种方式帮助人们,特别是在健康领域,帮助识别不规则的心跳或其他健康不良的指标。当 Apple Watch 在 2015 年发布时,一些批评者不喜欢有限的电池寿命,但在此后的七年里,它已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手表。Sudjic 说,「这不是真正的手表——它采取了人们熟悉的形式,几个世纪以来的腕表,它显示了对我们与我们所佩戴的东西的关系的理解。」到 2017 年,Ive 成为苹果公司的首席设计官,当时他的终极项目已经揭开面纱——那就是苹果总部 Apple Park。苹果公园是该公司在库珀蒂诺的新总部,是由 Ive 与乔布斯和诺曼·福斯特一起开始设计,并与建筑师及其公司 Foster + Partners 一起完成的。主楼是一个巨大的环形建筑,努力创造各部门之间的行动和交流的便利,让许多人产生联系、进行合作。Apple Park 是 Jony Ive 的野心之作|Vogue苹果分析网站 Above Avalon 的创始人 Neil Cybart 说,「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产品,它通过协助协作过程,使未来的其他产品更容易制造,....。当我看到 Jony 对苹果的贡献时,它不只是一个产品。」当我看到乔尼对苹果的贡献时,它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他建立的文化--他开发的、苹果现在使用的流程。有趣的事情来自于对完美的追求」。在 LoveFrom——Ive 与 Newson 在 2019 年共同创立的位于旧金山的创意体,办公室与苹果园相比很小,但同样开放。(Ive 在创办公司的同一年从苹果公司辞职,说他感到有责任做一些重要的事情,并利用他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没有隔断墙分割空间。办公室里的谈话声此起彼伏,这些谈话有时会在 Ive 的办公室外的双胞胎餐厅 Cotogna 和 Quince 继续进行。LoveFrom 保留了苹果公司对产品发布的保密性传统。不论是为客户制作的,还是是为 Ive 可能独立推出的产品制作的样品都被罩在定制的麂皮封面下。Ive 雇用的第一批员工之一是一名全职作家。(现在有 30 多名员工,其中许多人曾在苹果公司与他共事)。Ive 说,LoveFrom 是他所知道的唯一一个拥有员工抄写员的创意公司,其工作部分是帮助他的平面设计师、建筑师、音响工程师和工业设计师团队为其与 Airbnb、法拉利和其他公司的合作提出的想法变成文字。Jony Ive 和 Marc Newson(左)在其工作室中|FTAirbnb 的联合创始人 Brian Chesky 说「我觉得人们认为设计是事物的外观,但这是一个肤浅的定义,设计其实关于是一个东西如何运作的问题」。他在看到 Ive 从苹果公司辞职的消息后立即给他打电话,要求成为 LoveFrom 的第一批客户之一。曾在罗德岛设计学院学习的 Chesky 补充说:「我一直以为自己了解设计,但在与 Ive 合作之前,我从未在更深层次上理解过设计」。他还说,「伊夫能够将经典的模拟设计与关于用户体验和界面设计的技术性想法融合在一起,虽然这通常是工程师的事情。」Chesky 和 Ive 几乎每天都在交谈,这种做法始于大流行病期间,当时 Airbnb 的预订量下降了 80%。当公司面临削减时,Ive 建议切斯基谨慎行事。他说:「你不可能通过削减来实现创新」。相反,他推动 Chesky 发展的想法之一是考虑得更大,包括超越 Airbnb 主页上的预订框的限制,上面写着 「哪里 」和 「什么时候」。Ive 告诉 Chesky,该公司是关于 「连接」。这位设计师经常会为他的客户制作白皮书,上面写满了大量的参考资料。他给 Chesky 的一本上写着 「超越何处和何时」。他们的工作正在进行中,从 Airbnb 的标志到目前的战略,Ive 都提供建议。Ive 提出异议,「我对商业一无所知」,但他对目前对破坏的迷恋深恶痛绝。他说:我对破坏事物不感兴趣。然而,我们已经把破坏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作为一种美德。这与成功和出售公司赚钱有关。但这太容易了--在三个星期内,我们可以打破一切。Sudjic 说,这对 Jony 来说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他是相信设计应该持久、不应该每年都被取代的那一代人,但现在他所处的时代,技术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他是在引领它还是在跟随它?但这种技能和工艺感对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Ive 很快就展望了未来。