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互联网 客户 1994 年,中国正式接入因特网。将近 30 年的时间,学界普遍认为,经历了三个特征性的阶段。第一阶段“建立信息获取”,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介得到关注,门户类网站和搜索兴起,进入互联网的入口相对集中,信息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发掘”逐步转化。第二阶段“建立信息传播”,人因属性进一步加强,人人皆可创造信息,以人为主体的信息链传播出现,刺激表达自我和沟通情感。流动的信息、社交化网络成为主流。第三阶段“健全信息场景”,极大的用户量,催生了一系列的网络服务和商业机会,互联网产品变得更加的具体化和场景化。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爆发,4G 技术的成熟,信息的流通进入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的发展从最初的“集中式单向信息分发”到现在的“基于场景化的信息服务“,围绕的始终是“人”这个主体。疫情场景之下,社会生产条件发生了更多微妙的变化。除个人生活消费需求持续得到满足,“线上办公、线上管理”的企业信息服务需求,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此类需求以企业团队为使用的主体,呈现强的群体办公协作性,填补上因疫情难以开展的线下工作模式,再次激活了各类产业对于互联网融入的期待。在更早的时候,互联网呈现出的创造能力已经默默牵动着传统产业的变革。各个产业领域积极探索融合可能性,例如在生产、流通、交易过程的效率提升,平台性资源的整合统筹, 洞察新的业务风口和营收模式等等,确实带来过成功的案例。同时,变革也伴随着未知的风险,成本激增让传统企业变得格外谨慎。产业互联网不会是一蹴而就,它依赖很多基础条件的建设,也依赖人们对互联网价值的正确认知。产业互联网不是简单加入互联网的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它不止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去增加因素,而是从底层逻辑去重塑产业模式。产业互联网也不仅是为互联网企业去扩展范畴,而应是以互联网技术和精神去深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以虚心学习的姿态去服务和解决产业的难点,带来真实有效的价值,助力于产业的良性成长。消费互联网(C 端)和产业互联网(B 端),在场景、角色、需求上都存在巨大差异。C 端产品的成功经验,更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自信,把对“个人用户”的理解方式简单映射到对“企业客户”的理解上。虽然产品服务对象最终仍是落到“人”这个个体,但强烈的专业属性,多环节多角色群体协作性,商业经营特性等,都将导致在“客户采用决策”和“服务体验感受”等基础因素的理解上有着巨大的不同。我们也走过弯路,甚至一度沮丧,质疑设计在整个 B 端产品中存在的价值。作为跟随大趋势转型中的设计者,我们持续思考着这个新课题,也从中慢慢看到巨大的机遇。作为探索 B 端的设计者,我们需要做好一些储备。更多B端设计干货:B端设计师如何体系化了解业务?4个步骤快速搞定!前言接触 B 端设计的小伙伴会发现,很多业务具有角色多,业务场景复杂,功能链路长等特点,所以在工作中会经常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突然被调配到新业务,拿到一个不熟悉的业务或者新产品,不知如何开展工作?阅读文章 > 一、理解商业运作“商业产品”是向特定客户群体提供能力服务,实现商业盈利的产品。本身具备“使用属性”和“商业属性”。C 端互联网产品服务于个人,使用者具有高的支配权和决策权。在获取成本极低且免费的产品占绝大多数的环境之下,“使用属性”是被提及的第一要素。“产品体验”作为使用的增强剂一直是 C 端产品制胜的法宝,优秀的视觉效果让用户一见钟情,有效有趣的交互模式让用户不亦乐乎,加上对人性欲望的深刻洞察使产品功能变得极具“诱惑力”,最终独占用户尽可能多的投入时间,在用户停留的过程中去实现“商业属性”的变现。B 端盈利目的更加直接,“商业属性”成为关注的第一要素。产品使用者和购买决策者通常为不同的人群,决策者从经营利益出发,思考的是购买成本、运营成本和最大化利己的交换条件。不同决策者因政策环境、行业属性和心态等的不同,需要灵活的与之沟通的手段,厂商的“销售服务”能力是核心。另外,经典商业场景中,货源和客户是极难对应上的,“销售服务”承担起把信息的不对称打通,带来直接盈利转化。销售专员既要深度了解产品的全部能力,又需要掌握错综复杂的社会人脉网络和需求,特别是在重要的 KA 客户层面,优秀的客情关系能极大的助力赢单。在任何产品稀缺,获取困难,单价昂贵,但客户又有明确购买需求的环境下,能连接一切,促成交易的沟通能力必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 B 端产品的生命周期中,销售环节传递出的建议往往是产品改善的重要指导方向。二、了解环境变化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影响,同样影响着互联网企业对 B 端产品的建设思路,从 AWS、阿里等同质云厂商的发展历程看,平台化机制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B 端产品的售卖策略。销售专员服务仍然会是商业运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为保证健康的客情维系,甚至会孵化出“客户成功”的专业技术部门。在接下来长远的时间里,B 端产品仍需要通过销售专员来连接 KA 客户“人”的情感(产品价值感、服务品质、尊贵身份象征、业务需求满足等),大额商品的购买决策,不会只是一次付费的行为。同时,平台将会分担更多非 KA 客户的销售职能,改变现有销售侧重。首先,平台化后,产品更容易被全面对比。当变得触手可及,有更多的厂商提供到类似的产品能力和服务时,客户的心理就会从“我好像只能选用你“变成“我为什么选用你”。客户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可考虑的因素变得丰富,这个时候“试用模式”被广泛启用,产品的核心能力需要凸显,“使用属性”中“产品体验”的价值也将有所提升,以作为“销售服务”有利的支撑。