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工具 插画 五月的第二波设计干货合集紧跟着就来了!这次的干货合集中,主要推荐了一些相对独特的设计工具,比如封面设计工具、设计文本管理工具、网络梗图生成器,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好几个设计工具都借助人工智能来辅助完成设计,这个应该是未来设计工具的必然发展趋势吧。下面我们逐个看看:1、快速封面设计工具 OpenGrphhttps://opengrph.blockscribers.com/OpenGrph 是一个超级轻量级的封面制作工具,它特别适合给视频和博客来设计封面,其中包含 21 种优雅的字体搭配方案,88种背景图案,3种主题和2种模式,可以轻松拖拽元素来调整布局。这个工具总体上是非常容易上手的,唯一的问题是它的字体搭配方案都是英文的,有需求的同学自行取用吧。2、超细致的宇宙主题3D图库https://spacers.wannathis.one/这是一套制作非常细致的宇宙主题的 3D 图库,图库当中包含 3 个角色,12种姿势,还包含各种星球、载具等等,可以超级快速搭建出颇为有趣的宇宙相关的场景。当然,这是一套收费的 3D 图库没错,但是它提供免费的 Demo 下载,如果你的团队正好有这样的需求,可以考虑买一套。3、全链路设计开发文本内容管理工具https://www.dittowords.com/draftingDitto 这个工具非常有意思,它从根本上是用来管理和处理数字产品当中的所有的文本素材的,不过它提供的功能支持几乎完美地贯穿了设计的全链路,从前期的构思,到中间的设计再到后期的开发,功能全都有,而且还能和 Figma 这样的设计工具无缝链接。正在寻找相关工具的设计师或者团队可以关注一下这个工具。4、动态渐变气泡生成器https://blobanimation.com/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工具,它内置了大量的选项,来帮你生成一个完全自定义的 SVG 格式的动态渐变色气泡,从变化的速度到前后景的颜色都可以定制。设置好了之后,可以直接导出 SVG 代码,直接应用到网页或者 APP 之类的场合。这个工具是完全免费的。5、人工智能网络梗图生成器https://www.supermeme.ai/这算是人工智能所能涉足的新领域——使用机器学习来生成网络梗图。虽然国内外梗图流行趋势略有不同,但是大体上还是相通的,这是一个提供免费试用的网络梗图生成工具,你可以在生成器中选择不同的主题,然后选择自己的模板或者直接使用内置模板,它就能给你生成一些有趣的梗图供你使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先试试看。6、开源免费的超有爱贴纸插画素材https://openstickers.craftwork.design/这个名为 Open Stickers 是一组超级有爱的贴纸插画素材,这些贴纸的风格充满涂鸦的质感,富有亲和力又非常有爱,它们可以用于风格温馨的海报、插画、网页、宣传物料,最重要的是它是完全免费的,而且都是矢量素材,可以在 Figma、Sketch、 AI 当中进行编辑处理。7、基于人工智能的设计工具 Visilyhttps://www.visily.ai/按照官方的说法,Visily 这个工具能够像「做PPT一样做设计」,你可以直接通过拖拽和移动快速编辑出 UI 元素,使用大量的预设模板和 AI 辅助来完成整体的设计,而他们预设的受众是「非设计师」,也因此这个设计软件可能代表着未来设计软件的某种可能的发展方向。这款工具的诞生本就源自于它的开发者在自己试图完成 UI 时,发现这一困难险阻重重,于是生出想要给未经专业设计训练的人,创造一个能够辅助他们完成设计的工具。8、免费插画素材搜集网站(梯子访问)https://freeillustrations.xyz/除了一些风格独立的专门的插画图库以外,诸如 Free Illustrations 这样的网站则专注于搜集整理网上各种可供下载的免费插画、插画模板和小型插画库,虽然不是「大全套」式的系统图库,但是可以应付很多临时的设计需求,而且类别也非常丰富,值得收藏之后,仔细筛选。往期干货:第一波!2022年5月精选实用设计干货合集五一假期结束了,给大家贡献一波设计干货吧!阅读文章 > 第三波!2022年4月精选实用设计干货合集大家好,4月的第3波实用设计干货合集来了!阅读文章 > 第二波!2022年4月精选实用设计干货合集大家好,这里是 4月的第2波实用设计干货合集!阅读文章 > 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2022-5-design-resources-vol2
格式 在线 图片 苹果公司在 iOS 11 以后对相机加入新的 HEIF 和 HEVC 影像和影片格式,默认情况会使用「高效率」模式储存拍摄的照片和影片,减少相片影片占用的容量,不仅画质更好,容量只有 JPEG 一半,使用者可以储存多达一倍的照片影片。HEIF 是「高效率图档格式」(High Efficiency Image File Format)缩写,HEVC 则为「高效率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而 HEIF 格式的扩展名为 .heic,或许大家都曾经碰过,特别是你也是 iPhone、iPad 使用者,一定对于这个格式不陌生。本文要介绍的「HEICFile」是一个将 HEIC 文件转换为 JPG、PNG 或 GIF 格式的在线转档工具,如果发现你的计算机或设备无法正确开启 HEIC 图片格式,可先行将它转为 JPG、PNG 常见图片格式,能解决因为格式问题无法检视浏览的问题。HEICFile 和之前介绍过的AnyWebP 应该来自同个开发商,它们界面看起来几乎一样。免费转换!批量将 WebP 转成 JPG、PNG 格式的神器「AnyWebP」Google 在 2010 年释出全新 WebP 图片格式,至今也已经超过十年,WebP 就像 JPEG 也是一种有损压缩图片格式,但在相同画质下有着比 JPEG 更好的效率和压缩比,也因此被广泛应用到网页,现今大多数主流浏览器都已经支持 WebP 格式。阅读文章 > HEICFile 特色是只要将 .heic 图片拖曳到网页、选择要转换的格式就能批次转换,非常方便,也能调整图片质量,值得一提的是 HEICFile 使用先进的 JavaScript 和 VUE 技术不会将任何 HEIC 文件上传到服务器,也就是透过浏览器就能转换格式,确保使用者获得更好的隐私保护。HEICFile网站链接:https://heicfile.com/使用教学开启 HEICFile 网站直接将 .heic 图片拖曳到网页中,从「Output」选择要转换的格式,支持 JPEG、PNG 和 GIF 三种,如果想调整图片画质(Quality)也能在转档前先行选择。若要转换的图片很少,直接点选后方的「Start」开始转换,遇到要转文件的图片很多,HEICFile 支持批次转换功能,直接点选最下方的「Convert All HEIC」将所有 HEIC 图片转为特定格式。HEICFile 会在转换后将图片压缩为 .zip 压缩文件,解压缩后就能取得所有新的相片格式。如果你觉得在线转档工具无法满足你,要转换的 HEIC 相片真的很多,也可以透过 HEICFile 免费下载计算机版 HEIC 转换工具,支持 Windows 和 macOS 两种操作系统,不过我就没有实际试用了,如果需要转换大量文件的话可能使用脱机工具会更快、更方便。值得一试的三个理由:1. 将 HEIC 在线转换为 JPEG、PNG 或是 GIF 格式2. 支持批次转档,所有文件会压缩为 .ZIP 压缩文件进行下载3. 不会将任何 HEIC 文件上传到服务器,确保使用者获得更好的隐私保护免费!支持超过 100 种格式的图片格式转换神器「Pixelied」Pixelied 是一家提供相片编辑器的服务商,旗下有个「Free Image Converter」的图片格式转换工具,让使用者通过浏览器进行在线批次编辑,而且不用担心降低照片画质,也无需下载或安装任何应用程序,提供最快速、免费且易于使用的图片转文件功能,这项服务支持各种常见图片格式包括阅读文章 > 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heicfile
用户 设计师 产品 今天再来继续一个比较现实的话题 —— 用户体验是什么?我们自己做的调查中,能搞明白这个知识点的在职设计师就没过半,还没入行的初学者就更是凤毛麟角。明明就是一个接触 UI 设计第一天,就会反复听到的词汇,为什么大多数人就搞不明白,或者一知半解呢?我自己在网上搜了半天的科普文和翻了很多出版物以后,才理解新人面临的问题,这些读物普遍 —— 不讲人话。而且还有一个非常让我反感的特点,就是过度渲染它的专业性和跨学科复杂程度。虽然严格意义上讲,整个用户体验的知识体系里确实会包含提到的对应学科,但绝对不要被它涵盖的广度震慑,还要考虑它在每个学科中涉及的深度。如果把每个学科的知识点从浅到深划分成十级,那么用户体验涉及到的深度多数只能在 1-2 级这种最初级的水平中。只需要自己找一些入门读物或干货分享足矣,而不用专门投入大量的精力深入钻研。所以针对目前这种困境,我要用几篇分享来做一个彻底的扫盲。当然,还是用「讲人话」的方式展开。首先,用户体验设计,英文全称叫 User Experience Design,专业的缩写是 UXD,国内根据首字母缩写的习惯是 UED。PS:在很长一段时间里,UE 这个称呼在国内互联网行业中的语境是特指交互设计(IXD)的。用户体验设计包含两个部分,用户体验 & 设计,我们先分开来解释它们的含义。1. 用户体验是什么用户体验,是指用户在使用某产品过程中积累的对该产品的主观感受、情绪。是由《设计心理学》的作者唐纳德·诺曼 Donald Norman 于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的,在移动互联网行业兴起后被广泛接受和关注。用户体验本身的定义很容易理解,因为我们自己作为用户,在现代数字化生活场景中,每天都在面对不同的电子设备、网站、APP,并产生属于自己的使用体验。但是,研究用户体验的最大难题,就在“主观”性上。每个用户,或者不同的用户群体,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偏好是不同的。比如,我爱吃香菜,爱喝芹菜胡萝卜汁(yue~),喜欢姜汁兑美式(yue~),在我嘴里是蜜糖的东西,可能在你们嘴里就是砒霜……这就导致,我们个人的主观体验,是不能等同于其他用户的体验的。想要了解这些用户的体验,中间就隔着巨大的阻力和障碍。所以,我们就要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来理解用户的主观特征和真实体验,或预判用户可能产生的体验。这些调查和研究的工作都是围绕用户展开的,所以这个过程就叫用户研究(用研)。总结起来,用户体验就是和你想法不一致的其他用户,对于特定产品、功能的主观感受。想要获取或预判用户的体验,就只能采取用户研究的方法。2. 用户体验下的设计用户体验设计有一个默认的目标,就是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所以这里的“设计”指的就是针对更好的体验所进行的有效规划、表达和实现的过程,并不是狭义上的视觉设计、界面设计。比如针对产品的功能进行设计,修改或增加不同的产品功能。或针对产品的信息进行设计,调整产品内的文案措辞、字段权重、文本密度等。更不用说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动效设计、情感化设计了。所以你看,用户体验中的设计,就是一个涵盖了方方面面设计的总称,也是前面那些复杂的体验知识图例的来源。但大可不必为这些事情感到苦恼,因为我们在真实的项目环境中,优化特殊领域的手段,往往依靠日常生活实践所积累的经验即可,而不是非得引用专业理论,这个我们会在后面做进一步的说明。所以再进一步总结,用户体验设计,就是以提升用户体验为目标,研究用户,并针对产品的不同层面进行针对性设计的行为。如果缺乏用户研究,不以用户客观感受为依据进行的设计,就不是体验设计。比如只围绕在个人偏好、竞品需求、领导个人要求下的界面设计、交互设计,就不是体验设计。但换句话说,即使只是界面设计师或交互设计师,只要根据用户的反馈或者用户简单沟通的成果为依据进行设计,那么这也是在进行体验设计。体验设计并没有想象中门槛那么高,是团队每个成员都可以参与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的。而体验设计师,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帮助团队更好的实现分工和效率最大化的岗位。掌握了体验设计的基本概念,接着,我们就要认识体验设计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流程了。首先,我就不胡乱发明一些奇怪的双钻模型、莫比乌斯环、钟表盘来解释体验设计的流程了,在我看来,体验设计的流程是特别简单的,就四个步骤。如何用好设计双钻模型?来看 vivo 浏览器的实战案例!前言刚入职时,有本书叫《方寸指尖》对我影响比较大,主要讲述如何做好用户体验设计。阅读文章 > 1. 找出问题体验设计是一个非常有针对性的设计行为,要让每一次体验设计都做到有的放矢,就需要在动手前确定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比如产品还在构想阶段,有若干的功能需求待定,为了符合精益的 MVP(最小可行性)原则,不可能所有需求都做上。那么体验设计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哪些需求是最符合用户体验要求的,是初版必做的。再比如产品近期差评很多,各项数据不断下滑,如果不做出适当调整,那么产品效益就会持续恶化。这时体验设计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找出影响体验的地方,并给出解决方案。找出的问题本质上是确定你后续工作的目标,和传统 UI 设计不同的是,工作目标除产品经理直接传达给你的以外,更多时候是依靠体验设计师自己挖掘的。也就是你要自己给自己找工作目标,并且这个工作目标还要符合团队的诉求和利益,是要有 “价值” 的。所以,要找出有价值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尽可能站在不同的维度进行思考,包括但不限于团队、市场、产品、业务等领域的分析。