他说,「成功是好奇心的敌人」。而对 Ive 来说,好奇心已经有了一种近乎道德或宗教的品质。他说:「当人们完全没有好奇心的时候,我感到很害怕和厌恶。这是许多社会功能失调和冲突的根源....。当人们否定创造力时,我如此愤怒的部分原因是,当创造力是以其最崇高和协作的形式进行的活动时,它意味着一群人以同情和无私的方式走到一起。我意识到的是,与大群人一起创造的过程真的很困难,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大。」更多苹果产品的设计揭秘:内行看门道!顶尖设计师眼中的Apple Watch是怎样的?编者按:Apple Watch 横空出世,孰好孰坏不能一锤定音,得让老师傅来讲讲, 今天的采访的几位业界顶尖人物,有负责Xbox 360 设计的高手,也有就职于品牌手表的设计师,外行看热闹,今天带同学们一窥内行门道。阅读文章 > 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jony-ive-leave-apple
苹果 系统 功能 前言:本次文章核心内容是放在这次升级 Carplay 车载系统的讲解,并回顾一下老版本系统的升级内容,以及从我的角度去说一下体验方面的感受,还有对未来 Carplay 系统的一些想法建议。更多车载设计干货:6000字干货!四大章节掌握HMI车载设计指南(进阶篇)HMI车载设计成为当今的热门行业,本文通过HMI车载交互设计基础、需求分析的要点、创新的交互形式和视觉设计四大章节,帮你掌握HMI车载设计。阅读文章 > 一、苹果 Carpaly 车载系统发展史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苹果 Carplay 的发展过程,2013 年苹果正式宣布 iOS in the Car 计划,就是想在车内装载 iOS 车载系统。2014 将“iOS in the Car”更名为现在的系统名称“Apple Carplay”,同年在日内瓦汽车展上,苹果和合作伙伴一起将搭载 Carplay 新车型亮相,之后就开始陆续和多家知名车企进行合作。在 2016 年的 WWDC 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 CarPlay 车载系统,成为了苹果内置地图和 siri 的搭档。2018 年开发者大会上宣布支持第三方的导航,有国内的百度、高德,国外的 Waze、Google Maps。最后再到今年在美国当地时间 6 月 6 号,苹果举办了 2022 年 WWDC 发布会,中间有三分多钟的时间,全部留给了新版的 Carplay 车载系统,这次升级的内容比较多。但让人遗憾的是在 WWDC 发布会的现场还是没有见到苹果汽车 iCar 的身影。二、同类型的产品介绍苹果 Carpaly 车载系统是属于第三方的系统,是装载各大主机车厂的车内系统。同为此类产品的还有谷歌车载系统的“Android Automotive OS”简称:AAOS 和 “Android Auto”,国内的话就是百度“CarLife”。目前市场上比较火的就是这几家企业。最后加入进来的博世也推出的mySPIN车机系统,1. 谷歌车载系统“Android Auto”or“AAOS”区别大家肯定分不清这两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这一块内容不属于设计师工作范畴,因为他们车载系统设计是相同的,只是编译代码之间的区别。先简单通俗给大家区分一下,一个是通过手机投屏到汽车中控屏幕中,另外一个是直接植入车载的原生系统,AAOS 可以根据车厂的需求定制化设计。首先“Android Auto”不是 OS,他是集成在 Android OS 里的功能,是通过 USB、WI-FI 将安卓手机连接到 Android Auto 的车机上后,Android Auto 可以自动加载支持 Auto 模式下的 app 图像投屏到车机屏幕上。这个和苹果 carplay 实质上是一样投屏模式。而“AAOS”归属于 AOSP 项目,代码也是在“Android OS”当中,在编译的时候选择 automotive 的编译 target 即可生成车载机使用的 AAOS。这个车载系统可以在 Google 应用商店里下载 Android app。用户可以直接在中控台上安装为汽车优化的版本,这样就可以替代手机上的 app。2. 国内第三方“CarLife”国内比较火的第三方车载应用有百度的“CarLife”,CarLife 车载系统是国内首个跨平台车联网解决方案。百度的 CarLife 是第一个实现同时支持苹果和安卓手机的技术。同样是车机互联方案,CarLife 和 Carplay 最大的区别就是 CarLife 只是手机系统上运行的一个 app 程序,无法做到系统级别的权限,所以稍微繁琐的连接操作、不通手机的兼容性不一样,这些都让 CarLife 的用户体验和 Carplay 相差巨大。