我们甚至可以看到 PLG 的形式得到强化,也侧面说明,使用者参与决策,影响决策者购买选择的趋势在加强。和 C 端一样,人性将再次成为产品构建考虑的因素之一;但与 C 端讲究“感官享受”不同,B 端的体验设计一定是以“效率(更好、更快、更省心)”为第一位。“效率”需要层次感的设计,让使用者少想一点,让机器多想一点。本质上工作是令自然人没那么开心的事情,更快的完成任务特别是重复式任务,一定是 B 端产品要解决的基础问题。其次,平台化势必造就标准化。在产品构建初期,由于对行业市场的不了解,以及对于赢单的渴望,产品往往呈现割裂堆叠、体验精分的状态,看似什么都有但都不行。从我们曾主导过的“3D 可视化”案例看,最初觉得“客户根本不懂要什么,我们有能力引导”到懂得“客户也专业,还是出资方,需求尽量满足”,再到思考“客户需求有通用性,能达成标准交付”,再到发现“每个客户觉得他说的才是标准化,我们定义的标准难以成为标准”的一系列过程。没能抓住行业需求核心,让销售、产品和设计一直处于凌乱中。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平台化将让产品的客户触达面更广,意味着我们在经历前期洗礼后,必须明确基本功能和优势卖点,尽快建立产品的标准化和套餐化(可订阅可扩展),过滤客户的冗余需求,好产品绝非万能。同时需要建立更高效的销售和运维的弱参与模式,缓解指数级增长的客户服务;也需要构建起设计组件的标准化,系列产品体验的一致化,以减少产品快速搭建过程的时间消耗和客户使用过程的认知疑惑。再者,定制化的需求也永远不会消失。第二次工业革命,商品的工业化取代了传统的手工艺体系,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设计思潮开始关注新型生产力带来的社会变革。工业革命让更多平民能使用上商品,所以如何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带来商品品质提升成为包豪斯在近现代史上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从事 B 端设计,致力于改善传统产业办公效率的同学们,何尝不是类似的先驱呢。但是,工业化生产并不能消灭定制化的需求,这种定制化远不止是为了达成“差异化”。定制化是建立在有效标准化的基础上。《王牌特工》里主角在萨维尔街 H Huntsman & Sons 定制西装,这家店在 1846 年营业至今,比第二次工业革命(19 世纪末)还要古老。劳斯莱斯仍是以“纯手工,定制化打造”为荣,依照客户的合理需求打造专属而尊贵的产品。投入价值是为了得到更广的价值。有人可能觉得 B 端企业级产品不可能达到这样的价值高度,我的理解是互联网还太年轻,我们把定制服务的价值想得太简单。最后,人对信息处理的演化也是设计需要思考的因素,关于“信息过载”和“体验的代际差异”。21 世纪是信息量暴增的时代。以安全产品为例,10 年前的全局防御系统只相当于现在海量安全系统的一小块。攻防对抗升级,渗透形式多样性导致防御手段的多样性,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防御再到动态防御,同时带来的就是防御平台的精细化。一个企业需要大量产品来应对不同的威胁,而安全运维的人力可能并没有上涨。“信息过载”导致效率低下,B 端产品“信息聚合”“信息可视化”设计是必然的趋势,但现状的可视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信息的倾向,第三步则涉及应对的机制。深入了解使用场景,综合视角,克制功能铺张将是 B 端产品设计的趋势。“体验的代际差异”是指,伴随人们高频使用互联网产品,体验阈值被不断提高。正如电视控制组件,从黑白电视的旋钮开关,到彩电的多功能遥控器,再到互联网电视的简约功能遥控,人与设备的交互方式,基于技术变革产生了演化。如今 B 端产品的使用者也都在使用着安卓系统、苹果系统,他们与 10 年前对产品“可用”的理解有着巨大的变化。当有功能类似、体验更优秀(操作清晰,简单高效)的同类产品出现,即使迁移有成本,也会比以往更具更换的决心。三、全链路视角在 B 端“商业属性”优先的策略下,中短期内“重渠道建设”、“产品功能快速应标”等成为主要的目的,设计远离客户(设计者对行业了解深度不足)。这个客观限制条件之下,控制台的体验打磨很难执行,“经典 UI”设计能输出的价值有限。幸运的是设计陪伴产品经历过一个重要的时刻,让我们意识到在 B 端可能的发展模式。C 端向 B 端转型时业务遇到巨大的不确定性。B 端安全产品对企业系统和网络技术的理解要求高,对行业市场的了解也还存在较多盲区,紧接着一年的时间,尝试多种方向,产品需尽快找到赛道。“产品死,设计也得死”是相当长时间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们需要为业务生存主动去思考一些事情。设计能做点什么?要不我们协助做“市场研究”?以产品较坚定想探索的某一个方向出发,从主要市场玩家的“基本面分析:国内外发展历程、营收现状、经营杠杆...”到“产品分析:产品线矩阵关系、核心竞争点、收购的战略意图...”,再到“市场分析:市场策略、客户构成、收入结构和留存、渠道分析...”。我们查阅 Gartner/IDC 等行业安全报告、头部产品白皮书和能收罗到的各类财报和新闻,加入设计团队的理解整合成多份报告,辅助产品同事在更完善的情报支撑下做出了关键决策。多次主动贡献的价值得到产品侧的高度认可。此刻,设计者也意识到 B 端设计需要跳出“经典 UI”视角,为更完整的链路视角做好服务。而后,我们主动学习 B 端产品生态全链路包含了哪些环节。我们了解了公/私有云的销售模式,感受销售专员在“收入压力”之下的难处和渴求;了解售中签单的流程转化,让我们更加尊重构建辅助系统的项目专家默默的付出;了解了私有化部署交付过程中的痛点,各类接口的不统一和业务数据与安全数据混建的纠结;了解了售后运维用血汗堆建服务口碑,懂得不负责任的承诺和不靠谱的产品质量带来的惨痛教训。我们也看到在为“腾讯企业安全”大品牌对外发声,战略部、市场部和公关部同事一次次用心的策划。B 端确实是团战模式,从客户的“获取、激活、留存、收入转化到口碑推荐”,各类角色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中会有侧重的演绎。以“尽力做好服务”为初衷,“经典 UI”无法企及的广大领域里,还存在多少设计者能去设计增值的地方?自研产品三年时间,从几个到二三十个的发展。设计团队以腾讯云 UI 规范为底座,填充安全 UI 组件。快速学习企业安全领域知识,配合技术型产品、销售型产品同事构建和迭代安全平台。与此同时,我们给自己下了“助力销售”的要求。首先,我们发现安全业务理解的抽象和复杂性,使销售专员难以短时间学习并有效告知客户。