2. 用户研究做用户体验设计就是去满足其他人的主观感受,想要实现这一点,你就必须通过一些调查和研究的方法来消除认知的隔阂。所以,行业创建了大量的用户调查方法和研究工具,来帮助我们更有效的认识用户,挖掘用户的真实想法。比如用户画像、用户访谈、焦点访谈、调查问卷、可用性分析等等。它们都是应用型技能,学习门槛不高,只要在初步掌握概念和流程以后就可以动手实践,并积累相应的经验。用户研究的主要难点,在于根据前面找出的问题,选择有用的调研类型并制定对应流程。因为每一次有效调研的周期都很长,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让你全部开展一遍,所以筛选就是为了保证团队的时间精力被有效利用。通过用户研究,获得相应的用户反馈和信息以后,体验设计师要通过这些信息做出进一步总结,并形成后续设计或改版的初级方案。比如在可用性测试中,用户普遍在其中一个步骤被卡住,并提出了大量的疑问。那设计师就要根据这些疑问来确定用户认知的局限性,并给出产品应该怎么改才能符合用户认知的构思。3. 解决问题前面我们说过,体验设计中的设计是一个泛指,并不是仅仅指视觉设计,所以这个环节我们就要根据前面找出的问题和研究成果,进行对应领域的设计实践。通常,针对业务、流程、交互、信息的设计,都可以用原型线框图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可以高效的输出设计思路来进行内部讨论和验证。要是涉及到具体样式、创意、动效、色彩的改动,那么就要具体输出视觉设计稿了。如果团队分工比较细致,有体验设计师又有界面设计师(这情况不是太合理),那么体验设计师通常会通过原型和文档,指导 UI 设计师完成视觉界面。4. 验证成果完成项目的初步设计以后,仅仅只是将我们自己构思的问题解决方案给输出了出来,但是对用户体验的提升是否真的有效依旧是个未知数。所以,最后我们还需要对输出的方案进行验证,验证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时间充足的情况下,通过制作高保真原型让部分用户试用,收集反馈,看看方案是有待改进还是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第二个阶段,发生在产品上线用户使用过线上版本以后(AB Test 和灰度测试也是线上版本),再进行更大范围的用研来检查方案是否有效。验证成果就是对做好的方案反复做检验,在原有的基础上尽量发现问题并做出更好的优化,如果我们用特定的研究方法来对比新老版本的体验,除了检验设计的有效性以外,还可以从侧面反映设计师工作的价值(体验设计的 KPI 或 OKR)。以上四个步骤,就是体验设计工作中的基本流程。之所以不把流程拆分得更细致,步骤更多,是因为不同项目场景中对体验工作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根本不可能遵循理想的流程来开展工作。比如下图这种就不适合:只要每次展开项目的时候,遵循找到问题、用户研究、解决问题、验证问题的大框架,每个步骤下面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发挥,才是落实体验设计的正确思路。关于第一部分体验设计的基本认识就介绍到这边,用文字解释流程实在太困难了,并不是体验设计本身复杂,而是体验设计依附的项目场景多种多样,需要设计师保持清晰灵活的观念而不是固守一个复杂的套路。体验设计无论从内容、形式、方法,都属于人文社科的一部分。它也继承了这个学科最大的毛病 —— 不讲人话。所以新手学习体验设计最大的挑战,就是不能掉进花里胡哨的专业名词、体验理论、项目包装中的陷阱,在不思考本质的情况下过多的深入细节,钻牛角尖,舍本逐末。我的精神导师费曼的一段访谈就是对这种现状的最佳注解:会上,有位社会学家拿出事先写好了一篇文章,让我们读。我刚开始读这鬼东西,眼珠子就差点冒了出来:整个一个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我琢磨着,我看不懂,大概是因为那书目上的书,我一本也没读。一丝不安的感觉爬上心头:“我这人可能有问题。”受了会儿煎熬,我最后对自己说:“这样不行,我得打住。咱们慢慢地只读一句,直到弄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意思为止。”于是我随便用手一点,停在一处,开始仔细阅读下一句。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但八九不离十是这么一句,“社会团体中的个体成员经常通过视觉的、符号的渠道获得信息。”我翻来复去读了几遍,然后把它翻译成了人话。你知道那是什么意思么?“人们阅读。”我开始阅读下一句,很快就把它也给破译了。剩下的就是小菜一碟了:“人们有时阅读,有时听收音机,”诸如此类,不过是被一些唬人的名词术语、复杂的语法修辞包装着,令人开始读时有些费解而已。被我彻底破译后,整个文章原形毕露,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这个系列的下一篇,会讨论体验设计和产品经理的关系,以及体验设计的局限性在哪里。如果反响和转发多的话,就会更进一步的输出更完整的体验设计干货。我们下篇再贱~掌握用户体验设计的标准流程,让设计不出错!前言不管是即将进入设计师行业的新同学还是在设计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设计行业老人,这份用户体验设计标准流程都适用。阅读文章 >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超人的电话亭」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user-experience-design-interpretation
文案 用户 语气 前言每当我们打开一个网站、使用一个 App 时,我们都在和界面上的文案发生着交互。因此,产品文案无疑是用户体验中重要的一环。在前两期文章中,我们介绍了文案的人物性格语气的价值篇、应用现状,并且针对实际的业务对酷家乐工具文案的人物性格进行了推导。这样一个虚拟的人物形象,又是如何被应用于实践中、从而与界面上的文案建立起关系的?华为高薪招聘的「UX文案设计」,5个阶段帮你进阶掌握!在了解了人物性格语气的重要性以及在大厂中的应用场景之后,大家一定很关心,要如何在自己的业务中从 0 开始创建文案的人物性格语气呢?阅读文章 > 华为高薪招聘的「UX文案设计」,4个方面帮你掌握基础!一、被忽视的 UX 文案在很多体验设计师的认知中,产品界面上的文案是设计中最细枝末节的事,往往会被忽视。阅读文章 > 从文案的角度出发,我们初步归纳了五个酷家乐工具中常见的交互场景:引导提示、二次确认、行为召唤、反馈、解释说明。通过将自己代入酷家乐工具文案的人物形象,我们能够去想象在不同场景下这个“人”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语气、用什么样的措辞去沟通。为了给予文案撰写者们更加明确的写作指导,我们将这些场景下的语气进一步细化成了具体的写作规范。各场景下的文案规范1. 引导提示在一些功能教学、功能调整或功能上线等场景下,需要对功能、操作进行说明, 帮助用户理解或引导用户去使用。比如新手引导、操作引导等文案 tips:1. 对于交互操作类的引导,可通过「鼠标动作+作用对象+结果」的统一句式结构描述,直接指示用户操作,文案需简短,尽量不超过 10 个字,可一眼扫完。2. 功能解释或价值点的描述需要精准、简练直接,避免使用口语、夸大的用词和过度描述。2. 二次确认对用户进行的操作进行二次确认,以避免误操作,或产生不可逆的后果文案 tips:1. 用询问的语气直接询问用户是否继续之前的操作,可省略动词前的“确认”、“是否”这类描述。2. 从用户角度告知对操作结果进行处理的一些解决方案建议。3. button 文案应尽量指明具体的动作,跟询问语中的动词呼应,少用确认、取消这种模糊广泛的动词。3. 行为召唤通过按钮文案激发用户点击文案 tip: 按钮的文案一般是动词,需尽量简洁,一目了然。4. 反馈(一)异常:在发生错误/异常时,帮助用户达成目的,且在必要时告知导致异常的原因文案 tips:1. 异常报错时,不是冷冰冰地告诉用户“失败”,也不要出现“未知错误”这种没有关怀的文案,应告诉用户可行的解决方案,或产品为用户做了哪些挽救措施。2. 不要命令和强迫用户,专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指责。3. 如果异常/错误是用户自己造成的结果,不用使用“抱歉”、“对不起”等词。(二)过渡:告知用户上一步行为已发生,但产生结果需要一段时间文案 tips:1. 预估时间,超过 4 秒的过渡,在文字提示之外,最好还有进度提示(完成百分比或已完成的内容数量)或时间提示,以减缓用户等待的焦虑。2. 超过 1 分钟的过渡,除了进度提示外,最好提供剩余时间,例如显示剩下几分钟,用户就知道可以先做些其他事而不是干等。3. 在同一个过渡中,如果有状态变更,最好能及时通知用户,将一个长时间的过渡分解成几个短时间的过渡。(三)成功确认:告知用户他们希望的结果已产生文案 tips:1. 在成功确认时,根据用户为结果付出的程度和结果产生的意义,判断是否需要突出成功语气,如果需要突出,可以用“xx 成功”,如果不需要,简单使用“已 xx”即可。2. 不要在成功提示的末尾添加感叹号。3. 不是所有的成功的行为都需要成功确认的提示,有一些行为的成功可以直观地呈现,就不要加冗余的提示。5. 解释说明功能名不能完整地表达含义,或功能名过于专业需要解释,或为方便使用,有对功能额外做说明的必要文案 tips:1. 给操作注释时,直接告知用户会出现的结果。2. 除必要情况(文件格式、工具名词),尽量避免嵌套专业名词进行解释。3. 统一同类解释说明的形式,包括语序、文件类型、文件大小。*以上产品文案写作建议适用于酷家乐工具的人物性格语气,其他产品可能根据自己独特的人物性格语气产生完全不同的写作风格。实践应用并收集反馈建立起这整套人物性格语气以及写作指导之后,我们将其推广到了设计团队以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将人物性格与语气进行设计团队内的宣讲,以便收集反馈和达成共识;根据人物性格与语气,指导设计团队对产品文案进行专家走查;与组织内的其他职能,如产品、运营、销售等进行沟通,了解人物性格与语气对他们的指导作用和需要优化的地方。总结文案虽然不影响产品的交互流程与信息架构,但是作为传递信息的直接媒介,其对于整个用户体验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好的人物性格、语气能够帮助我们传递出品牌的理念与调性,对它们加以有效应用,用户就能够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强化对品牌的认知。同时,人物的性格、语气也是文案规范的基础,就像是金字塔的塔尖,指导我们应该在具体场景下写出什么样的文案。而把人物性格、语气归纳成一个人物画像,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就能够通过把自己代入到这个角色、想像她/他会怎么说话的方式,更加快速、准确地作出与文案有关的判断。文中数据均已做模糊处理,非真实数据,仅作为演示用途,对数据呈现不负相应责任。UX文案怎么写?来看看谷歌的方法总结写作是很容易的,你要做的就是删掉那些错误词句。阅读文章 > 欢迎关注公众号「酷家乐用户体验设计」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ux-copywriting-tutorial
字体 英文 海报 大家好,我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前几天向大家推荐了 5 款精致优雅的英文字体,作为装饰运用到海报设计中,可以营造浪漫优雅的氛围。海报设计如何更优雅?加上这个元素准没错!(附素材下载)大家好呀, 我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之前和大家分享了纤细的手写英文字体在海报中的运用,他们可以丰富画面层次并烘托氛围,让海报不再沉闷呆板。阅读文章 > 然后有小伙伴在评论去问到有没有比较有偏男性气质的英文字体推荐,当然有啦~今天就继续和大家聊聊具有力量感的英文字体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并为大家推荐 7 款可以免费商用的相关英文字体,一起来看看吧~力量感字体在海报中的运用说到具有力量感,在英文字体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超粗线条。同一个字体家族,线条越粗,字体的厚重感和力量感越强,视觉冲击力也越大。除了字体家族中的大字重字体,还有很多本身就是为标题(Headline)设计的粗线条的英文字体。这样的字体形式感会更强,适合大字号的展示。在外文海报中经常直接作为主视觉,运用到在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主题中,突出健壮有力的感觉。此外,粗线条字体也适合作为一种装饰图形铺在海报中背景,与其他元素形成空间对比,呈现出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菲律宾设计师Benedicto Cernal III 的系列字体海报。图片来源:https://benedictocernaliii.com/这样的设计方法也常用在表现健身运动或者潮流主题的中文海报中,一方面是粗壮的字体气质符合海报主题,另外也可以与主体人物形成遮挡穿插关系,丰富视觉层次。7 款力量感字体推荐下面为大家推荐 7 款粗线条的英文字体,都是专门为标题设计的,字形坚实有力,适合大字号展示。字体都是免费商用的,字体资源包下载链接在文末或者开头都有,喜欢的小伙伴可以自行下载~TheaterTheatre 是一款字宽较窄的无衬线字体,它具有大胆的风格,易于阅读,非常适合吸引注意力。BerdBerd 是一种基于简单几何形状的大胆而有力的显示字体(Display font)。该字体具有坚实的外观,是海报标题、标志、包装等设计的完美选择。PhycoPhyco 是几何感很强的字体,适用于作为标题、海报、标题、品牌、T 恤衫印刷和其他图形设计。ThunderThunder 是线条极度夸张的无衬线系列字体,有 36 种字形。适合电影海报、标题、专辑插图等任何需要干净的无衬线字体的设计项目。SuperLineSuperLine Font 是一款具有现代感的全大写显示字体,提供常规、斜线条和轮廓三种形式,适合品牌项目、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海报的设计,以及作为 Web 或应用程序的专用字体。Akira ExpandedAkira Expanded 在高度上被压缩,显得更加沉稳,能为设计带来现代而大胆的印象。适合作为网页设计中的标题文本。HancaHanca 的线条并没有那么粗,非常优雅。它包括 Regular、Bold 和 Outline 三种样式,非常适合标题、杂志封面、标志设计等。就是今天的推荐,希望对大家的设计有帮助,更多字体推荐文章可以戳下方文章链接。5个经典的付费英文字体,我们都帮你找到了免费可商用替代款!大家好我是花生~现在一提到字体资源,大家最关注的点肯定是能不能免费商用吧?阅读文章 > 海报版式太单调?用好这个元素提升99%(附素材下载)大家好,我是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今天我们聊聊海报设计中的一个小技巧。阅读文章 > 如果你有关于设计的其他问题,可以加入优设官方设计交流群(入群二维码见文末BANNER),和优设主编、设计总监及其他热爱设计的小伙伴一起探讨学习~ 文件名 如何下载使用 文件大小 提取码 下载来源 力量感字体资源包9Mqfrq 点此复制 登录下载 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design-with-a-sense-of-force