三、苹果 Carplay 市场规模在苹果 2022 年 WWDC 发布会中苹果汽车体验工程的高级经理 Emily Schubert 公布了一组很有冲击力的数据“98%”and“79%”,在美国本土有 98%的汽车支持苹果的 Carplay 系统。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下一组数据:经过调研全美有超过“79%”的购车用户只会购买带有苹果“Carplay”系统的车。从侧面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汽车厂商拒绝了 Carplay 的话,那后果就是可能会损失近 8 成的汽车购买消费人群。对于我们国内苹果手机市场差不多有 25%的份额,所以能用上 Carplay 功能的车主在一款车型中最多也就是 1/4,我们国内车载系统对比于欧美的话还是更符合我们国内市场的,并且在智能化和技术上都是领先于他们的,所以 Carplay 系统在国内份额估计不会很高。四、回顾 Carlpay 升级迭代让我们回顾一下苹果 Carplay 车机系统升级迭代的过程吧。1. iOS12 支持第三方地图软件在一开始 Carplay 系统导航只支持苹果原生自带的地图,相比其他第三方导航软件,苹果自带导航的体验欠缺。在 iOS12 后,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可以支持第三方导航软件了,我们国内的高德、百度地图都可以介入进来了,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度。2. iOS13 分屏显示在 iOS12Carplay 车机系统中,车机界面和手机界面是会同步显示 app 界面的,比如车机系统正在运行地图导航,如果我想听音乐,就要在手机中打开音乐软件,但是 Carplay 车载屏幕就会切换成 app 显示的音乐内容,就不会在显示导航了。所以在 iOS13 中,Carplay 就解决掉了强制切换的问题,iOS13Carplay 新系统就可以将在导航的基础上,打开音乐软件 app,导航页面不会再消失掉,可以同时存在,这样的话大大的增加了车载系统的灵活性。iOS13 更新分支还有车载的仪表盘,新增的 Carpaly 车载仪表盘,在页面当中显示导航、音乐、电台和日历,这样可以直接浏览地图,但是在 iOS13 的时候左侧导航的卡片只能支持苹果原生的地图,无法支持第三方地图软件。新增的日历应用,这个是这次唯一的一个全新应用,从车机的 UI 和功能上来看,Carpaly 的日历更像一个简易版,因为这里只能提供即将需要处理的事务,没办法查看以前的事情或者是新建一个事件,所以是一个简易版的日历应用,你点击一个事件后可以查看这个事件的详情信息内容,有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如果设有地点的话,也会显示地理位置信息,并且点击之后可以直接跳转到地图当中,直接导航到目的地。在后续 iOS13.4OTA 迭代当中,对于 Carplay 最受欢迎的改进就是分屏功能开放给了第三方导航软件地图。后续的更新就是屏幕可以显示第三方地图应用,实时查看地图导航信息并且还可以和音乐同屏展出,用户可以边听音乐边查看导航内容,解决了用户双重需求并进的问题。3. iOS14 车钥匙+换壁纸+绑定车牌功能苹果手机和汽车之间连接又更近了一步,升级 iOS14 后,我们可以通过 iPhone 完全的替代我们车钥匙,通过苹果手机解锁车门,还可以启动自己的车辆,不过只支持当时发布的宝马 5 系的一款车型,所以你要不要考虑换一辆汽车呢?最早使用过 Carplay 车载系统的人肯定都吐槽过他的背景,要么是白色要么就是黑色,虽然车载的 UI 还是不错的,但总是用这种单色的壁纸,长时间肯定会引起我们视觉疲劳,所以在 iOS 版本上,Carplay 做出一个决定,新增 5 张原生的壁纸,但是还是不能自定义壁纸。这次更新最后一个内容就是,可以支持绑定车牌了,手机端输入车牌和动力类别,设置完成之后,地图就可以为你规避一些禁行、限行路段。还有专门为电车车主提供专属的规划路线,帮助电车的车主更好的选择较多充电桩的路线,但是这个功能当时还没上线。4. iOS15 增加自带壁纸、增加驾驶专注模式、苹果地图模式切换在这次更新之后,在设置中壁纸这个模块大幅增加,现在一共有 11 种壁纸可以选择。但依旧是只能使用原生自带的壁纸,并不可以支持自定义壁纸。这个更新最重要的功能点就是驾驶专注模式,我们在设置中找到“驾驶”专注模式,并把它打开后,这样可以限制在驾驶过程中收到的通知,仅允许个人收藏中的来电,这个功能大大的提高了用户安全驾驶,给这个功能点个赞。