于是,我们凭借对业务场景的理解,把部分核心产品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做输出,从销售同事反馈看确实有效。主要规范了两类视频:产品标签视频:从企业获得价值入手,讲该安全产品可以带来什么,目标是客户的决策层。产品功能视频:讲述功能的使用流程,协助客户(相对阅读文档)更快上手,放入控制台的教程体系,目标是客户的运维人员。然后,我们发现代表腾讯产品官方形象的白皮书由于撰写粗糙客户阅读困难,与产品经理、销售专员一起就内容构成、视觉设计和品牌性做了“最佳实践”,实际推动了大量白皮书升级,使有效性和品质提升。也因此得到安全文档建设团队认可,投入到更多类型的文档优化工作中。我们也积极参与到从“商机”到“交付”管理的效能优化系统建设中,在项目管理专家的指导下为销售专员和售后运维同事提供使用更顺手的管理平台。最后,我们必然也有在公有云控制台的“销售转化”上展开研究。“体验不好”是去年经常被客户点名投诉的问题。每被提及,深知我们在 B 端设计资历尚浅,先送上膝盖再跟进原因。实话说,心里是有窃喜的,“体验”问题终于能得到关注。通过工单分析、客户深访和销售专员转述,我们了解到,除确实存在的“引导不足”“流程不畅”等设计问题外,客户表达的也包含对“产品与竞品对比存在能力缺失”、“售后跟进问题处理不及时”、“定制化服务没做到位”、“业务场景化理解有偏差”等多方面问题。原来 B 端企业客户(含购买决策者)理解的“体验”和 C 端使用者理解的“体验”完全不在一个层面。客户反馈是获知产品整体评价的重要形式,“体验”问题涉及产品中多种角色工作范畴,单一角色优化输出难以改变整体产品评价。我们开始在思考是否可以为每种角色找到评定“工作效果”的可测指标,即建立“全链路的度量体系”。我们坚持“度量”不应该做为产品间“客户口碑”的考核,而是检验产品中各环节角色在单个产品的当前生命周期阶段中的职责完善度,以期改善各角色的服务效果(品质),提升客户满意,提高产品整体的品质。我们学习了“ISO25010”、“ISO9126”,头部产商“UES”、“KEI”等,其他垂类“PLUSE”、“HEART”等 14 家企业组织的度量模型,结合腾讯安全现状,最终产出了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结合之前对产品生态全链路的理解,找到环节中代表性角色,通过多次访谈,以环节角色意见为主,协助梳理出可评价的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比如我们配合“售后服务”“文档建设”构建指标,也建立了“设计效果”评测指标,也尝试促成“产品能力”指标建设(之后,由战略部同事引导建成的“卓越产品”内生指标和外生指标更具科学性)。第二,针对各类角色关注的有效指标,抽取可形成主观性评价的条目,丰富和完善设计原先在做的“产品满意度”系统,使满意度从对“设计”和“功能”的评价扩展到全链路,并且可以针对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选择侧重需要关注的环节进行深度测试。第三,安全线提出“卓越产品”目标后,在核心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构建了满意度“双星”体系,以“宏观满意度”和“微观满意度”两个视角持续赋能产品优化建设,作为外生指标的重要结论性观测指标。“双星”相辅相成,既实现了短期数据变动可视,又实现了关键节点可深挖下钻发掘问题。第四,客户评价属于置后行为,在产品发布之前,需要内部各环节做好质量评测。设计正在构建一套带有安全属性并符合影响满意度关键因素的自检系统,以期提升出品质量。产品(狭义)不是设计的全部,连接产品和客户的服务纽带上存在无数的体验触点,设计者应从中立观望走向和解与学习。从“全链路视角”看,设计能输出的贡献远不止如此,任重而道远。四、回归体验设计“市场研究”、“助力销售”和“度量体系”等工作始终是在主动探索着 B 端设计的边界,此类建设需要在良好信任的基础下,长期进行经营。回归本职,即使大环境上有所限制,作为设计者也无需过于感伤,“戴着脚镣的舞者”同样有机会展现出色的舞姿。在如何做 B 端更好的体验设计上我们不断在尝试。“可视化设计”在 B 端有巨大价值。C 端转型 B 端的早期,曾有前辈敏锐洞察,B 端产品的数据复杂程度远高于 C 端,复杂产品比简单产品在信息的传递上要艰难得多,所以数据需要经过再加工,如果数据信息呈现出时间和空间的属性,那么 3D 可视化或许是不错的解法。之后,我们利用 3D 技术承接到一些企业项目。一方面是以业务场景实例,学习数据可视化中各类信息图的使用规则;一方面也通过项目,努力去了解企业管理视角下对业务的关注核心。这段探索时期对后续的 B 端设计起到了一定指引作用。例如在 B 端安全产品(SOC 安全运营中心)控制台的设计中,我们策划了“态势感知”页面,把多源复杂日志数据做了流向归类,按照攻击链路阶段“配置、扫描、投递、植入”等步骤做了信息可视的推演。在“AI 智能检测”的功能上,产品允许客户自定义规则和脚本,但书写脚本需要极高的专业能力和巨大的编程工作量,在参考了 Scratch 类积木化编程和 Unreal(虚幻)的图形化编程方式后,我们协助产品设计了简单有效的“可视”编辑方式。让日常安全运维的数据和功能操作更直观,较好满足了工作人员的效率需求。我们也从决策者的视角出发,构建出符合其阅读习惯和关注重心的可视化大屏。以更宏观的数据面来展现业务的安全现状,从“漏洞”、“告警”、“内外部攻击”等关键场景去剖析造成现状的因素,让决策者可以快速的掌控形势,制定未来安全的部署策略。在“数据可视化”、“操作可视化”、“流程可视化”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仍处在非常稚嫩的阶段,去年参与了 ChinaVis 大会,接触到更多领域内专家学者的深度研究,十分欣喜,持续保持着探索和学习。“可视化设计”是 B 端的特色,“用户多样性”也是一个显著的特征。B 端产品,即使划分出了“使用者”和“决策者”也依然很难达成有效的设计,在我们从事的安全领域,“使用者”更是面目模糊。当前问题,很大程度是出于对使用者这个定义的抽象化,即使是有丰富经验的 B 端产品经理和销售专员加盟,也由于宏观抽象了使用者后,把多类不同使用需求杂糅到了一起,变得难以精准分析哪些需求是真,哪些需求是伪。针对不同使用者的使用场景下,需求可能都为真。设计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对于使用者我们的理解更加遥远,难以带入同理心和认知体系,最终沦为需求的执行工具。我们曾在一个产品的满意度里洞察到神奇的现象,设计做的越深入则客户满意度越低,暴露出的问题并非说明设计的无用,而很可能是设计方向出了问题。侧面可看出,定位功能时对于使用者的理解存在巨大偏差。“客户精准画像”是我们在投入建设的重点工作。