周边产品 共鸣 产品 前言小到生活用品,大到娱乐设施,现代生活,处处都存在着周边产品。若是有个小灵感,想动手尝试做个周边产品,我们又应该从何下手?这篇文章将给大家介绍一些小思路,纯属个人经验,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互相留言讨论指正。什么是周边产品百度百科给出的解析是:周边产品指利用动画、漫画、游戏等作品中的人物或动物造型,经授权后制成的商品。国内习惯用周边产品来定义动漫相关产品。而在国外,这类商品被统称为 HOBBY(业余爱好,嗜好),有硬周边(CORE HOBBY)与软周边(LIGHT HOBBY)的区分。像扭蛋、挂卡、模型、手办这样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纯观赏收藏的被称为硬周边,相对价格较高;另外常见的借用某个动漫形象生产的具有一定实用性的如文具、服饰、钥扣、手机链等商品被称为软周边,相对价格便宜。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周边产品已经不局限于上面的形式了,可以是一张图片的衍生品、也可以是品牌宣传物料。但前提制作方拥有该内容的版权。周边产品规划周边规划需要考虑:1. 基本元素:可以是单个图片、IP 形象、或品牌等。以微信黄脸为例,我们先介绍下其背景。2016 年 8 月 29 日上线了微信大黄脸表情后,受到了用户的喜欢,同年 11 月,就把讨论度最高的几个表情搬上了聊天界面。所以这些小黄脸都可以成为基础元素去制作成周边产品。2. 制定目标:① 定位 ② 受众 ③ 共鸣① 微信黄脸表情的定位是:微信官方 IP 品牌,通过黄脸形象映射人们在日常使用微信交流中产生的各种情绪。希望通过对最典型情绪的捕捉,结合当下最流行的网络词汇,创造出趣味、潮流、艺术性的内容和产品。在用户和微信间建立情感连接。那么其周边的定位应该是能让用户在现实生活中也能触摸到的表情。② 受众:根据定位可以拟出用户画像,喜欢发微信黄脸的人群大部分是学生群体以及上班族,这类人群喜欢好玩性价比高且又有点实用的东西。所以产品的售价也不能过高。③ 共鸣:在前期,微信黄脸需要引起用户共鸣的话,形象不能有太大的改动,能够一眼就能 get 到是微信界面里面的表情。所以也不能做太个性化的设计。因此在 2018 年推出了微信黄脸的首批周边产品,基本都是延用了微信黄脸原有的基本型:微信黄脸冰箱贴3. 周边选品:在首批产品获得大家的认可之后、需要尝试更多周边方向,那么可以从以下 4 个方向动手:选定方向之后,就需要考虑周边选品的原则:① 全年规划性(有效明确品类把控整体节奏)② 多档位、丰富性(确保品类满足多种需求)③ 设计符合品牌调性(让用户有品牌认同感)随着时间推移,微信黄脸也根据不同的时间定位、目标受众、预期共鸣点去调整产品方向:微信黄脸日常周边产品(目标人群衣食住行类)微信黄脸新年周边产品(节日限定类)微信黄脸生日礼盒(个性化定制类)制作周边产品注意事项1. 制作周边的基础元素必须有版权或是外观专利。如果与工厂或通过软件联系的商家合作必须签订协议(确保不会被滥用)。2. 制作内容 RGB 为电脑显示色,CMYK 为印刷色。一般交给工厂的格式都应该是 CMYK,不然实物会容易偏色,甚至直接变成别的颜色(补色)。3. DPI 指每英寸的像素,也就是精度。周边不同对应分辨率要求也不同,最好是矢量,如果是位图需要 300dpi,精度不够会让图案变成马赛克影响成品。4. 预留出血位,印刷时在裁切位加一些延伸图案,这样以避免画面主要内容被裁切。设计时预留 3mm,千万不要把重要的字和图案放在出血位里。5. 打样:在产品生产之初前做一个校样,根据样品实物调整你想要的效果。符合还原效果可以签样生产,不符合可以根据现有样品与生产方协商调整。6. 不同材质的产品生产周期不同,还需考虑产品的起订量以及是否需要开模,特殊形状周边需要模具制作,周期相对较长以及成本增加。体现周边价值周边产品如果能够在内容上体现一些态度与价值观,会引起更多的共鸣。还是以微信黄脸为例:在 2018 – 2022 年期间,微信聊天面板更新了更多的小黄脸。其中在 2020 这个特殊的年份,选取了「加油加油」以及「旺柴」这两个表情为基础,在内容设计上做了一些延展,选取了 T 恤作为载体(因为 T 恤上的图案既能表达穿衣者的态度、同时也能够影响迎面而来的人)。希望通过微信黄脸的周边产品能够鼓励大家,并宣传一种积极乐观、向前看的生活态度。微信黄脸T恤(加油加油款)微信黄脸T恤(向qian看款)2021 年还用了「微笑」和「苦涩」做了另外两款黄脸 T 恤,从中不仅能获得一件周边产品,也是希望通过黄脸周边能引起大家共鸣,共勉!微信黄脸T恤(微笑款)总结以上仅个人在制作周边产品时的一些方法与想法,浅谈如何构思制作周边产品,关于不同周边产品的制作,还是有很多学问的,也欢迎大家讨论交流,或是告诉我们还想看到微信哪些周边?(除此之外还有一类是可以进行单件定制的,就是日常大家常说的 DIY 定制,如果没有要量产售卖的话,在已经成型的一些产品上印制自己的图案生产,一定意义上也是可以成为自己的周边产品的哦,赶紧动手起来吧。)自己画的插画、IP 形象、个人品牌如果能从线上变成线下,生活中得多多少乐趣!生活中不缺周边产品,缺的是你开始动手的心!如何从0到1做出一款潮玩?来看腾讯高手的实战案例!小方鹅 Cubie 是企鹅电竞官方的 IP 形象,一个拥有有趣灵魂的的游戏机方盒子。阅读文章 >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腾讯设计族」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make-peripheral-product
团队 自己的 优先级 来自 Caitlin Brisson@Medium 的“How to Expand Your Strategic Impact as a Designer”,关于设计师如何打开格局提升战略影响力的若干行动建议。一如既往,个人学习之用,独享翻译之过程而共享其结果,全部内容仅代表原文作者 Caitlin Brisson 之观点。图片来自 Hassan Pasha on Unsplash我是一名设计师,不过去年有将近八个月的时间里,我同时还担任着增长团队的产品经理一职。这期间的工作非常辛苦,不过也让我了解了如何在产品管理与设计工作之间寻求平衡。如今我已回归到设计岗位,在此也愿将自己在担任产品经理期间的一些所得所感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更多设计师了解如何提升自己在战略层面的影响力。或许你会觉得这些与你无关,因为未必存在转岗需求。确实,在设计师职业生涯的头几年,大家更多是聚焦于设计能力的提升。但长期道路不止于此。到了某个阶段,你需要去探索如何提升自己在产品、业务和团队方面的影响力,如何花更多时间去思考问题,而不仅是徘徊于像素之间。以目标优先级作为行动准则图片来自 Estée Janssens on Unsplash我在任职产品经理的日子里,同时仍要担负一部分设计师的职责,因此实际工作非常多样,包括向利益相关人进行汇报、产品路线规划、设计展望、设计执行等等。如何在这些工作当中寻求平衡,这对我来说是个重要的挑战。作为一名曾经的教师,我很喜欢 SMART 目标管理方法(Specific,具体而明确;Measurable,可衡量;Achievable,可实现;Relevant,有相关性;Time-bound,有时限),通常会以季度和年为周期进行追踪。我的目标包含很多方面,涉及业务影响力,个人职业愿景,以及与设计相关的有意思的主题(例如全人群访问、设计文化等等)。为了实现平衡的状态,我借鉴产品经理的思维模式,对所有的目标进行优先级排序,进而确定所需投入的时间。这一方式让我可以有策略性地关注自己的职能发展及个人成长。我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应该何时说不,何时赋权,进而在工作中找到平衡点,让自己的精力得以聚焦于最重要的事务上。具体建议:每周、每季度都要设定目标。始终依据目标优先级来分配时间。在大目标的框架下,对新增项目或需求的优先级进行权衡。这使你可以站在业务层面说不——以温和的、友好的、积极的方式。一路上通常还要做更多舍弃的抉择,特别是在必须调整工作负荷的时候。要预先判断哪些可以妥协,哪些会造成严重影响。无论你准备聚焦于怎样的职业发展路径,随着不断进阶,需要处理的事情总会层出不穷。你必须对优先级有所决策,因为只有你能帮助自己实现聚焦。随着职能范围的扩大及影响力的提升,你将越发需要以优先级决策作为行动准则来提升工作效益。以正确的基调应对改变图片来自 Nick Fewings on Unsplash去年秋天,我们刚刚完成产品增长的路线图规划,即将开展相关工作,却发现 app 当中一个关键功能出现了问题,因此全员调动进行处理。一周之后,我们的整个路线图都发生了变化,参与解决问题的人员数量扩张了一倍,同时还在处理后续出现的新问题。每个人都压力倍增。虽然大家都在询问接下来的方向,但团队当时真正需要的未必是具体答案,而是镇定、安心、正向的环境氛围,从而使团队重新凝聚。我也有参与创造这样环境的责任。展现人性化,了解他人在改变曲线(Kubler-Ross change Curve)当中所处的位置,保持和善、耐心、同在,保持交流,并为他人提出的问题或顾虑提供充分的讨论空间。展现坦诚,但也要注意表达方式。当来自外部的意见和反馈没有实际帮助时,要尽可能维护自己的团队。你不必知道所有答案,不必假装知道方向,但要能把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探索。作为设计师,我们经常需要跨部门开展工作。这使我们都能有机会在团队文化的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价值。尽自己的一点所能,让团队在应对挑战时能更好地凝聚,这将有利于提升你的影响力和领导力。以数据作为探索与评估的工具图片来自 Isaac Smith on Unsplash作为设计师,我曾经非常依赖于我的跨职能合作伙伴来帮我回答定量问题。随着我开始承担产品经理的职责,大家也开始向我询问转化率方面的问题,另外我还需要向利益相关人分享每周的数据趋势。因此我快速补习了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并研究了我们自己的数据模型。这让我能够开始独立解决数据方面的问题,跑一些常规追踪,更深入和量化地探索用户的行为模式。我开始有针对性的在设计当中添加统计事件,并手动制作一些可视化的数据报告;这个方式在团队内逐渐铺开,并成为了改善跨职能沟通合作的有效工具。所以我会建议大家更好地拥抱数据:花些时间了解你产品所在领域的数据分析特点,以及支持这些特点的典型分析工具。通过数据辅助分析用户旅程,抓到最需要投入资源改善体验的点。设计交付当中要包含相关的统计事件说明,便于其他团队的同事评估和实现。影响产品设计决策的一个关键能力就是“讲故事”。将量化数据充分融入设计流程,结合定性分析,你便能有理有据地讲出一个具有战略影响力的好故事。让长期路线成为团队共识图片来自 Vista Wei on Unsplash长期愿景非常重要,但也很容易在创造出来之后被大家遗忘。任职产品经理期间,我过于聚焦在设计开发流程当中,而没有很充分地将长期路线作为与利益相关人进行沟通的工具。当我们的团队准备进入到项目的第二个阶段时,一些利益相关人开始对我们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感到困惑。这让我意识到我们不能将自己封闭在日常的工作流程当中,否则团队将逐渐失去对长期愿景的感知和共鸣。花些时间从细节工作中跳出来,退身展望更大的图景。让自己所在的一线团队始终与长期目标保持对齐,并切实以长期目标作为制定决策和权衡优先级的标尺。将长期路线规划作为工具与合作伙伴及利益相关人进行沟通,全团队形成共识,保持参与。设计愿景,设计原则,流程共识——这些都是身为设计师可以去创造的协作与沟通工具,能够有效地帮助团队从战略层面制定决策,保持协同。考虑清楚它们的具体使用方式及沟通对象,让它们切实派上用场。结语全职从事设计工作令我感到兴奋,但我仍然对担任增长团队产品经理的经历心存感激,因为我所学到的东西能使我在产品设计师的职业发展上取得更大的进步。我也希望我所分享的这些经验同样能给各位带来参考。如何辨别自己是有影响力的设计团队,而非作图机器?译者简介:贺雪,从软件工程到交互设计,永远感觉世界真奇妙的小设计一枚。阅读文章 >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Beforweb」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designers-increase-influence