关于驾驶专注模式可在手机里设置,设置选择允许通知的联系人的电话,选择自动回复的对象以及回复的内容。Siri 可以播报你的消息。此功能还可与 AirPods 配合使用,Siri 可以在其中通过 AirPods 耳机阅读文本消息。驾驶员不再需要一边驾驶,一边看手机。最后一个更新内容就是苹果地图,苹果自带的地图也随着 iOS 更新一直迭代,在 iOS15 中苹果地图可以切换 3D 和 2D 模式。从以往的更新内容来看,Carplay 系统在不断的优化,我们也相信苹果的车载系统会越来越开放,也越来越好用便捷。五、Carplay 系统升级内容1. 为所有屏幕提供内容,统一体验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就是“从单一走向整体”。原先只能支持中控屏幕投屏,但是其车内设施控制都无法支持,所以体验还是比较单一的。而这次 Carplay 的更新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从原先一个应用变成一个车机的完整的系统,从而掌握了整体的车机界面设计和体验权利,带来的好处就是可以更好的完善整套车机的用户体验,这次车机整体升级而言,给用户带来了在交互界面设计、个性化定制显示、功能体验这三方面提升。从屏幕上看差异化,之前只有手机投屏中控屏幕,而现在 carplay 可以支持车内所有屏幕了,从单屏幕升级到三连屏+中控屏幕。我们从图标到小组件再到整个车机界面来看,Carplay 车机设计风格还是继续延续 iOS 极简扁平化。2. 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发展UI 界面设计的功能终究只是表现层,但这次全新 Carplay 从原先中控转变成可以控制空调、收音机等,提高了与整车硬件更深度整合,原先调节空调需要先关闭 Carplay,在原有的车控中调节温度,但新的 CarPlay 界面可依直接调节空调等车辆功能,并且还取代了原有汽车的仪表屏,形成了一个三连长屏。我觉得现在的智能汽车不仅仅就这些功能,比如还有辅助驾驶、不同场景切换模式、智能座舱等等,因为获取汽车权限这个问题可能会制约和车企的一个合作。苹果公司的眼光肯定是致力于长远的打算,所以苹果做车载系统的同时,也在制造属于自己的汽车。3. iPhone 小组件加入,丰富车载系统新版本的 Carplay 车载系统继承了 iOS 手机系统的小组件功能,将丰富的小组件,可以在各个屏幕上展示,有两大优点:丰富的信息+高度自定义。虽然现在车机的仪表都可以通过方向盘进行切换信息卡片内容,但是可以完全自定义,根据自己需要进行编辑,这个功能点还是对于科技爱好者们,蛮有吸引力的。iPhone 中的小组件可以显示在仪表盘或者是中控屏幕上,目前新版 Carplay 支持的小组件有天气、车辆信息、日程、时间、音乐和家庭等......4. 替换原有车辆仪表盘,多样化仪表设计全新的 Carplay 将支持仪表的显示,仪表盘内可以显示车速(km/h)、最高转速(rpm)、油位、温度等信息,仪表盘的 UI 风格还可以定制化,根据自己的喜好设置成不同 UI 主题风格、背景和布局内容,也可以直接在仪表盘上查看天气、音乐、电话、导航、车辆信息等。总结一下苹果发布会上的 Carplay 看上去虽然视觉上还是蛮不错的,因为苹果的设计风格一直都很在线,但是车载系统的设计不仅仅止于好看,这个观点我一直都会跟大家讲到,如果苹果只是想通过视觉和功能方面来考虑做智能座舱的话,那肯定是不行的。其实我们国内很多车企有一种怪病,视觉确实很重要,但是他不能大于体验,这里不是想抨击他们,实事求实讲话。我们应该深层次的去了解用户的需求,而不是项目老大说什么就是什么。最后我们必须承认,新版的 Carplay 系统,能够实现的功能实际上和车企自主研发的车机操作系统还是有不小差距的,比如 TESLA 车机系统可以控制车辆的加速、转向、方向盘等的调整,总之在没有造出自己车辆之前就肯定会和原生车厂系统有着差距的。六、苹果造车发展进程Carplay 作为一个车载娱乐还是可以的,现在车机系统新版本加入了一些简单的车控,调节温度、查看车辆信息等等,屏幕也变多了,看起来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我觉得这个不是苹果公司最终形态,他们肯定会进一步扩张汽车领域的地位。我想说的是 Carplay 最欠缺的,就是不能很好的于其他车企车子进行深度的整合,所以苹果急需自己造出属于自己的智能汽车,这也是我对他非常期待的。前一阵子海外媒体爆出了苹果新车的渲染图,刚爆出的时候大家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完全不相信以苹果工业设计的能力是不可能做成这样子的,希望最终发布前还是修改修改吧,实在不行咱用第一稿别用这个版本。