举例,我们会发现某一个安全产品使用者可以分为“内容审核员”、“质检员”、“供应商管理员”,而另外一个安全产品则分为“IT 运维人员”、“安全技术员”、“安全专家”和“IT 管理者”。他们是各自平台的共同使用者,但在使用平台功能时存在不同的侧重。最初他们都被归属在“使用者”这个标签之下,只认为是单一性质角色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切换。设计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我们需要从客户角度出发,梳理出功能和角色的对应,针对他们的知识程度、工作性质和使用心态等去设计深浅不一,复杂度各异的使用方式,而绝非为了体现产品的专业度一味去加深专业属性的呈现。同一个产品,在不同客户环境下,由于使用者的属性差异(哪怕只有一个使用者,也会有明确的角色标签)提出的问题总是千奇百怪的,当我们逐步去解析使用者,沉淀出各类角色的共性和差异,明确各种功能服务的目的,才可能真正明白,我们到底在为什么人提供服务,应该提供什么程度的服务,实际的服务效果又是如何。B 端产品的复杂性,让“引导体系”建设变得尤为重要。通过画像研究,我们会发现多数产品使用者专业程度并非很高。面对一个不熟悉的复杂系统,当出现使用问题时只有两种处理路径:“自助”或“求助”。B 端往往是付费产品,找“售后”提供人工服务是客户的习惯性选择,但随着平台化普及,公有云产品逐渐成为主流,大量使用者的涌入会使咨询服务的工作量激增。那么,考虑到成本和效率,还是让客户尝试着自己能解决问题吧。在这个事情上,我们除了优化流程减少使用者学习成本,也制定了“引导体系”(最优秀的产品无需引导,在 B 端产品上我们仍需持续努力)。首先,我们充分体验了国内外几家云服务先行者的产品,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推导出使用者在“引导体系”中的三个阶段,分别是“1 新手期”、“2 使用期”和“3 迭代期”。① 新手期(解惑)我们提供一种快速开通的引导能力,例如“新手任务”或“虚拟教学”,遵循开箱即用的逻辑,以最小代价协助使用者进入系统了解核心流程和核心能力。② 使用期(辅助)又再细分出三个子阶段“使用前”、“使用中”和“使用后”,“使用前”结合上文提及的“产品功能视频”等手段快速讲解复杂功能的使用方式;“使用中”则进一步在使用者进入编辑状态后适当牵引录入(部分安全产品需要同时在几个控制台联调),并做好各类异常录入提醒;“使用后”是提供一种更持久的可供查阅的方式,例如“知识文档库”、“在线客服系统(需要建设基础问题应答系统)”等更全面的帮助系统。③ 迭代期(提醒)是指“新功能上线”或“对旧有业务逻辑变更后产生了新操作牵引”等产品迭代行为的引导。随后我们也发现,“引导体系”非常庞大,建设时间长久,对于新业务来说也不需要所有环节都马上具备。所以,产品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需要优先补齐的引导模块也就不尽相同,于是我们又针对产品生命周期和引导的模块做了关联研究。目前“引导体系”已有理论框架,落地效果仍需要伴随着业务的发展逐步验证,我们满怀期待并做好不断迭代的准备。B 端设计还有一个痛点,亦是我们努力在寻找突破口的难点,是关于完整的“用户角色代入”。上文提及的“精准画像”研究价值极高,了解使用者画像后可以更好的协助产品定位需求,推理功能和流程设计,但这仍是在一个“虚构拟真”的场景中。C 端产品由于学习成本较低,且多为“日常生活”需求,设计者无需高昂的学习投入就可秒变使用者,所以设计可发挥的主动价值更大。B 端产品(如安全)需要的专业技术能力远高于设计者短期能达成的水平。为了让设计者有可能完成完整的“用户角色代入”,需要精巧的设计测试环境和测试内容。参考人类学领域的“田野调查”研究方法,结合产品正好发起的一次内部测试“试验田”,我们为一个重点产品的重点运维环节,设定了专项局部功能研究。一周的前置学习和规划,两周的“新人上岗”培训和真实运维工作,发现出非常多的产品问题。“我们假定的功能流程原来真实使用者不是这样去用的”,“功能使用者向我们描述的需求原来是跳跃式的”,“原来我们应该在这些地方重点强化甚至为他构建一个独立的功能”......真实运维人员的“勉强”使用让我们非常糟心,他们其实很不爽,但把难用熬成了理所当然,没人可以帮助到他们,只因为他们就只购买了这款产品。“田野调查”的代价是巨大的,在“真实环境的营造”、“真实设计者变真实安全运维人员的学习成本”和“真实的长期投入运维工作”上。但“田野调查”的价值也是巨大的,获取的不再是多层转译的信息,让设计者能身临其境去审视设计的效果,懂得为之服务的使用者最真的感受。只有真正懂得客户,深刻了解行业的设计者才能在 B 端领域产生不可或缺的价值,形成自身的技术壁垒。做可持续的“卓越产品”至少得能拿得出这个气魄吧。未来,“精准画像”仍会是我们能最接近使用者的手段,伴随业务成长,保持与客户沟通,长期服务的设计者也必将更懂产品,也许技术的改进,构建“试验田”的代价也会降低,最终 B 端的设计者能像 C 端的设计一样产出更多的价值。至此,设计创新才开始了萌芽。结而未结写到最后,貌似关于效率型改进还未阐述,B 端设计团队在这点的思考上投入一定是最多的,改进分“设计效能优化”和“产品使用效能优化”。“设计效能优化”行业内有不少文章给出了很好的建议,上文也略有提及;“产品使用效能优化”则需要根据业务类型细致来分析,就留待安全设计的同学们后续再发布思考了。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标准化并没能拯救诺基亚。设计者应该去实现“用户”的梦想,从文化中获取火花灵感,从经验中梳理科学的解决方案。本次撰文的目的是希望与 B 端设计者一同面对现实,从更宽的视野去探究 B 端设计的可能性,也探讨设计者职能的转化。文中积累皆来自设计团队多年的尝试(部分研究),感谢团队的辛苦付出,感谢 B 端设计同行的相互帮扶。寒冬很冷,以卓越为目标踏实前行,为更好的产品和更好的自己努力思索吧。参考:《中国互联网的 25 年》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10/18/c_1125123489.htm《让实体经济成为产业互联网的主角》腾讯研究院https://tisi.org/15355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腾讯TSD」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design-function-thinking