相片 素材 图库 Rgbstock 是一个 100% 免费图库,收录超过 100,000 张相片素材让使用者免费下载!就如同一般在线图库网站,将各种相片主题依照类型分门别类,用户可利用分类页面浏览或是输入关键词搜寻,当然也会有大家熟悉的最新图片、热门图片或随机显示图片等功能,操作上很简单,找到要使用的相片,下载后就能将档案保存、运用在其他想使用的地方。不过 Rgbstock 限制使用者需要先注册帐户才能下载图片,但是注册完全免费,或是使用 Facebook、Google 账户直接登入,虽然 Rgbstock 分类很多,也能透过搜寻或标签功能来查找相片,但我实际使用的心得是图片质量较参差不齐,也没有一些大型图库来得这么精致(要找找素材还行),而且图片方面并没有提供使用者多种尺寸或格式,必要的话还是要自行编辑。依照授权说明,Rgbstock 相片可使用于数字用途像是网站、也能用于个人的计算机、手机桌面做为背景,使用在杂志、报纸、书籍、小册子、传单、教科书等印刷材料用于说明目的,但禁止作为销售或重新分发的主要内容。Rgbstock网站链接:https://www.rgbstock.com/使用教学开启 Rgbstock 图库后从首页搜寻字段输入要查找的相片关键词。或是前往分类页面,依照相片主题以大分类、小分类进行排序,网站上方选单也能显示最新相片、热门相片和随机显示。在没有登入 Rgbstock 账号前,相片页面不会有下载按钮,需要先注册账号进行下载。注册完全免费而且非常简单,注册、回到 Email 收取验证信,点选信中的确认链接即可启用账号。分类页面预设使用下载次数进行排序,也能切换为新增日期,不过 Rgbstock 没有太多筛选功能,基本上很难将范围缩小、快速找到合适的相片素材,浏览时会显示来自 Shutterstock 付费图库相片,也是赞助商提供的内容,若不想付费购买图片记得只要锁定 Rgbstock 免费相片就好。进入相片页面后点选「Download」就能将原始图片下载使用,如果没看到下载链接,可能是你还没有注册登入 Rgbstock 账号,需要先登入才能下载图片。从相片信息页面中还能看到相片被检视的次数、下载次数,右侧会有相片分辨率、新增日期、拍摄使用的相机等参数,用户也能透过关键词来找出更多类似的相片素材。值得一试的三个理由:1. Rgbstock 是一个 100% 免费图库,超过 10 万张相片素材免费下载2. 透过搜寻或标签来查找相片,也有提供大小分类功能3. 可使用于数字用途,但是禁止销售或重新分发免费可商用!图标、插画和图库应有尽有的素材站「Reshot」本文要推荐的「Reshot」是一个整合、收录三大类型素材免费图库,网站提供超过 40000 个 SVG 免费图标、超过 1500 个插图素材和超过 25000 张相片,这个网站最大特色是素材都能实时下载并适用于商业用途,无需付费,使用时也不用标记出处来源。阅读文章 > 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rgbstock
产品 经理 需求 相信很多同学在上一篇有留意到,体验设计中包含了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增加和修改产品功能的目标,既然都从用户分析到产品原型输出,界面输出一条龙全套完成了,那还要产品经理做什么?上篇回顾:基础全扫盲!用大白话帮你掌握用户体验设计(一)今天再来继续一个比较现实的话题 —— 用户体验是什么?阅读文章 > 在这一篇内容中,我们就来解析这个大家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和疑惑,体验设计师和产品经理的关系。产品经理 PM(Product Manager),是负责规划产品功能和推进它们落地实现的管理岗位。在互联网团队中,产品经理通常就是这个团队的大脑,他们提供想法,而其它岗位负责实施。产品经理也是一个解释起来比较麻烦的职业,职能既广泛又抽象,这一点和体验设计师非常相似。我一般将它的职能划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需求分析,就是决定项目下一个版本要开发哪些产品功能的分析阶段。这是产品经理工作中最重要,也最困难的一环。无论做出什么决策,都意味着后续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来实现对应功能。所以为了给出有效的需求,产品需要在这个阶段做大量的分析工作,不仅要分析市场行业,也要考虑用户体验,技术指标,预算成本,甚至还需要综合团队内部的建议。这一点我们会在后面做进一步的解释。第二,需求输出,则是在确定版本要做什么功能以后,将所有功能的明细、逻辑、要点进行系统地输出,包括需求文档、产品原型、需求会议等。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一定会通过合理的方法来记录和分发版本的需求内容,确保需求信息可以查看和追溯,在团队内部流通无阻。虽然需求分析是一个产品经理的灵魂,但需求输出就是它的骨架,是这个岗位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表现之一。我们可以通过查看产品经理输出的文档、原型或 PPT,来评价一个产品的基本功如何。如果在真实项目中,产品经理输出需求只有 “口述”,那无疑是一个不称职且不合格的 PM,这会为设计师的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第三,项目管理,进入项目开发阶段后,分配并推进各岗位按目标展开工作的过程。虽然这看起来像项目经理的工作,但是一般互联网团队是不配备项目经理的,由产品经理负责。项目管理是产品经理综合能力的直接反映,不仅要具备团队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情商,还需要对涉及到的岗位、职业、行业有深入的了解,只有掌控全局,才能有效的分配任务和预估时间。以上就是对产品经理基本工作的简单描述,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不管是广度还是深度,确实是高于体验设计的。业内一直流传一句话,产品经理是距离 CEO 最近的一个岗位,就是因为他不仅要做重大的商业决策,还要应对琐碎的项目管理。这种工作经历为更宏观的企业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开端。体验设计师和产品经理的主要职能重复,集中在需求的分析上。体验设计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做产品分析、用户研究,然后再给出需求分析结果。既然体验设计师都在做需求了,那产品经理不就可以开始摸鱼,管管项目进度就可以了吗?这里最大的误区来源,就是 ——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设计,并不是产品功能设计的唯一指标。这句话建议大家默写十遍,从今以后不要再对产品设计的认知仅仅局限在用户体验中。前面说过,产品经理在分析需求的过程,除了用户体验外,还要考虑市场行情、政策指示、技术门槛、投入预算和时间成本。有大量的需求,并不是以用户为中心提出的。比如我以前从事的海淘行业,购物结算模块三天两头有新需求大改,并不是用户觉得不好用,而是海关进口关税政策朝令夕改,针对买家购买保税仓商品的记税、报税模式三天两头调整。这就导致产品必须先分析解读清楚政策条例和相关法规,再变更购物流程,调整页面显示字段和计算规则。详细过程就不阐述了,每次政策的调整都需要投入海量的精力做分析,而这些变动和用户怎么想没有关系,他们必须接受。当然,包括微博、知乎等平台上,用户评论会带上所在地 IP,你们觉得这是用户想要的功能吗?还有,商业战略层的考量也是影响产品功能设计的重要因素。比如早前的支付宝强推熟人社交,企图和微信竞争用户黏性。微信强推视频号,希望从抖音手里抢回用户注意力。还有咸鱼上线社区、饿了么上线视频直播、哈罗单车上线本地生活模块……这些看起来很 “荒诞” 的功能,显然不可能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维度延展出来的,而是商业战略上的部署和尝试,用户依旧只能被动接受。除此以外,在 C 端类型的产品中,还有一部分功能的设计是完全根据产品经理的 “灵感” 推动的,比如微信的在看、拍一拍,蚂蚁森林偷能量,淘宝二楼等。前面讲那么多,就是为了说明一款成熟的产品,需求来源是多种多样的。无论用户体验有多重要,它也只是产品设计中的其中一个环节。当体验设计师承担体验部分的需求分析和制定时,不代表产品就没有事情做,正常情况下他还有一堆和体验不相关的事情需要分析和处理。或者,产品经理给出和用户无关的需求以后,体验设计师就要辅助产品经理进行 “需求善后”。通过产品分析和用户研究,尽可能以符合用户体验的目标对它们进行完善,即使用户可能并不关心它们。体验设计师的工作是具有辅助性质的,一方面在产品经理已有的需求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符合用户体验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在产品经理给出需求后,通过体验分析来检测和优化这些需求。体验设计师既不能取代产品经理的工作,也不能代替产品经理行使项目管理的职能,所以不要再错误的认为体验设计是把产品工作做了以后让他无事可做。本篇主要梳理体验设计师和产品经理的工作差异,要想解除误区,就必须理解产品经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哪些。因为这不是一篇专门解释产品工作的系列,所以做了大量的简化,之后有机会会专门开一部分干货来分享产品的介绍。下一篇,我会针对体验设计的局限性和误区进行解读,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这个岗位的难点和缺陷在哪里。解除体验设计对新手的神秘感,和帮助大家能真正客观的认识这个职业。近万字长文!从头梳理B端产品经理和体验设计师的工作职责近期,一些项目经理、产品团队长、设计师经常问笔者一个问题:“B 端产品经理和体验设计师的工作职责分别是什么?阅读文章 >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超人的电话亭」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pm-experience-designer
就能 剪辑 音频 Clideo 公司提供免费在线音乐剪辑工具「Audio Cutter Online」,让用户透过浏览器即可对音频格式进行剪裁和编辑,完全不用额外下载任何软件或是应用程序,适用于 Windows 和 Mac 操作系统。这个工具拥有非常友善操作界面,在编辑音乐时可以轻松使用不会遇到任何困难,使用者可利用拖曳方式选择保留或是裁切的音乐时间点,也能直接输入时间(以秒为单位)来标记段落。Audio Cutter Online 不仅支持 MP3 格式,也能使用 OGG、WMA、WAV 和其他常见音乐格式,依照网站说明只需要三个步骤:加入音乐文件、剪辑上传的歌曲,完成后就能下载成果,值得一提的是还能为音频加入淡入、淡出效果,转换为 AAC、AC3、AIFF、APE、CAF、FLAC 和 M4A 格式。Audio Cutter Online网站链接:https://clideo.com/cut-audio使用教学开启 MP3 Cutter Online 网站后点选「Choose file」找到要编辑的音频文件,也能够从 Google Drive、Dropbox 云端硬盘直接汇入文件,完成后再将文件直接存回云端硬盘。拖曳黄色框框左右两侧来调整要截取、保留的段落。右上角可切换:Extract Selected 和 delete Selected,预设为前者,如果选择后者则删除选择的范围,保留没有被选定的音乐段落(两个算是相反的选项),选择此选项会将前后保留的段落合并。右侧可设定要裁切的音乐时间(以秒数为单位),要求更精准的剪切直接输入时间会更快速,右下角有淡入、淡出的功能选项,需要的话勾选就能自动套用效果。左下角会标示最终音乐长度,可以从「Format」选择输出格式,包括 AAC、AC3、AIFF、APE、CAF、FLAC 和 M4A,设定完成点选「Export」就能将音乐剪辑裁切、导出为特定的音频格式。MP3 Cutter Online 会有一个剪辑后的音频页面,用户可直接在网页播放预览,没问题的话点选右侧的下载按钮就能取得文件,或是直接保存到 Google Drive、Dropbox 云端硬盘。值得一试的三个理由:1. Audio Cutter Online 让用户透过浏览器对音乐进行剪裁和编辑2. 以拖曳方式选择保留或是裁切的音频时间点,直接输入时间标记段落3. 支持输出为 AAC、AC3、AIFF、APE、CAF、FLAC 和 M4A 格式在线就能剪辑音频!这个免费网站太酷了!本文要介绍的「AudioMass」是一个免费、开放源码的线上音频编辑器,在浏览器中就能编修音乐,可从本机电脑上传、以网址汇入音频或是直接录音,编辑器会呈现像是一般音频编辑软件的波形图,利用鼠标就能进行修剪、裁切、剪贴或是加入更多效果,例如分段压缩、均衡器(Equalizer)、效果器、延阅读文章 > 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mp3-cutter-online