苹果在新能源车领域已经相对较晚了,如果想弯道超车已经有点困难了,但不是也没有可能的,那就需要他拿出杀手锏,让用户为他买单,而不是卖情怀。这是一位英国一家公司的设计师基于苹果公司在汽车领域申请的专利,最后绘制出了苹果汽车 3D 模型。首先是取消了 A 柱和 B 柱,而且前后挡风玻璃与车身顶部玻璃连接在了一起,被很多国内人喷的不轻,因为这个车辆一点都不安全,没有支柱的保护全玻璃设计,并且有网友提出如果如果玻璃坏了一点,是不是要整个更换?以苹果的调性估计换一块车辆的玻璃不得十几万啊,毕竟这个车都要卖到 10W 美金了。在外观而言,前脸和很多汽车都是一样,贯穿式的 LED 灯,LED 灯下面的前格栅加入了台式机电脑主机的外观设计,有点牵强了,但是在工业设计延续上做的蛮好的。车的尾部亮点不是很多,贯穿式尾灯+鸭尾设计,内饰方面一看就知道满满的科技感,要说最大的亮点就是前面这块三联屏幕。新车还采用了对开门的设计,并且前排的座椅是可以向后进行旋转的,形成一个小型的会客区,非常符合自动驾驶的初衷。这组网传设计图,并非是苹果官方发布的,也未得到苹果官方的承认,但这位设计师让我们提前看到了关于苹果汽车的可能性,我想的是苹果想颠覆传统汽车的设计不是没可能的,毕竟在设计领域里,很多都是以苹果为标杆的。文章中如有不足之处,欢迎补充交流,我们下期见。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carplay-design
操作 按钮 苹果 hello,没想到这么快年就要过完了,今天来聊一聊苹果规范里两个令人迷惑的东西,action sheet 和 activity view。两个组件都属于常见组件,其中 action sheet 出现得更早。之后出现的 activity view 在布局上违背了 action sheet 的部分设计理念和规则,而苹果规范又对此语焉不详,因此有些同学对如何设计一个底部浮层(或者面板)产生了很多疑问。因此今天我们就从它的发展史出发来讲讲他们的差异,以及应该如何看待“规范”。可以说规范的演变就是不断吃书的过程。Action sheet 的演变历史action sheet 是设计规范中提供的最早的一批标准组件,和其他组件相比,苹果对 action sheet 的定义和迭代的更新其实不算多,它的样式也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在 2008 年 iPhone OS 2 时代的规范中,将 action sheet 和警告弹窗(alert)、模态视图(modal view)都归类为视图的不同类型。实际上“视图 view”这个说法一直都非常模糊,我猜测这个说法来源于 MVC 设计模式,是开发兼任设计时代遗留下来的名词。现在苹果将 view 解释为“应用程序用户界面的基本构件”,我个人把 view 按照原子系统理解为“页面模板”。从创立之初,action sheet 有两种用途:收纳针对用户当前任务的多种操作。这样就不用在页面上把这些操作全部展示出来。进行风险操作之前,可以用 action sheet 来做再确认。根据这两个用途,2008 年对 action sheet 的说明和规则总共有以下几点:一定要有底部取消按钮,除了取消按钮之外至少提供 2 个操作按钮点击操作按钮之后,action sheet 将会消失Action sheet 上不写说明文案,因为它是被用户主动点击弹出的页面,用户可以根据当前任务和按钮文案推断出这个浮层的作用。根据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 2008 年前后移动端的业态还是比较简单的。第 2 条规则让 action sheet 是一个只能承载操作按钮的临时不稳定容器,它杜绝了使用 action sheet 来做多级复杂任务的可能性,而且也并没有提到任何和扩展性相关的解决方案。在 2011 年时,苹果对 action sheet 进一步作出了说明:解释了将取消按钮放在页面底部的作用:鼓励用户看完所有选项后再做出选择。强调风险/破坏性操作要用红色按钮。不允许纵向滑动,因为:过长的面板可能会导致用户花费过长的时间来思考每个选项;纵向滑动可能导致误触。自此,action sheet 的几个比较重要的规范就都成型了。尽管在 2014 年取消了“点击操作按钮后 action sheet 会消失”和“action sheet 上不写说明文案”的说明,让它的扩展性稍微强了一些,但是从苹果对其纵向滑动的限制、对「取消」按钮的强调上,可以看出 action sheet 仍然是暂时性的,倾向于不让用户停留太久、完成较为复杂的任务。在 iOS14 之后,苹果提供了新的组件 menu 来收纳操作,因此进一步限制了 action sheet 的使用场景。iOS14 版规范将 action sheet 归纳到 alert 警告弹窗中,“只有破坏性操作可以使用 action sheet,否则都应该使用 menu”。