网页设计 互联网 美国 20 世纪末到 21 世纪开始,宣传品牌与产品的阵地不再局限于印刷品,电视、电台及现场活动,而是出现了网站,网站可以链接更多陌生人,而且没有时空限制。1997 年的谷歌网站美国最火的设计风格只要有人将资料放到网上,远在日本的一名中学生都可以去学习了解,所以也打破了过去信息差的优势。本回我们要跟大家聊聊网页设计的发展,但在展开内容前,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网页设计属于平面设计吗?国内早在差不多 20 年前,建站公司就开始独立存在,所以这个问题蛮有争议,尤其是 UI 设计也很成熟之后,大家更愿意认为此学科是独立的。中国建于 1994 年的第一个网页,主要对外沟通平面设计的定义不管怎么粉饰,简单而言就是:以某种目的,将文字、图像、图形安排在一起。网页设计也是如此,唯一区别是网页具有动态,但这种动态属于若干个静态设定的切换关系,其关键帧也是平面设计。2003 年时候的淘宝网我在国内蛮早就从事网页设计工作,早年甚至可以自己独立完成网站,除了页面设计,还包括套 ASP 程序(Active Server Pages 动态服务器页面),用 table 布局前端等,当然这些技术如今早已过时。12 年前史太浓独立完成的网站因此这段历史我就是参与者之一,所以本回不仅是对搜集资料的剪裁分析,还会结合不少自身经历体验跟大家分享。首先我们来简单回顾下互联网的发展与网页设计的演变。国际互联网络与超级媒体互联网发展到如今已经像空气一样存在,断网已经如同缺氧那么严重,而互联网的诞生最初跟两件事情相关。第一件大家也许比较熟悉,就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总署(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Advanced ResearchProjects Agency,简称 ARPA)成立了。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总署 logo其成立的根本原因是冷战背景下,苏联不但先于美国在 1957 年将卫星送上太空,而且世界第一枚多级远程弹道火箭发射也试验成功,因此苏联宣称可以将核弹送往地球任何地区。这对美国而言实在太吓人,所以 ARPA 是一个专门研究国防技术的“事业部”,聚合美国当时最牛的几百位科学家,研究如何将最先进技术应用到美国国防。人类第一个卫星由苏联在 1957 年发射由于这些科学家当时分散于全国各地,因为如此厉害的科学家肯定本身有重要事务,而不是放着随传随到,因此大伙无法专门聚在一起专门干这事,而是远程协作,所以就需要一个有效的远程沟通工具。这个工具不能只局限于语言声音,还要做到资源共享,更关键的是要高效安全,信息不可被盗取,当时负责研究此事的人是麻省理工科学家约翰·利克利德(John Licklider)。麻省理工科学家约翰·利克利德 此处省略一堆过程与专业技术术语,反正如此这般,利克利德因为 ARPA 组织这个沟通交接需求无意中发明出“国际互联网网络”(the World Wide Web)。互联网时代开启事后证明,国不国防是一回事,这才是他们最伟大的发明。这种技术能做到资源共享与防止盗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可以将信息分解成“数据包”,将他们发送到目的地后可以重新组装,也就是“分组路由”的雏形。大家了解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再往深里说意义不大,况且我也说不清楚,而时间很快去到 1987 年,这是第二件事情,这一年苹果电脑公司向外界报道了一款可在网络上寻找资料的软件,名为“超级文件”(Hypertext)。苹果 1987 年的“超级文件”软件比如在电脑上打“设计史太浓”就可以将当时整个网络与此相关的文字内容集中起来(当时网络上的内容其实非常有限),等于是谷歌百度的前身了。后来这个软件进化为“超级媒体”(Hypermedia),除了可以检索文字,还可以找到图形、声音、电影及电视图像。苹果软件“超级媒体”软件再然后,苹果公司将这种技术跟日本索尼公司发明的 CD-ROM(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于 1982 年发明)进行结合,变成“互动光盘”,这种光盘就等于是如今网站的鼻祖版本了。在大致容量 600MGB 的 CD 中,苹果公司的工作人员往里面塞进了文字、图形、动画,而且形成一个复杂的索引架构。CD-ROM 中的互动界面 这样一来就形成一个灵活且可互动的内容库,大家可以根据需要选取想看的部分,有首页、二级栏目、三级栏目、内容详情页等。在此过程中还发明设计出一些后来常见的网站架构逻辑,比如“平行文本”、“多层”“矩阵”“网络系统”等,这里作很简单的介绍:平行文本就是可以在看一篇文字时候可一边看到它相关的摘要跟缩写,这等于如今的鼠标经过效果。网页中的“鼠标经过”效果多层就是看一个内容的时候可以看到其它相关部分,等于如今网站中的“相关推荐”。网页中的“相关推荐”效果矩阵就是将资料布局到一个网格中方便大家查询,等于现在的产品系统,新闻系统一类。网页中的“产品系统”效果网络系统就是可以联系外部信息,其实就等于友情链接一类了。当时间去到 1991 年,美国政府开始投入资金将“互联网”引入公共学校,而经过 6 年,世界上就有 3000 万个网络用户,2000 年左右,美国就有三分之一的家庭实现了联网。有流量就有商机,于是就有人将“互动光盘”这样的呈现方式搬到互联网上变成网站,变成一种宣传展示的渠道,不亦乐乎。90 年代可口可乐的官网所以最初的“互动光盘”设计其实就等于第一代网页设计。网页设计的高速发展1994 年时候,中国有个人因为公务出差去美国见证过互联网的神奇,回国之后辞职,在 1998 年创立了一个如今市值 1.8 万亿的公司—阿里巴巴,这人就是马云。阿里巴巴早期的网页设计样式20 世纪 90 年代恰好是网站建设数量急剧暴增的时候,充满了商机,大家可以理解为近几年短视频暴增一样,根据回顾统计,在 1997 年时候仅仅一年美国本土就新增了 80 万个新网页。所以用“网页”一词是因为最初蛮多网站都是静态,网站后台是后来慢慢才发展形成。1997 年时候的麦当劳网站设计但网页设计最初的暴增还没有直接为平面设计师创造岗位,因为第一代网页设计师其实大部分由程序员转型而来。后来不断发展竞争升级才将程序、前端、网页设计及推广优化这样的岗位分来,以便有更专业的表现。我在 2010 年时候开始从事网页设计,恰好是一个将网站建设不同岗位独立出来的时代。当时我所在公司中企动力属于国内最大型建站公司,大部分老同事都曾经是程序前端设计甚至推广这样一条龙为客户提供服务。史太浓在 2010 年前后的网页设计他们本质上就是从一名开发人员入行,所以他们会从实现效果端来规划设计,跟后来网页设计岗独立后完全不同。蛮多网页设计师其实根本不管程序实现问题,也因此产生出更多更好的视觉效果,反推程序开发与前端制作的进步。当时在公司经常见到的就是网页设计跟前端或者开发同事“干架”,争论要点就是很多效果程序根本做不出来。