容器 鼠标 组件 大概是出于对 Material 3 和 Matias Duarte 的热爱,我昨晚还是熬夜将 Google I/O 大会的 Keynote 跟了一遍,没有等来谷歌的设计高级副总裁,倒是看到了不少有趣的内容。值得关注的硬件AI 系统 LaMDA 2 越发强大了,不过真正让我感到亲切的,是用 PaLM 来命名一个人工智能语言路径模型,这可以说是非常的有情怀了。Pixel 7 系列的硬件直指 iPhone ,工业设计也越发的惊艳和高级了,而新的 Pixel Buds Pro 不仅带有降噪功能,而且续航也超过了有待更新的 AirPods Pro :最令我想拥有的,还是带有圆形表盘的 Pixel Watch,从直觉上来说,它比 Apple Watch 的圆角矩形的外轮廓更加讨人喜欢,屏幕和表盘整体几乎融为一体的设计也颇为自然,知识 Wear OS 的实际表现还有待观望。而结尾演示的 AR 眼镜,则直接 Call back 了 演示开头的自然语言识别模型,呼应得恰到好处,只是用来演示的眼镜看起来仅仅只是普通的眼镜,不过从使用场景到演示效果,都非常合理和自然。相比于VR,AR 更加值得期待,我在 2016 年的文章《AR 可能是距离我们更近的未来》中就表达过这一点,而 Google 的探索方向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不过整场发布会,最令我意外的东西,是全新的安卓平板,Pixel Tablet。疫情之下的产物和国内的产品策略不同,Google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以内,借助兼容了 Android 应用的 ChromeOS 的笔记本和平板类产品,直接拿下了中低端电脑市场和大量的教育硬件的订单。桌面级的浏览器和 Google 强大的云服务,搭配 Android 的软件生态,Chromebook 和 ChromeTablet 在教育市场上所向披靡,很多对电脑要求并不高的用户,在选择入门级电脑的时候,各色 Chromebook 的性价比简直是炸裂,如果你感兴趣,你甚至可以在「海鲜市场」上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买到各种 Chromebook 来尝鲜。Pixel Tablet作为平台的搭建者,Google 本身也一直是产品和服务的风向标。Google 自身的 Chromebook 系列的产品线年年更新,从最早的 Chromebook Pixel 2013 开始,一路到最新的 Pixelbook Go 和 PixelSlate,肉眼可见地可以看到 Google 对于 ChromeOS 生态的维护与推崇。Pixel SlatePixelbook Go而大屏 Android 设备,最后一次更新还是 2018 年所发布的 Pixel C,最有意思的是,这个有着独特磁吸式键盘的 Android 平板,其实是 Pixel 的硬件团队来完成的。Pixel C 之后,Google 团队开始放任厂商在平板领域野蛮生长,自由探索,直到……2020 年新冠疫情开始肆掠全球。远程工作和线上课程让平板电脑的需求前所未有的旺盛。国内一线手机厂商也在充分吸取了 iPad Pro 等热销排头产品的工业设计之后,纷纷更新或者推出了自家的平板产品线,用上次旗舰级别的芯片(骁龙870 准确来说),键盘触控板手写笔一次到位全给配上:小米平板 5 系列Oppo Pad Vivo Pad时隔 5 年, Google 决定在 2023 年再度推出 Andorid 系统的 Pixel Tablet 这一「官方指导产品」,毫无疑问是下定决心,收拢残兵,重新出发了。Pixel TabletAndroid 大屏设计我之所以如此之在意 Pixel Tablet 的发布,原因就在于,这是一个关键性的信号,那就是咱们可能要开始关注 Android 平台的大屏设计了。原因其实很简单。全新的 Material You 或者说 Material Design 3 的设计规范比起上一代更加完善,在机器学习和完善的工具的基础上,对于不同尺寸的屏幕和分辨率有了更好的支持,此是其一。Google 官方在去年发布新的设计规范和 Android 12 之后,还公布了单独针对大屏设备的 Android 12L 系统,并且提供模拟器和可供特定设备安装的系统更新,此是其二。折叠屏设备的出现,直接成为了普通智能手机(5-6英寸)和平板类设备(8-11 英寸)之间的桥梁。折叠屏手机交互不仅涉及到 APP 在常规手机尺寸和类 Pad 大尺寸屏幕上的呈现效果,而且还牵涉到不同尺寸屏幕切换以及交互状态改变等因素。在越来越多的折叠屏手机上市之后,这类需求会反向推进传统小屏 APP 做好大屏适配,此是其三。在 Android 折叠屏交互规范出来之前,微软早早地发布了 Surface Duo 的硬件,而且在 Fluent Design 的官方设计指南中,直接加入了双屏设计的规范,具体可以参看我的文章:重磅!柔性屏和双屏来啦,设计师必学跨屏设计规范我们总在期待 Next Big Thing,企盼下一次数字革命。阅读文章 > 5000 字重磅干货!设计师必备跨屏设计规范(交互篇)在上一篇文章《重磅!阅读文章 > 如果微软这个翻车前科过多的企业让你觉得不够有信心,那么来看看 2019 年苹果申请的折叠屏专利吧:iPadOS 和 macOS 在大屏界面上的协调统一,又何尝不是为 Android 的大屏设计提供一个良好的参考呢?微软和苹果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对于 Android 大屏界面设计的参考,我认为是第四个影响因素。而 Google 下定决心,放下 ChromeOS 系统的 Pixel Slate 改用 Android 系统的 Pixel Tablet 更像是官方深思熟虑后认定时机成熟。大屏设计要点去年 Google I/O 大会上发布的 Material You 算是第三代 Material Design,现在官方也会称其为 Material Design 3,或者 M3,依然是由著名的设计师 Matias 所主导,在 Google 的整个设计团队协同之下完成落地。最初的 Android 12 本身仅仅只是应用了一部分 M3 的设计功能要要素,比如说其中特别智能的「动态配色」,酸梅干超人的这篇文章当中有相对详细的介绍:零基础 UI 入门六:最新安卓规范入门解析安卓是由谷歌公司开源的,除 iOS 外的另一大手机系统,也是我们要学习规范的对象之一。阅读文章 > 而面向大屏的 Android 12 L 的发布之后,M3 的设计规范中,可访问性设计这一章节当中,也相应地添加了「大屏幕设计」的相关规范。关于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我将会梳理出相对重要的部分,更细致的内容可以前往 M3 的官网查看:https://m3.material.io/foundations/adaptive-design/large-screens/overview1、概述整套设计需要考虑到横屏和竖屏两种不同的方向,基于响应式设计的精神,采用多列布局,借助网格系统,让内容和元素可以在不同尺寸的设备上显示,并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需求1.1、响应式网格布局1-边距; 2-分栏;3-列间距随着界面尺寸和宽度的变化,网格的数量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1.2、断点和响应式设计一样,断点定义了适合当前页面的 APP 的响应式布局。考虑到 Material Design 在总体视觉上的平衡,绝大多数的元素都尽量和 8dp 网格对齐,较小的元素,比如图标,则和 4dp 网格对齐。2、布局APP 基础布局是交互体验的基础,布局中可以承载较小的元素区域,比如卡片。1-导航栏;2-应用栏;3-内容主体;2.1、导航区域导航栏在展开状态下通常使用 256dp 的统一宽度,折叠状态下为 72dp 。使用竖屏状态下,宽度不足的时候,导航栏可以适当缩窄适配。1-抽屉式可折叠侧边栏;2-主体内容区域2.2、容器将具备关联性的元素打包呈现的方式为容器,容器氛围显式和隐式两种,但是不管哪种容器组件,都记得使用响应式尺寸,确保不同缩放状况下可读。1-隐式容器;2-显式容器隐式容器只是边缘不可见,实际设计和开发的时候都要赋予边界参数的。卡片是最常见的显式容器,通常使用显式容器是为了强化其内元素之间的关联。上面是一个错误的演示。不要在未对整体布局进行调整的前提下,简单地将包含文本的容器进行简单的拉伸。容器需要借助缩放来适应不同的屏幕尺寸。容器之间会出现嵌套的情况。在上方的案例当中,1 为卡片容器,2为列表容器,在内容主体作为父容器的情况下,内部的子容器需要使用统一的左对齐、右对齐或者左右两边对齐,而侧边导航栏中的子容器则可能是固定位置。3、组件组件需要随着屏幕尺寸和方向的变化,在填充方式、大小、对齐等方式上进行适当的变化。左-折叠纵向视图;右-展开的横向视图在缩放组件和布局容器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它们在不同屏幕上的缩放变化。比如底部导航栏变为侧边导航,原本移动端设备上的卡片容器,在大屏幕上变得更趋近于方形,从而更好呈现图片内容等等,按钮内的图标和文本可以锚定居中,横向放大的时候,也可以维持在对的位置上。3.1、直接呈现最直接的方式,始终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将原本移动端 APP 上的控件进行缩放,以适配大屏幕来使用。不过还有更好的方式。3.2、组件交换在不同屏幕尺寸下,不同类型的组件,有着类似的功能。比如之前提到过的移动端 APP 底部的 Tab 导航控件和平板上的侧边栏组件,就是可供互换的功能类似组件。而这种策略,使得 APP 大屏化之后,控件的大范围替换成为可能。又比如,移动端的列表式表单可以和大屏幕上所用的弹出对话框进行互换。两者在功能上几乎完全一样,而且在不同屏幕尺寸之下,显得足够「本地化」。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可互换的组件对比列表:3.3、响应模式除了上述的缩放和组件交换的方式,还可以使用重新定位组件位置、呈现隐藏组件的方式来实现 UI 的大屏化。在涉及到较大断点和大范围额外空间的时候,可以将原本隐藏的组件直接呈现在大屏幕上。比如在移动端上通常折叠起来的菜单,在大屏幕上直接以侧边栏的形式显示出来。而在移动端上原本简单纵向排列的组件或者容器,可以在大屏幕上重新排版布局,这样更加贴合大屏的使用场景。4、设备在大屏的 Android 设备上可能会涉及到触摸板、鼠标、外置键盘、触摸手势 等多种交互模式。不同的硬件接入 Android 平板所涉及的不同交互能够很大程度提升界面的可访问性。外部输入设备通常是鼠标、触控板和键盘三种,它们所涉及的主要交互要素如下:外部输入设备的常规交互,和交互之下的通常大家所预期的行为:下面针对这些常见的交互进行详细梳理。4.1、鼠标和光标的交互当鼠标或者触控板连接 Android 大屏设备的时候,光标都应该出现在屏幕上。在没有专门针对鼠标进行优化的 Android 设备上,鼠标单击理应和触摸点击的反馈相同。当触发鼠标和触控板的次级按键(右键)的时候,会触发上下文菜单,也就是常说的右键菜单。当光标悬停在可交互的组件上的时候,这些组件应当呈现并告知用户它们是可交互的。当光标悬停于链接和图片上的时候,光标变为手型,用来强调光标下控件的可点击属性。光标悬停于文本内容之上的时候,呈现出 I 型,强调文本内容可以选中。用 I 型光标来强调选中文本的边界。当光标在不可被选中的文本上时,不应该显示为 I 型,以上为错误演示。在使用鼠标、触控板、触控笔选中文本之后,使用单一颜色突出被选中的文本,并且不要在选中区域周围显示触摸交互的控件。如果用户直接用手触摸选中文本,则需要显示触摸控件,即使 Android 设备连接了外部设备,也需要显示。在选中文本上点击右键菜单,能够呼出上下文菜单,即使是在带触摸屏的设备上,也需要如此。4.2、鼠标滚轮和触控板手势鼠标滚轮、触控板手势让大屏交互有更多可能性。当光标位于列表上时,滚轮和触控板两指滑动手势支持上下垂直滚动,注意,只有光标所在的那个列表。在触摸屏上,向上滑动,页面向下滚动。使用鼠标时候,可以通过点击拖动来选择文本和图像。使用鼠标的用户,可以通过鼠标滚动来让横向滚动的组件移动。同理,使用触控板的用户,应该可以通过双指横向滑动来滚动横向滚动的组件。4.3、键盘交互即使 Android 平板连接外置键盘的时候,设备的虚拟键盘都应该是可以被调用的。连接外置键盘之后,虚拟键盘会自动隐藏到一角。移除外置键盘之后,虚拟键盘会自动呼出。用户可以通过物理键盘的回车键(Enter),来发送信息,确认操作。用户可以通过空格(Space)来暂停和播放多媒体内容。写在最后Pixel Tablet 的出现更像是新的转折点,Android 大屏 UI 设计的需求在接下来会随着市场变化越来越多,大家又有新的事儿干了。另外,关于折叠屏设计的规范,可以参考龙爪槐的守望者所翻译的下面的几篇:Material Design 折叠屏设计指南(1):概述折叠屏使用柔性屏幕可以折叠或展开,根据你的需要无缝扩展可用的屏幕空间。阅读文章 > 如何设计折叠屏?来看这份设计指南!最近做了HUAWEI Mate Xs手机折叠屏的相关设计,借此机会「趁热打铁」分享一手界面操作体验、适配技巧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各位设计师同学有所帮助和参考。阅读文章 > Material Design 折叠屏设计指南:完结篇本文为 Material Design 折叠屏设计指南中文版译文第三篇,超多干货建议收藏。阅读文章 > 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android-pixel-tablet-design
用户 惊喜 贺卡 前言送礼作为一种增进情感的传统表达方式,送什么样的礼物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日益线上化,线上送礼的需求也逐渐增长,相比与线下送礼,线上方式缺少了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那么如何让远方的 TA 更多的感受到你的用心和诚意,让你送的礼物更有仪式感,也成为了本次「惊喜送达」设计项目中重点思考的主题。如何让用户感到惊喜?在生活中,人们通过互赠礼物增进感情。在精心挑选礼物的同时,用心准备贺卡,写满祝福的话语,并选用考究的包装,提前布置好环境,选择一个重要日子送给对方。看到对方惊喜开心的表情,我们也会同样愉悦。根据期望效应,积极事件的不确定性比确定性会增加人们更持久的愉悦体验,对未来的联想往往会引发进一步情绪感受变化。在邮寄场景中,当用户选择“惊喜送达”服务时,可自定义添加动态电子贺卡,并且可以在贺卡上写上要说的话。“不确定性”因素中增加动态电子贺卡和内容,让用户获得超预期的情感愉悦体验。同时在用户查看运单时,就会播放带着对方祝福的动态电子贺卡。整个用户旅程中形成体验闭环,强化仪式感让送礼加分,进一步引发用户联想。优化目标因此,我们将通过设计惊喜送达动态贺卡来丰富用户参与感和仪式感,营造出礼物寄递过程中的惊喜感,进而提升用户对顺丰品牌温度的感知。接下来,我们通过「触点」「仪式感」两个方面的设计进行具体说明。设计策略1. 触点设计「惊喜送达入口」—— 吸引用户注意力“惊喜送达”功能在设计之初不是所有的托寄物品类型都支持,而是系统判定属于礼品的物品才会对用户展示。对于接触过或使用过该功能的用户操作习惯已经养成,所以新增动态电子贺卡要保留原有操作习惯的基础上突出功能亮点来吸引用户注意。在功能设计上采用上下结构,突出“惊喜送达”功能,保留滑动开关操作方式并增加行动号召 “限时免费” 引导用户开启;而添加个性贺卡功能置于下方,用户点击即可前往选择贺卡,选择完贺卡右侧会生产预览图。上下结构方便用户操作和信息阅读,用户选不选择贺卡都不影响“惊喜送达”功能的选择。「选择个性化贺卡」—— 让用户参与定制在设计个性化贺卡功能时,我们想打造出全新的视觉感官体验,采用了动画电子贺卡的形式,通过左右滑动就能快速预览不同动态主题贺卡。同时可以让用户对贺卡的文案进行自定义编辑,让心意传达的方式与众不同。