但在后续版本迭代中又更改了说法,现在 action sheet 基本上被用于承载与「用户发起的操作」直接相关的功能,比如删除/离开前的再确认,而不再承载“收纳主页面放不下的次级操作”的功能。Activity view 的演变历史Activity view 是为了“分享”这个功能定制的。目前为止它的使用场景基本限制在分享上,很少见其他场景使用这样的版式,但我个人认为它在未来有扩展场景的潜质。苹果一直有“分享”功能,这个功能最开始使用 action sheet 实现,然后在 iOS6 时期由 action sheet 改版了图标样式(但是很可惜没有说为什么这样改)。iOS6 时代苹果并没有成熟的 App 间分享功能,当时只支持 facebook、twitter、微博等几个有限的 App 分享,因此在页面设计上面也没有考虑扩展性。到了 iOS7 后,苹果进行了两个重要的功能迭代:允许 App store 中海量的第三方 App 接入“分享”功能。这导致分享页面上的操作数量不确定上线了 airdrop 功能,并且可能由于早期对这个功能的推广,iOS7 允许图片在当前页面内被多次分享给不同的人,因此只能支持单次操作的 action sheet 无法再满足诉求了。于是基于这两个重要的功能变化,才产生了我们熟悉的这个横滑版的 Activity view。activity view 的设计究竟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它的规范中说的东西也比较语焉不详。只能说从它最终呈现的效果来看,和以往的设计有这些改变:Activity view 首次在 iOS7 的规范中登场时,是一个“控制器”controller,而非一个完整页面,这让它可以添加“取消”按钮成为一个类似 action sheet 的模态,也可以作为页面上的一个元素,搭配页面左上角的“取消”按钮。我个人认为这么设计其实挺冗余,页面允许横滑后,“取消”按钮非要放在页面底部的理由就根本不成立了,因为用户的视线并不一定是从上到下看完的,而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根本没往下看。没有必要为了遵守 action sheet 的规范而制作两套功能完全一样的版式。activity view 采用了大图标而非纵向文字列表的样式。从迭代趋势来看,合理猜测是因为接入第三方平台后图片 icon 的识别效率比纯文字更高。Activity view 允许横滑。这也违背了 action sheet“面板不允许纵向滑动”的理由。很明显这样做是因为接入第三方平台 app 数量不确定,只能通过横滑来保证一些系统操作(复制/投屏等)能够在第一屏露出。当然 iOS7 的 activity view 还有些其他的问题,比如有些人提到:这版设计过于强调 airdrop、横滑滚动比纵滑更费劲,而且对长文案的支持比较弱等等网站链接:https://medium.com/@graiz/useless-ui-e6f962e666e4基于这些问题,activity view 再次改版,也就是现在 iOS13 的样式。自此,activity view 完全脱离了早期 action sheet 规范的影响,它允许纵向滑动、不再添加底部取消按钮、并且支持用户在本页面进行多层级的相对较为复杂的操作(比如点击 airdrop 弹出二级弹窗,但不关闭此 activity view)。总而言之,根据现行的苹果规范:action sheet 更加聚焦、迅速,它不支持多层级操作,更多被用于再确认场景。Activity view 暂时被用于分享场景,它更加具有扩展性,且支持多层级操作。「写在最后」上面讲了这么多演变历史相关的东西,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像苹果这样的操作系统迭代是很谨慎也很慢的。从 action sheet 到 activity view,苹果花了近 10 年时间。而我们日常做设计迭代速度和反应时间肯定是要比苹果快的。因此,做设计不要单纯照搬操作系统规范,而要去思考哪些东西比较贴合场景。控件设计更多干货:「这个控件叫什么」系列之Grabber/抓握指示器鉴于国内交互设计名词混乱不统一,很多设计师不知道如何用专业术语称呼一个控件,因此我开了《这个控件叫什么》专题,梳理控件的名称和使用事项,希望能为推动交互设计发展,做出一点微小的贡献。阅读文章 >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白话说交互」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activity-view-and-action-sh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