史太浓在 2010 年前后的网页设计这样的事情其实一直在全世界发生,所以网站制作技术也是以飞一般的速度在发展。比如我刚刚学会 Table 布局不久,css+div 布局就成主流了,再然后 HTML+css+js 也成熟起来,而程序开发端则是 asp 到 asp·net 到 php 到 java 等不同开发语言在不断进化。史太浓在 2010 年前后的网页设计这样的变化结果就是不断优化网页设计的表现效果。那时候我们往往在掌握一门自认为很牛的必杀技后不到两年就也许会过时,最典型例子莫过于 Flash 的“死亡”。2010 年前后,懂得用 fash 建站的人非常吃香,因为人才稀缺,收入可以是我们的 2-3 倍,那时候最流行就是用 flash 做所谓的“体验馆”。全 Flash 网站“体验馆”的大致效果就是能在网站场景中做一些换部件,换颜色,或者点击指引箭头切换画面等操作。印象中当时有一个奢侈品平台站就是纯 flash 网站,开发制作费用高达 300 多万。但好景不长,因为智能手机的崛起与 4G 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主阵地慢慢往移动端迁移,而智能手机中的浏览器是明确不支持 flash 组件的。所以很快 flash 就跌落神坛,而我们这一代网页设计从业者可以说见证了全过程。全 Flash 网站当时身边就有同事因为精通 flash 被挖去甲方企业开发纯 flash 的眼镜商城,据说后来项目就没发展起来。说到商城,网页设计还有一个重要的主题变化,就是从企业网站到平台网站到电子商城再到手机网站,App 应用,公众号,小程序这样的不断切换。到了移动端其实网页设计就被“UI 设计”(User Interface 用户界面)这样更专业化的称谓取代。史太浓 2013 年前后的 UI 设计因为革命性的屏幕触摸技术的诞生,很多网站本身就可以通过触屏控制,所以从定义上来说,UI 设计可以说包含了网页设计。史太浓 2013 年前后的网页设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其实也拔高了 UI 设计门槛,因为要考虑很多交互体验问题与技术规格标准,有点像当时乌尔姆学院做产品设计那一套,有很多理科属性的知识融入进来。所以网页设计经过仅仅 30 年的发展,就走向细分领域的拆解,分裂出企业网站设计(偏向品牌与广告)、电商设计(偏向营销)跟移动端设计(偏向交互体验)。史太浓 2018 年前后的电商网站设计但不管如何,这个过程中平面设计的本质属性仍然没变,只是要解决的问题更多元化,更具体了。根据历史纪录,美国的设计师杰西卡·哈芳德(JessicaHelfand)是较早以平面设计师身份参与到网页设计中的,比如 90 年代她为美国“发现频道”设计了网站。美国“发现频道”90 年代的网站哈芳德生于 1960 年,目前还活跃于设计圈,她也许是最有资格感叹互联网设计形式剧烈变化的人之一。杰西卡·哈芳德本期内容没有谈及太多具体人物及作品,因为在有限篇幅里本期内容已经高度浓缩,更多是在给大家整理一个框架。关于网页设计发展的经历,也欢迎大家根据自己的体会参与到讨论中,说出你们的故事。本期故事讲到这里,感谢各位,下期再会!如何高效地进行网页设计?重点关注这7个要素大家好,我是 Clippp。阅读文章 >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设计史太浓」: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web-design-history
互联网 网站 公司 大家好,我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Google、Twitter、Netflix、Pinterest、Producthunt 这些网站大家都肯定非常熟悉了,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翘楚,为我们享受丰富多彩的互联网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那这些知名互联网公司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呢?感兴趣的话,就和我一起去「Museum of Websites」里看看吧~Museum of Websites「网站直达」 https://www.kapwing.com/museum-of-websitesMuseum of Websites 是一个展示知名互联网公司发展历史的网站,由美国公司 Kapwing 开发运营。Kapwing 是一家研发在线视频剪辑软件的互联网公司,为什么要开发这样一个网站呢?可能是因为爱吧 —— 至少网站首页上这样说的。Museum of Websites 界面十分简洁,规整成列着一些知名互联网公司的 Logo。点击进入就能够看到此公司的重要发展节点。像我们设计师非常熟悉的 Pinterest,通过 Museum of Websites 我们可以了解到,它是在 2010 年正式推出的,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封闭测试的状态——内容对所有人可见,但只有受邀请的用户才能注册登入。而我们熟悉的红色大头钉 logo 并非一开始就有,Pinterest 在 2012 年才正式确定将红色的作为其标志色。也是从这一年开始,Pinterest 迅速发展壮大。还有流媒体播放平台巨头 Netflix,从《绝命毒师》《行尸走肉》《纸牌屋》,到《鱿鱼游戏》《华灯初上》,Netflix 自制或投资的高质量作品不计其数。但是通过 Museum of Websites,我们会发现 Netflix 在成立之初,提供的是 DVD 租赁服务,与其现在的主业务相去甚远。Netflix 在 2007 年推出线上流媒体服务,摆脱 DVD 直接通过网络为会员提供视频观看服务。而在 2013 年才推出了自制剧《纸牌屋》,一举爆红。Netflix 从此转型,正式走上原创影视制作的道路。Museum of Websites 会提供每一时期网站的主界面存档图片,在看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史时,我们可以一窥设计风格的发展变化。比如 Logo 设计风格的变化,由原来带立体阴影的具象化图标,逐步往抽象扁平的方向演变,字体也以简约现代的无衬线体为主。还有网页设计,也是越来越简洁直观:如果你对网页设计发展史感兴趣的话,还可以看看另一个专门记录网页设计变化的网站 「Web Design Museum」 。「Web Design Museum」里保存了各种由过去程序员和设计师打造的网页和视觉设计,非常有趣。特别是里面的时间线功能,可以清晰的了解知名网站的网页设计风格发展史。