(由于自定义编辑功能尚未对外开放,请小伙伴们敬请期待哦~)如果上述场景触点都是为寄件用户考虑的,那么查看电子贺卡最重要的就是触达到收件用户,并且可以让收件用户与寄件用户产生互动反馈。「查看电子贺卡」—— 体验闭环延长愉悦“惊喜送达”支持用户选择指定派送时间,当运单进入派送状态时,收件人会收到派送短信或微信消息提醒,用户通过消息进入运单信息。这时候我们在用户打开时播放对方为其定制的动态电子贺卡,配合美丽的图形、趣味性动画,还有一句 TA 对你说的话。用户可以选择将贺卡保存本地,也可以分享至微信好友或朋友圈,延长用户愉悦情绪。考虑到寄、收件人都会有查看运单的场景,对于动画展示我们提供了“下次不再展示”的选项,当用户勾选后,进入运单详情则不再展示,可以通过点击贺卡图标进行查看。2. 仪式感设计《小王子》书中有提到,“仪式感能让某一天与其他的日子不同,让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它能让平静的生活泛起涟漪。根据“惊喜送达”功能的定位,主要目标用户为年轻客群,他们注重体验,喜欢生活中的仪式感,想要营造浪漫和惊喜。基于该部分的用户特点,以及过往数据表现,我们从节日、纪念日、表达态度三个维度进行创意主题动画延展设计。「设计探索」围绕三个维度提炼关键词,筛选出符合使用场景的主题,并对主题进行关键词联想,从而设定创意思路,创建情绪画板,并进行主题创意绘制。节日氛围设计 —— 情人节通过使用年轻人熟悉的弹幕形式展示各国语言的“我爱你”,增加趣味性,并契合表达浪漫基调的主题。主视觉使用玫瑰花束,突出情人节的氛围,色调选择蓝粉色调,营造梦幻感,贴合年轻用户群体的审美喜好。庆祝日氛围设计——生日快乐视觉构图以生日蛋糕为主体,搭配四周的礼盒元素,表现生日贺卡的主题。背景紫色与蛋糕的黄色,利用对比色更加突出主体蛋糕,紧扣生日主题。在动画设计上,使用全屏幕气球飞起的循环动画形式,烘托生日的热闹气氛,增加活力与趣味性。感谢主题氛围设计——感谢有你主视觉以一双手捧起爱心的构图方式,使用手绘风格,搭配手写风格的字体,给人一种见信如见面的亲切感。光影变化使视觉更集中,整体温馨的暖色调,注重主题性、氛围感,与用户产生情感共鸣,传递正能量。其他主题截止目前,“惊喜送达”动态贺卡共上线了 7 个主题,包含了 “新年快乐”、“辛苦了”、“谢谢你” 等众多主题供用户选择。上线效果新功能上线以来,“惊喜送达”功能点击率提升 505%,其中点击率排名前三的是「生日快乐」、「感恩有你」、「辛苦了」贺卡。「生日快乐」贺卡点击率是 29.7%,最受用户喜爱;其次,「辛苦了」和「感恩有你」贺卡的点击率分别是 19%和 12.8% ,用户也较为喜爱。写在最后在「惊喜送达」功能的设计中,我们从线上寄件场景的送礼诉求入手,分析了用户旅程中的关键触点,以动态贺卡的设计形式,将用户的心意与祝福传递给远方的亲友,让寄件行为变得更有仪式感和惊喜感。设计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让使功能流程变得简洁高效,还可以让产品体验变得更加愉悦;让用户在体验产品、享受服务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惊喜与感动。用超多案例,帮你掌握产品设计中惊喜感的塑造方法问题:设计师怎么样才能在产品中为用户塑造「惊喜感」呢?阅读文章 > 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dynamic-greeting-card-design
超市 用户 系统 零售服务创新是经济改革与创新转型的重中之重,特别是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终端,来重构消费场景、优化市场供给、提升流通效率,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来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的变革。而新零售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大数据为导向,将线上、线下和物流供应链结合的新型零售模式。新零售超市作为与用户互动的体验场景,服务创新并未随着技术环境的创新而改变,线上线下以及物流体验还不够完善。在此背景下,超市购物服务系统设计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切入课题。相关学者认为应该将新信息技术、服务设计理念与超市相连接,并分析了在新的背景下,国内超市设施及服务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了当代新信息技术、服务设计理念及用户体验带来的新机遇,提出了在当代超市服务系统创新中服务流程的系统构建、设施服务与新信息技术的整合、基于新用户价值创造的服务模式。也有相关学者认为可以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升级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模式,从而重塑产业结构和生态圈,打造深度融合线上、线下和物流的新型零售模式。服务设计作为一种创新体验设计方法和实践的模式,以用户生活体验为中心,通过有效地计划、组织服务中所涉及的人、物、场等相关因素,创造服务价值,为新零售驱动下超市购物服务创新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新零售驱动下的超市及超市服务现状2016 年 10 月,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云栖大会上提出“新零售”的概念 。根据阿里研究院预测,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到 2020 年将占到全社会零售总额的 20%左右,这意味着有即时性、体验感的线下零售门店将不会被纯电商网络零售所替代。新零售由传统零售发展而来,再次激活传统实体零售,针对传统实体零售的弊病寻找出路,重构人、物、场,以实现消费者生活体验场景化。2017 年被称为新零售元年,部分线下零售企业通过自建电商平台与移动布局零售生态链等手段加快创新转型,积极开拓线上渠道,调整商业结构,创新服务方式,丰富体验业态。伴随着居民消费力、购买力的日益上升,消费主体个性化需求逐渐明显,依托技术升级,国内外零售商纷纷在新零售的风口落地,如国外典型代表亚马逊 Amazon Go,国内典型代表缤果盒子、永辉超级物种、阿里盒马鲜生等。目前超市是我国线下零售业的主要力量,但现有的超市服务流程、细节以及提供的服务还有很多不足,不够完善,与以用户生活体验为中心的服务设计理念还不够契合,与消费者日益提升的购买力和多样化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要通过服务设计思维来协调利益相关者、环境、物品以及整个服务系统的关系,让用户在超市能够拥有更好的服务体验。新零售驱动下的超市购物服务创新设计案例分析新零售首先把所有场景数据通过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化,与原有的数据进行融合打通,使得数据维度极大丰富,360地掌握用户画像。只有对用户拥有充分立体认识后,才能更加了解用户,从而使用户服务持久化。阿里巴巴集团引领的新零售,启动零售全生态布局,打通线上淘宝、天猫、1688 与线下百货、盒马鲜生的数据驱动,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盒马鲜生作为线下进行新零售转型的典范,就是通过对消费场景的打造和与线上的融合使得线下零售得以重构,从而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购买力和多样化的需求,提升服务效率,降低行业成本,创造更多价值。目前,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新零售超市有盒马鲜生、Amazon Go、超级物种,三者具体情况介绍见表 1。Tab.1 Typical cases of some new retail supermarket services表 1:部分新零售超市服务典型案例情况从服务设计视角分析我国超市购物系统服务设计是一个从系统性和过程性入手的全新、完整、跨学科的综合性领域。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帮助提高现有的服务并创造新的服务,令用户觉得该服务更加有用、好用、满意,而且对组织者来说也更加高效。在服务设计流程中,对于依托于服务的商业性活动来说,客户消费的过程即是产品被生产的过程,整个服务流程都需要服务的提供者和接受者共同参与,不同场景的不同设计与方法都会分别使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产生不同感受,从而直接影响服务产品系统性的设计。新零售驱动下的超市目前面临的,不仅是实现按需生产,发展柔性定制,优化消费结构的问题,还是升级消费体验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设计改良的问题,因此在这个响应零售创新转型的新契机下,运用服务设计思维与方法催生新型超市服务模式并形成零售新生态,对于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用户是服务设计的目标,也是服务设计的核心。新零售驱动下的超市用户需求进一步发生了变化,从“买到便宜的”到“买到优质的”,从买“商品”到买“服务”,从满足生活基本需求到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精致化升级,因此研究用户是服务设计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超市用户群体特征、需求分析:1. 目标购物者目标购物者是指具有明确的消费目的的消费者。目标购物者的特征表现为有明确的购物目标,有主见,经验丰富,理智。购物过程平稳,在购物过程中冲动购物行为较少,一般持有购物清单,按计划购物,不易引发冲动消费。他们的目标需求为希望能尽早地进入超市购买所需的商品,同时在购买完毕后能尽早地离开。2. 探索购物者探索购物者是指不仅具有明确的消费目的,而且对新鲜商品或环境具有好奇心的购物者。探索购物者的特征表现为有明确的购物目标,并且喜欢探索发现更多有趣的物品。购物过程中有适当的冲动消费。他们的目标需求为在购物目标完成的同时可以获得更多有趣的商品。3. 悠闲购物者悠闲购物者是指没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消费者。悠闲购物者的特征表现为没有明确购物目标,购物时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在购物过程中常常因为偶发因素而进行消费,如广告、亲朋推荐等。在购物过程中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易引发冲动消费。他们的目标需求为闲逛,“凭着感觉走”,享受通过多方面的消费服务来获得个人满足感。用户旅程地图从超市服务全局出发,明确用户所处的目标群体,创建适合典型用户的消费场景,并对目标用户在不同的消费服务场景中的不同服务接触点的行为、态度和情绪进行分析,了解以用户为中心的需求,解读用户痛点,优化用户情绪感受,定义超市服务系统的优化方向和设计的机会点。超市服务系统用户旅程地图见图 1:图 1 超市服务系统用户旅程地图服务蓝图用户旅程地图以数据可视化的方式表述用户经历的故事,从初次接触,形成契约,再进入到一个长期合作关系,包括分析用户在购物前,购物中以及购物后的各个阶段里做什么、想什么和感受什么。然而偏向于以体验为中心的用户旅程地图,所包含的购物流程细节较少,其更多展示的是关于用户购物体验方面的信息。而服务蓝图则能通过可视化的展示形式,关注服务实施过程中的触点,偏向于以流程为中心。它包括了后台和前台的服务流程以及支撑行为,超市服务系统的服务蓝图见图 2:图 2:超市服务系统服务蓝图基于服务设计思维的新零售超市购物系统设计创新策略新零售超市购物服务系统只有融合多领域的服务系统才能有效地推动市场经济,线上、线下及物流深度融合的新零售驱动下的超市购物服务经济,从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以及社会情境、资源环境,文化因素等的影响,实现新的商业价值。为新零售驱动下的超市购物服务系统的完善与发展,提供新的服务模式思路。1. 以用户为中心的竞争态势个性化服务服务设计的重点在于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体验的总和,关注人与人、人与事物、人与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价值与本质,而这种价值与本质就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需求。由于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场景成为新零售模式的目标,而实体零售的消费服务模式更应集购物、餐饮、娱乐等体验于一体,在一定环境中营造出消费个性化和场景化的氛围。在新零售驱动下的超市购物服务系统中,以消费者运营为核心的全域营销,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打通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嗜好、品牌忠诚度及分享反馈的力度,构建商业闭环。真正实现消费方式逆向牵引生产方式,提升门店消费体验,为场景变现提供强大助力,为竞争态势下的用户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2. 数据技术信息的可视优化新零售是数据驱动的零售形态,数据的挖掘对产品服务信息有着良好的帮助,可以借助大数据时代的技术,提高用户超市购物的服务体验。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新零售驱动下的超市购物中,通过建立大量数据模型筛选用户消费数据信息,来进一步了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如超市在线评价数据的收集应用,可以方便用户在购物社交方面对有效信息进行选择与判断,从而优化用户的购物体验,提升超市的购物服务价值。