这座网页设计博物馆,让我回到拨号才能上网冲浪的千禧年你还记得二十年前的互联网吗?阅读文章 > 总结除了我提到的 Pinterest 和 Netflix,Museum of Websites 里面还展示了 YouTube、Facebook、Airbnb、Reddit、Producthunt 等诸多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史。那些重要的发展节点,在网站上只几句话就概括了,但背后的故事远没有这么简单。Netflix 如何扛过当时垄断行业的巨头 Blockbuster 的打压,一步步成为新的行业霸主;Twitter 如何力压同类产品,成为引爆新时代社交潮流的佼佼者;Producthunt 创始人如何从零开始,打造出世界上最大最专业的互联网产品交流展示平台等,都值得我们去做进一步的探索。互联网世界变化莫测,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不知道创建 Museum of Websites 网站的互联网公司 Kapwing,是否有机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将自己的公司也列入其中呢?收藏Museo这个网站,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免费图片都在这里了!前几天介绍过「法国罗浮宫资料库提供 48 万张收藏艺术品图库免费下载」:[link https://www.uisdc.com/louvre-site-des-collections]其中还提到不少世界知名的美术馆、博物馆也都将馆藏数位化,即使在疫情期间无法出国一样可以透过网络搜阅读文章 > 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museum-of-websites
互联网 科技 工具 2022年3月,互联网世界卷入了乌克兰与俄罗斯的争端站队当中,互联网产品APP原本作为中立隐形在世界运转幕后的工具,现在走到台前,一脚把曾经视为上帝的用户踹下了神坛。特别是,在战场之外的中国的大疆公司,因为美国制裁大疆,设计软件Figma的公司随即停止了对大疆的服务。令人震惊的也许是这场争端,但同样是这种互联、公开、共享的现代精神的失守。我们是否能够继续相信互联网?特别是现在它似乎不那么互联,还有点卡?1.0 我们在面临不可抗力2022年冬奥会世界地球村的和平序曲刚刚落下帷幕,随之而起的就是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干戈,许多知名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公开抵制俄罗斯,断绝与俄罗斯的合作与提供的服务,其中包含的内容有视频、搜索引擎、设计软件、电子货币等等。我们在签署任何合同里,都有一条关于遇到不可抗力,合同可以中止的条款。目前我们所见证的这场互联网公司集体退群,就是我们所见证的第二次不可抗力条款的实现,第一次是新冠疫情,一场席卷全世界的瘟疫。第二次是乌俄争端,一场全世界都在关注的国际事件。2.0 互联网只是你的房东最近的设计界新闻,由于美国制裁大疆公司,Figma 作为美国企业也必须遵循这个法规停止为大疆提供软件服务,把文件数据打包还给大疆。这个新闻绝对是最近设计界的爆炸性新闻,并且一下子火速反向把国内的同款平替软件“即时设计”和“MasterGo”推向了大众面前。为什么这件事值得讨论?这件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视野?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Figma,此处引用官方的介绍:Figma是一个向量图形编辑器和原型设计工具,主要基于网页进行工作,通过macOS或Windows的桌面应用程序,可启用离线编辑功能。适用于Android和iOS的配套软件称为Figma Mirror,可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Figma原型。Figma的功能集着重于用户界面设计及用户体验设计,并强调即时协作。这个软件在这两年来火遍了所有设计师的圈子,因为它的在线实时协作,让所有人都可以基于互联网同时做一个设计项目,不用层层对接,省去了各种沟通的麻烦,可以说是互联网的分享与沟通精神的高光产品了。但这款富于互联网的分享与沟通精神的高光产品,此时拒绝了大疆,把大疆踢下了它的网线。于此同时,国内的同款平替软件“即时设计”和“MasterGo”顺便截胡了对Figma失望的互联网用户。但对于大众仍然需要警惕的是,这两款软件大概率不会对用户说不,但它们如果愿意,是可以像Figma一样,把用户清退的。此处并不讨论谁对谁错,就讨论国际竞争与贸易当中的互联网与人与社会的关系。从互联网发明以来,就有着许多关于互联网技术的不稳定性的担忧,无论是从技术性上的有待发展,还是从人为的角度被错误使用,或者是仇恨使用的担忧。关于这些观点,有很多书籍和电影在讲述这个观点。目前最为著名的,应该就是动画电影与真人电影《攻壳机动队》。在华丽的视觉效果背后,透露了一些让人不安的现实与未来:1、在科技时代,所有赋予给你的机器与网络的便利,都是建立在稳定时期的经济繁荣,一旦这种稳定被打破,所有给予给你的便利,会马上收走,甚至让你的生活变得更糟。2、科技本身是好的,但如果掌握科技的人不怀好心,所造成的破坏,比科技带来的好处还要大。3、所有的云端,你所认为永远的家,只是租给你的,平台的拥有者就像房东,房东可以随时把你踢下互联网的网线,你自己拥有的实体的身体,物品才是你真正的永远的财产。互联网与科技所承诺的东西,经常包含着“永远”“稳定”“靠谱”“你的好帮手”之类的字眼,并且现在的元宇宙的概念,不仅是想当我们的帮手,还想要当我们的房东,让我们住进去。如果说我们一直沉浸在科技时代与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物质丰裕与工具方便的自由的狂喜当中,那么这次互联网公司的集体跳票,甚至中国的很多企业都是在美国的长期制裁当中,就是给我们的梦醒时刻:你并不拥有互联网,互联网只是把服务租给你,你在此建立的一切资产与时间在不可抗力面前,只有随时退租的份。目前的比特币等基于算力计算的代币,在逃离中心管控的路上,像末日狂花一般给了希望在互联网隐居的居民一个选项,毕竟平台需要一个中心才是平台,一个没有中心的系统,谁要把谁弄下线呢?逃离银行,逃离管控,逃离机构。3.0 当你学习的速度赶不上发布新产品的速度此处引用介绍《别想摆脱书》的第二章《永久载体最暂时》这个章节聊的是几位从事文艺工作的大师,谈论科技与书籍与影像的关系,这里面承认了科技给人带来的方便之处,但更多的是在谈论这份方便背后的代价和隐患。对谈者当中,曾经担任电影电视学校校长的卡里埃尔所经历的技术迭代,虽然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听起来依旧像是现在的人所面临的难题。这里引用原文:我还记得第一次看光盘播映,内容与埃及有关。我们惊诧万分,全然被征服。所有人都为这次革新而倾倒不已,它似乎解决了我们这些图像和档案专业人员长期以来遇到的所有难题。然而,制造这些奇迹般产品的美国工厂 在七年前就关门了。DVD问世时,我们以为总算拥有了保存和共享图像的理想措施。在此之前,我一直没有建立个人的电影资料库。有了DVD,我以为自己终于拥有了“永久载体”。但完全不是这样。现在又出现了极小的磁盘,可以像存电子书那样存入大量电影,但必须同时购买新的机器。那些美好的老DVD 也不得不丢开,除非我们同时留下老式的播放器。我们还能读一本五个世纪以前印刷的书,却无法看一张只不过数年以前的电子录像带或老光盘。除非把旧电脑都留在地下室。今天我们如何建立个人的电影资料库,应该选择哪种载体?我们不可能在家里收藏传统的银胶片拷贝,那需要一间放映室,一个专用的观影厅和大量储藏空间。录像带会掉色,清晰度会下降,很快就模糊了。CD 的时代已经过去了。DVD也不会长久。何况刚才也说过,将来我们不一定有足够的能源去运行所有这些机器。想想 2006年7月纽约那次电力大故障吧。假设范围扩大,时间延长。没有电,一切都会消失,无可弥补。反过来,当人类的一切视听遗产都消失了,我们还可以在白天读书,在夜里点根蜡烛继续。20 世纪让图像自己动起来,有自己的历史,并带有录音——只不过,我们的载体依然极不可靠。多么奇怪:我们的过去没有声音。当然,我们大可以想象鸟儿的歌唱、小溪的流水声一如既往……我在读到这些观点的时候,感觉三十年过后,我们的现代人依旧在面临同样的问题,并且完全没有一点点的改善。互联网井喷的这几年,我的设计软件已经迭代了四五遍了,各种在当时惊为天人的新的设计工具时,现在已经没有多少生存空间了。上大学的时候UI设计的工具是PS,毕业的时候是sketch,工作的时候是XD,现在的Figma之类的即时工具又要拳打之前的所有软件。同样的体验还有建模软件,maya,犀牛,3dmax,C4d,Blender等等。在这个互联网浪潮当中,学习了一些,忘记了一些,又重新捡起了一些,如此往复循环。4.0 被科技勒索是什么感觉?每次面临迭代的时候,我已经过了技术狂喜的阶段,而是在想,这次的工具更新,究竟有比原来的设计工具改善多少吗?如果每一次迭代,都需要整个行业来重新学习与适应,那它所带来的便利是否与这份麻烦互相抵消了?在这场技术崇拜的狂欢当中,是无数设计师在你追我赶追求与学习新技术,生怕错过一场发布会,一个新软件,一个流行色,一个新趋势,就被同行认为是抗拒新科技的老顽固。在看教程学技术的速度赶不上新东西的发布速度的时候,感到自己十分窘迫,并没有感觉到科技给我带来的福利,我只是感觉到我在被科技勒索,勒索我的时间与精力,但我并没有创作更多东西,也没有学到更多东西。这里引用卡里埃尔的原文:然而,每次新的科技产生,必会力证自己超越以往所有发明与生俱来的规则和限制。新科技期待自己睥睨一切,独一无二。好像它会自动带给新用户一种天然的能力,无需他们学习如何使用,随时就可以上手似的,好像那种天分是本来就有的,好像它随时准备着肃清以往的科技,把那些胆敢拒绝它的人变成过时的文盲。我一生都见证着这样的勒索。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任何新科技的新语言,都需要漫长的接纳过程,我们的脑子越是被前一种科技语言格式化,这个过程也就越是漫长。1903-1905年间出现了一种新的必须认知的电影语言,许多小说家以为可以从小说创作直接转入电影编剧。他们错了。他们不知道,这两种写作对象——小说和剧本,事实上运用着两种迥异的写作方式。科技绝不是一种便利。它是一种强求。还有什么比为电台改编一场戏更复杂呢!5.0 我们还能怎么做我们的生活已经是架空在科技与互联网之上的生活,前面所说的并不是要求大家退回以前的不方便的时候,只是心里要有数,这个平台,并不会永远租给你,当那个时刻来临的时候,要做好准备。或者现在就应该做好准备,所有的数据备份,不仅要储存在各种网盘和网页当中,还要存在本地空间,准备好靠谱的硬盘,重要的文件全部备份。众多储存方式,不以外界变化为转移,才是靠谱的储存吧。我是设计师冬粉,希望我的文章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关于互联网的思考,再见。为什么都在推荐这款设计工具?它究竟比 Figma 好在哪里?编辑推荐:过去的几个月里,「即时设计」这款存在感爆棚的新形态国产设计工具吸引了太多设计师朋友的关注,也让很多人对于“它和国外的 Figma 到底有哪些差异?阅读文章 > 蓝湖放大招了!憋了一年的免费设计神器「MasterGo」正式发布!Sketch 从发布至今,已经成为 UI 设计的主流工具,但包括我在内的不少设计师,越来越意识到,Sketch 不方便的地方太多了,特别遇到大型迭代项目,沟通的成本极高,顺手举例:1)多人负责一个需求时,需要用最传统的方式,一个人修改完打包好源文件,再发给另一个人,效率极低。阅读文章 > 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figma-and-the-internet
菜鸟 互联网 设计师 看了很多文章,依然搞不懂B端设计?阿里设计师带你解密一线操作人员的人机交互终极法则不同于 C 端消费产品单一的用户群,B 端产品系统面对的使用场景和用户群更多、也更复杂。好的B端产品能够帮助人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从而达到实现经济效益的目的。然而作为设计师的我们肯定都清晰地感受过:理论上的交互原则碰上真实的使用场景,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无法匹配。今天我们给大家邀请到了菜鸟的体验设计师@魏元春 ,为大家带来一场结合实例的交互分享课。嘉宾介绍:菜鸟网络体验设计专家,曾负责菜鸟仓储WMS体验设计、菜鸟LEMO极简PDA系统设计,现负责菜鸟直送终端配送体验设计。曾在IXDC、全球服务设计共创节分享服务设计相关课题。分享内容预览:产业互联网背景(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差异)产业互联网设计挑战&机会为产业一线操作者设计(设计思维和案例分享)以下为小部分内容展示,干货请期待直播现场!如何报名:扫下图微信二维码联系管理员@招财,获免费听课机会: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2022-sdc-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