3. 消费需求的情感化品牌塑造服务设计的目的是更好地为人服务,而情感是人类的主旋律。消费产品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情感与购买行为中起到连接作用,促进用户消费性行为的产生,让消费者在产品购买、消费、服务等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品牌带来的美好体验,从而形成对品牌的信任感,因此产品品牌形象的树立,对于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至关重要。消费者从接触一个品牌开始到最后消费的全过程,包含查找、对比、下单、体验与反馈几个阶段,超市应该在这些关键点全程保持与消费者的零距离接触。通过消费者购物全过程的数据,来及时互动、掌握消费者消费情绪的变化,完善与之对应的产品情感化品牌,优化消费者购物体验。4. 去中心化的消费场景重构新零售的核心是线上线下与物流相结合。伴随着互联网爆发式的发展,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在垂直领域呈现出了娱乐化、虚拟化、专业化以及碎片化的消费趋势,去中心化的消费氛围和资本助推,共同催生了各类创新的新零售模式。重构去中心化的消费场景目的是为了回归零售的本质,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将来自于各种消费场景,而不再是单一的超市门店,门店不再只是逛街的地方,更是让消费者体验到更优质服务的场所,促进消费者由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型。构建无处不在的消费场景,丰富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的渠道,为消费者提供全渠道、全天候、线上与线下无缝衔接的服务场景,促进服务升级。新零售超市服务系统优化设计实践1. 服务系统模型构建为用户带来一定的服务价值是构建服务系统的主张,服务创新则是服务系统的提供方核心竞争力的所在。以服务设计理论和服务视角下的超市系统构建创新设计策略为指导,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提升用户体验,构建新零售驱动下超市服务系统模型。新零售超市服务系统包括:超市、产品供应商、用户、用户的家、工作人员、小程序、大数据云平台和信号服务商等 8 个部分内容。新零售超市服务系统模型见图 3:图 3:新零售超市服务系统构成2. 服务实践方案用户可以通过嗨购(HIGH GO)小程序来提升购物体验,通过语音语义和 GPS(定位导航)指令,来帮助用户生成、分享购物单,提升停车服务、一站式导购、线上专属推荐和拼团等购物体验服务。产品结构图是综合展示产品信息和功能逻辑的图表,简单地说,产品结构图就是产品原型的简化表达。嗨购小程序总体功能分为拍照、发现、语音/文字输入、购物单和我的。嗨购产品结构功能见图 4:图 4:嗨购小程序结构功能图拍照包括 VR、扫码、通用、相册和翻译。用户可以通过拍照功能来识别手写的购物单,通过扫码查看相应商品的价格等信息,也可通过翻译来临时翻译进口的商品信息等,同时,还可通过 VR 功能为儿童带来水果和蔬菜故事的讲解。发现包括专属推荐(为你精选、限时特价、爆款直降和已抢)和正在拼团(新鲜水果、蔬菜豆品、肉蛋水产、乳品烘焙、零售酒水、粮油调味、熟食面点和优质冻货)两个功能。通过用户的消费数据来为用户进行精准的推送,提升用户的体验,降低信息推广的成本,提升信息有效转化率。语音/文字输入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来生成购物清单,也可查询商品信息、超市停车位等,同时还可快速生成导购地图,降低目标购物者的购物时间。购物单包括购物单的生成、编辑、分享以及添加购物车。用户通过购物单的辅助,可以有效地提升购物效率。我的即个人中心,包括钱包、优惠券、收藏、会员、购物车、订单、地址、停车、服务中心和设置。用户可以通过登录来绑定个人信息,如绑定会员卡,从而更加方便快捷地辅助购物行为。HIGH GO 小程序的色彩扮演的角色仅次于其功能,不同色彩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它能够帮助用户查看和理解小程序的内容,了解操作,影响用户的行为,色彩的选择要结合用户的使用场景。超市购物系统属于服务类,要考虑用户的心理需求,颜色相对表现活泼,不能过于太沉闷,要让用户在使用时感到愉悦。最终新零售超市服务实践配色视觉方案见图 5:图 5:新零售超市服务实践方案结语新零售驱动下的超市购物体验服务创新,为优化消费者购物的场景体验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从服务设计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出发,对现有超市服务进行调研,并简要分析了影响用户消费体验的关键因素。虽然超市购物服务系统创新策略为超市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考和启示,但是由于超市服务对象具有差异化,服务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如用户的心理因素等对购物体验的影响,所以还需要对超市购物服务系统进行讨论研究,这也将成为新零售超市购物服务系统设计的研究重点。用58的实战案例,帮你认识一次完整的服务设计流程业务:“我们不是有线下店吗,我们想对门店装修进行一次升级。阅读文章 > 参考文献:[1] 王宝义. “新零售”的本质、成因及实践动向[J].中国流通经济,2017(7):3—11.[2] 张凌浩,倪鸣,贾丽丽.以系统创新为导向的超市服务设计策略研究[J].包装工程,2014,35(12):66—69.[3] 胡瑜杰.新零售背景下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升级路径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8(11):131—133.[4] Moritz S. Service design: Practical access to an evolving field[J]. 3rd edition. Cologne, Germany: Köln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Design, 2005, 1—61.[5] 何人可,胡莹. 服务设计概念衍生阶段的设计模式与策略研究[J]. 设计,2015(1):40—49.[6] 赵树梅,徐晓红. “新零售”的含义、模式及发展路径[J]. 中国流通经济,2017,31(5):12—20.[7] XIN Xiang-yang.Strategic Positioning of Experience Design[C].UCAN,2017.[8] 王国胜.服务设计与创新[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5.[9] 徐鑫亮,于泽卉,孟蕊. 新媒体环境下消费者互动、品牌情感与购买行为——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分析[J]. 商业研究,2018(7):24—32.[10] 付心仪,刘世霞,徐迎庆. 信息可视化的发展与思考[J]. 装饰,2017(4):16-19[11] 蔡丹红,龚春杨. 互联网时代传统产业品牌融合创新的路径探究[J]. 企业管理,2016(1):116—118.[12]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 《走进零售新时代——深度解读新零售》报告[EB/OL].(2017-09-11)[2018-11-02].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shangwubangzhu/201709/20170902641772.shtml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supermarket-shopping-service-system
自己的 插画 老师 拥有「想画啥就画啥」的能力之后,你会不会将自己的生活,像这样用画笔全部创作出来:反正,周小馋不仅对自己的生活「下手」了,而且还将手伸向了属于公主们的「多元宇宙」:而小馋老师的学员也紧跟着将自己的生活和想象创作了出来:学员黑金学员芒果还有同学创作了自己的表情包!如果你对于风格可爱的矢量插画感兴趣,那么不妨跟着小馋老师的 22 天直播课程,学会如何画出属于自己的插画宇宙:原价499元,上新限时特惠价 399 元!(新课活动时间:5 月 12 号~20 号),名额有限,抓紧时间!移动端报名扫描下方二维码,网页端报名右戳即可 https://pro.uisdc.com/detail/p_627921e5e4b01c509aae041b/6跟着小馋一起变可爱的课程!先教你如何让 Ai 跟手!小馋老师的课一直都以零基础、好上手而著称——因为这门课最大的第一个优势,就是让你掌握「必要的工具」而非「事无巨细地学软件功能」。不用手绘版,只需鼠标,用几乎大半节课就能掌握的软件功能,带你开始创作的历程!来自学员「鹅蛋呐」的回复学员「穆紫薏」反馈再告诉你插画「变可爱的潜规则」!「可爱」是有迹可循的!线条怎么处理?色彩如何搭配?角色怎样塑造?布局如何掌控?装饰怎么搭配?小馋老师在过去 10 年内画遍世界的「可爱插画潜规则」都在课程里面,从灵感到绘制,从色彩到线条,从造型到装饰,都涵盖其中!学员「K」反馈最后,超多可爱的实战案例!对!在通用的「潜规则」之下,各种题材的绘制还有一些独特的技巧!小馋老师会教你「可爱地」画出动物、植物、日常物品、人物、场景等各种案例,以及插画、头像、条漫、动态表情等不同形式的注意事项,让你也能放肆地画画!无限制地创作!舒适的课程节奏!小馋老师的直播课有着舒适的节奏,在带练演示+作业练习+反馈讲解的模式下,用 6 轮实战和练习 带你在 22 天时间内,掌握技巧,熟练方法,拥有创作的能力!学员「Danch」反馈原价499元,上新限时特惠价 399 元!(新课活动时间:5 月 12 号~20 号),名额有限,抓紧时间!移动端报名扫描下方二维码,网页端报名右戳即可 https://pro.uisdc.com/detail/p_627921e5e4b01c509aae041b/6画如其人的周小馋老师将可爱与萌践行到底的周小馋老师,给人的感觉一直都是可可爱爱又温柔,这种由内而外的统一气质,为她的插画作品赢得了网友的热爱,以及大量的商业合作。从湖南卫视到国博,从肯德基到味全,小馋老师将自己的萌系插画恰如其分地融入到商业产品中,在风格气质和商业价值之间做好了平衡,完全不显突兀,这一点上,就太值得学习了!可爱即是正义!下面是更多小馋老师的作品:上期学员作品完成作业后,并上线了微信表情,不仅成就感十足,还能收到打赏赚取零花钱~这次的优秀作业太多了……如果你也想像他们一样,就一起来学习吧!原价499元,上新限时特惠价 399 元!(新课活动时间:5 月 12 号~20 号),名额有限,抓紧时间!移动端报名扫描下方二维码,网页端报名右戳即可 https://pro.uisdc.com/detail/p_627921e5e4b01c509aae041b/6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uisdc-course-ai-draw-2
字体 儿童节 点此 我整理了 9 款无版权可商用的儿童节字体,超实用!来拿!马上就是儿童节啦,谁还不是个宝宝呢~好身体的详细介绍看这篇:优设好身体开放下载!优设网出品的第二套免费可商用字体2020年元旦前一天,我们发布了第一套免费可商用字体《优设标题黑》,点此下载:[link https://www.uisdc.com/uisdc-first-free-font]字体一经发布便收获了无数好评,从人民日报、观察者网等官方媒体,到说唱新时代、青春有你等娱乐综艺,以阅读文章 > 想要获取全球最新好用好看的可商用字体?收藏优优教程网的 免费可商用字体频道 ,每周更新不要错过哟。 文件名 如何下载使用 文件大小 提取码 下载来源 儿童节字体74.34MBsvuq 点此复制 登录下载 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childrens-day-font
手势 多指 功能 多指类手势之前的文章讲解位移类手势和点击类手势的时候,提到过不同的描述维度会让手势产生不同的变种,比如触发时机、 按下次数、 阈值类型等。我们同样也可以把使用手指的数目看做是一个描述维度,使用的手指数目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手势变种,有着不同的应用方式。万字干货!交互手势全解析(一):位移类手势前言一年前更新了文章《交互手势的容错性和逻辑性》之后,有很多读者朋友询问是否能够做一个详细的讲解交互手势的系列文章,讲解每个手势的不同之处、应用场景以及在工作中如何使用。阅读文章 > 6000字干货!交互手势全解析二:点击类手势点击类手势的描述维度与位移类手势类似,点击类手势也存在着自己的描述维度,它们分别是触发时机、点击次数和时间限制,三者的变化同样会产生不同的变种。阅读文章 > 使用多指类手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① 单个界面对于手势的需求量比较大。当可用的单指类手势都已经被占用后,通过引入多指的维度来扩充手势,从而满足设计需要,避免产生手势冲突;② 系统级的全局手势通常使用多指类手势来尽量避免与第三方App的手势冲突。全局手势如果设计得过于简单很容易引发手势冲突。例如一加手机的某个系统版本中,有一个全局手势是单指连续点击三次触发页面缩放,对于非游戏类的 App 来说基本没有这个手势,不必担心误操作,但是对于游戏类 App 而言,连续点击屏幕上的攻击键是一个很常用的操作,连续点击三次触发页面缩放的设计导致用户游戏过程中极易不小心触发了页面缩放。iOS 系统的做法很巧妙,在点击次数外增加了手指个数的维度,通过三指双击才能够触发页面缩放,从而基本解决了手势冲突问题。1. 多指点击特点多指点击同样有点击次数、触发时机和时间限制这些描述维度,它们的变化会给多指点击带来不同变种。在 App 中多指点击常见的变种一般有多指单击、多指按下,而像多指双击、多指长按这一类更复杂的变种较为少见,一般仅用于系统级的全局手势。案例在 iOS 的短信 App 中,可以通过「双指按下」快速选中一个短信。在 iOS 的设置中开启缩放功能后,任何页面都可以通过「三指双击」触发页面缩放。2. 多指位移特点多指位移同样有控制方式、稳定化效果、以及阈值类型这些描述维度,它们的变化可以实现多指轻扫、多指拖拽、多指甩动这些效果。多指位移通常用来移动受控物或触发某个功能。案例在 iOS 的短信 App 中,可以通过「双指拖拽」快速多选短信。在网易云音乐的播放页,向下「双指轻扫」可以触发黑胶背后的故事。在笔记应用 GoodNotes 中,浏览模式下可以通过「单指甩动」浏览页面,但是当进入编辑模式时,为避免手势冲突,单指甩动会变为「双指甩动」。3. 多指缩放特点多指缩放与多指位移比较相近,不同之处在于多指缩放的手指移动方向是以某一个点为中心进行汇聚或分散。控制方式、稳定化效果、以及阈值类型这些描述维度同样适用于多指缩放。案例iPad 可以通过「四指缩小」快速退出应用。iOS 的照片 App 中,可以通过「双指缩放」缩小或放大照片。网易云音乐可以通过「双指缩小」触发抱一抱彩蛋。4. 多指旋转特点多指旋转可以看做是以多指的中心为圆心,通过多指的移动来模拟出围绕这个圆心做旋转的手势。它是对物理世界几乎 100% 的映射,因此一般用于旋转某个物体,调节旋钮等操作。案例iOS 的照片 App 中,可以通过「双指旋转」转动照片。5. 多指特殊手势有一类特殊的多指手势可以支持更复杂的交互,一般为系统级手势。例如 iOS 中长按桌面的 App 后进行拖拽时,可以同时点击其他 App 一起进行拖拽。组合类手势组合类手势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手势组成,因此隐蔽性较强,如果不进行引导很难被用户发现,也是由于这种特性,它所触发的功能一般有其他更明显的入口或操作方式,使用它通常是为了增加高频功能的操作效率,服务于专家型用户。组合类手势之所以能够提高效率,是因为它把用户平时需要通过多个步骤才能完成的操作简化为了短时间即可完成的手势组合。虽然初次使用有一定学习成本,但是一旦用户形成肌肉记忆,操作过程会非常快速。因为组合类手势更加多变,且系统并未直接提供这类手势给设计师调用,需要设计师自己根据需求来组合搭配,因此很考验设计师的创新能力。之后的案例展示仅为常见的用法,并不是全部。通过举一反三,我们也可以设计出不同与本文中的案例但更满足需求的组合类手势。1. 设计模型下面这个表格里的模型是总结常见的组合类手势而设计的,能够涵盖绝大部分的设计需求,但仅适用于单指的组合类手势设计。模型将组合类手势的操作过程分为启动、调整和触发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由一个分支手势构成。比如在第一阶段中,可以选用的手势有长按、双按、轻扫 B。并不是只能选用这三个,而是它们三个作为第一阶段的分支手势体验良好且最常用。①启动阶段的目的是创建一个新模式,在新模式下,界面原有的手势会失效,系统只能响应②调整阶段的手势,可以选用拖拽和轻扫E。在③触发阶段可以进行抬起、停留来触发最后的功能,如果选择「无操作」,则说明手势在②调整阶段已经达到目的,不需要③触发阶段的手势。仅解释这个模型可能比较难理解,下面会用一些案例进行演示。2. 常见案例长按+轻扫 E+抬起特点通过长按激活一个控件,在手指不离开屏幕的情况下将手指移动到某个功能选项的位置上,然后通过抬起触发该功能。功能选项一般出现在手指的附近,从而方便下一步操作。案例花瓣 App 中长按某个图片后可以快速进行收藏等操作。长按+拖拽+停留特点通过长按激活一个控件,在不松手的情况下将手指拖动到控件的某个功能选项的位置上,然后停留特定时间触发该功能。案例在京东读书 App 中,需要跨页选择文本时,需要长按后拖动手指至页面左下角后,停留一段时间进行翻页。在 iOS 桌面长按图标将其拖动到边界,停留一段时间后可以将图标移动到下一页。为什么上面两个案例在触发阶段使用停留而不是抬起?因为完成了触发阶段的操作后手指仍然需要对受控物保持控制状态,此时不能松开手指,因此这种情况下操作的触发手势使用停留更合适。轻扫 B+轻扫 E+抬起特点通过轻扫 B 激活一个控件,在不松手的情况下将手指往某个方向移动来选中某个功能选项,然后通过抬起触发该功能。案例Chrome 浏览器中,下拉页面后将手指左右移动并抬起可以触发其他功能。双按+拖拽定义当一个界面中,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都已经存在位移类手势了,但是仍然有功能需要新增额外的位移类手势。此时可以将双按看做是一个模式启动,双按后可以立即使用拖拽来触发相应功能。案例地图类 App 中,可以通过双按后手指不离开屏幕往上拖拽来放大地图,往下拖拽来缩小地图,从而解决了单手操作时难以放大缩小地图的问题。不足之处在于,这个手势的教育成本较高,只有少部分用户能够发现并持续使用。3. 根据使用场景进行分类上文依据操作方式将案例进行了分类。实际上在设计过程中,使用场景分类更能便于我们去选择适合的手势。我将组合类手势通过使用场景的区别分为了四类,它们分别是 ①单个属性的调整、②多个功能选其一、③默认选择主要功能、④同时进行两项操作。由于下面案例的手势在上文已经进行了介绍,所以不做赘述仅罗列更多案例帮助理解。单个属性的调整单个属性可以是亮度、大小、位置等,通过双按或长按启动模式后,再使用拖拽来进行调整。双按+拖拽每个地图 App 基本都支持这个手势,双按后通过拖拽来对地图大小进行调整。(上文有动图示例,这里不再重复展示)长按+拖拽在快手 App 的拍摄界面中,长按拍摄键后上下拖拽可以调整取景框的大小。多个功能选其一通过长按唤起功能菜单,在手指不离开屏幕的情况下移动到某个功能后抬起触发该功能。长按+轻扫 E+抬起在 iOS 的桌面长按 App 的图标可以唤起更多功能菜单,移动手指到某个功能后抬起可触发该功能。默认选择主要功能使用长按或轻扫 B 后可以直接松手默认触发主要功能,但如果保持手指不离开屏幕使用轻扫 E,则可以选择其他次要的功能,然后抬起触发。长按+轻扫 E+抬起微信录制完语音后,抬起默认会触发发送语音,也可以通过移动手指到「取消」或「转文字」上来触发另外两个较为低频的功能。轻扫 B+轻扫 E+抬起下面是一个概念案例,来自于一本交互设计相关图书《交互设计语言》,非常推荐阅读。在下图案例中,手势的目的是解决微信的多层级导致的返回步骤过多问题。右滑页面后如果直接松手会返回上一页,但是如果上下移动则可选择其他层级的页面,抬起后进行跳转。同时进行两项操作部分场景中,长按后手指需要保持接触屏幕的情况下同时操作两个功能,由拖拽和停留分别操作。长按+拖拽+停留暂无更多案例展示,可以看上文的京东读书 App 选中更多文字的同时进行翻页、在 iOS 桌面拖动图标的同时进行翻页的案例,在这里就不重复展示了。以上就是关于多指类和组合类手势的思考总结,后续暂定的更新计划如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哦~4000字干货!交互手势全解析:描述维度交互手势的描述维度是什么?阅读文章 >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设成于思」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parses-interaction-gestures
颜色 样式 代码 前言随着近几年 Figma 等一系列在线设计工具的崛起,相信设计师对设计系统的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其实设计系统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我们通过各种设计规范等对产研流程提效,但还是会经常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1. 开发用的颜色/字体样式/投影等与设计稿存在差距;2. 颜色选择困难。不同设计师之间在用各种层级的文本颜色时,到底用 Gray1 还是用 Gray2,不知道该选哪一种;3. SaaS 类的产品需要根据客户的品牌色调整产品的主色,设计和开发都面临巨大的工作量;4. 设计稿的更新无法及时在开发者的代码中体现,一是因为开发首先需要拿到新的设计稿,再根据标注甚至肉眼判断区别后更新代码;另一方面,设计稿中看似简单的改动可能导致较大范围的代码改动,例如字体大小等;为了解决和优化上述的问题,Design Token 应运而生。它可以高效地解决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细节和风格一致性的问题,提高产研团队设计质量和协作效率。什么是 Design Token“Token”原本的意思是“令牌,指令”,与 Design 连在⼀起指“设计变量”。在工程逻辑中用于用户身份与服务器端进行验证,而在设计体系中,Design Token 则可以简单理解为封装的视觉样式参数。它通过规定样式参数,并通过一套符合设计师、工程师理解的统一的命名规则,为这些样式参数的定义名称。腾讯出品的 Design Token 应用指南:设计篇在线设计、研发协作工具和组件概念的普世化,让设计、研发效率大大提升;数字产品发展到今天,数字产品对迭代速度、个性化品质要求也越来越强。阅读文章 > 原子设计理论提出者 Brad Frost (布拉德 · 弗罗斯特)在《Atomic Design》中提到:原子设计理论从原子(Atoms)、分子(Molecules)、组织(Organisms)、模板(Templates)、页面(Pages)、标准流程(Patterns)再到更完善的设计体系(Design Systems),这一切都是为了产品设计、研发效率和一致性提供帮助。同时,它们也是传达设计原则、构成产品独特气质的基石。Design Token 就是原子级的最基础的构成要素。根据北美顶级 SaaS 企业的开源设计系统 Saleforce Lightning Design System 的解释,Design Token 是设计系统中的可视化原子,是设计属性的命名实体,使用它们代替具体编码值(如颜色的 16 进制、间距的像素值等),以便于维护一套可扩展且一致性的设计系统。可以说,Token 就是最底层的原子,本质上就是找到了组件、属性和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统一了设计样式和前端语言,使组件和设计系统可以被快速管理。Design Token 的优势基于上述关于 Design Token 的基础解释,可以将 Design Token 的好处可总结为:设计语义-更易理解设计方案-更加一致主题皮肤-一键替换设计变更-高效维护设计成果-精准还原1. 设计语义-更易理解每一个组件的基础元素都可以用 Token 进行语义化的命名,帮助设计师和开发建立统一的描述语言。例如#91d5ff 这个色值按照传统的设计规范命名的方式,它可能叫 Blue-3。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设计师和开发并不能直接通过 Blue-3 来理解这个颜色到底是用在什么具体场景当中。而当我们通过 Token 语义的方式让它达到组件级别的精度时,它会叫:color-primary-brand-light-disable,不同的设计师和开发就能迅速的理解这个颜色应用在什么具体场景当中。2. 设计方案-更加一致当使用组件库实际运用到项目当中时,我们有时候会有不同设计师合作产出一个项目的情况。对于一些不熟悉设计规范或新加入的设计师来说,就会困惑,当使用二级文本色的时候,究竟是用 Gray2、还是 Gray3、Gray4。而这个时候,我们定义一个 Token 名称叫:color-text-secondary,这个 Token 嵌套的颜色是 :Gray3,这样我们设计师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选择 color-text-secondary 这个 Token 变量即可,能选择的颜色就是唯一的,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不同设计师在同一个场景当中的设计稿保持高度一致性。3. 主题皮肤-一键替换主题皮肤的替换可以用在两个维度,一是浅色模式和暗色模式的替换,二是不同品牌色之间的替换。我们可以将不同主题的同一个场景下的颜色使用同一个 Token 命名,例如变量名都叫:color-primary-brand-light-default,蓝色皮肤下对应的值为:#165DFF;红色皮肤对应的值为:#F53F3F。然后通过插件面板的一键操作即可完美切换。同时这种切换模式也可以带入 tokn.josn 代码(后面会具体讲如何输出 json 文件交付开发)中,与开发进行同步。4. 设计变更 高效维护还是上面的例子,当我们的二级文字颜色 color-text-secondary 需要进行变更,从 Gray-600 变为 Gray-500。如果没有“color-text-secondary”这个 Token,我们可能需要手动去选中所有用了 Gray-600 的二级文字的图层,一个一个地将它们改为 Gray-500,而当我们有了“color-text-secondary”这么一个 Token 时,我们只需要将 color-text-secondary 的值一键从 Gray-600 变为 Gray-500 便可以完成产品全局的颜色变更。进而设计师可以将 token.json 代码(后面会具体讲如何输出 json 文件交付开发)同步更新给开发 ,开发直接一键替换,线上的界面就能半自动地迅速应用到变更后的色值。5. 设计成果-精准还原设计稿能否被开发精准还原,这几乎是每一个设计师在实际项目中会遇到的问题。我们在进行设计验收的时候,即便花了很多时间进行走查,在表格上列举了很多细节问题,但最终的还原效果并不能得到保障。甚至在一些时候会感觉做验收比重新做一遍设计稿还要费劲「emo」,有的时候甚至会直接按 F12 在网页上改代码给开发提示「狗头」。例如,在常规不使用 Token 的情况下,开发同学使用的是硬代码的模式,代码编辑器无法判断这个颜色是否正确,如果开发不小心输错了一位数,就很可能导致线上运行时候的不一致。而使用了 Token 之后,开发只需要输入这个场景的 Token 名称的前缀,代码编辑器便会自动化地提示有哪几个颜色供选择就可以了,如果不正确,代码编辑器还会给出报错提示,开发同学可以在写代码的过程中完成基础的检验工作,这样一来,设计师的成果便能够一定程度上的精准还原,设计师验收的工作量也会小很多。在设计系统中应用 Design Token上面讲了这么多理论,接下来开始实战,准备好~1. 提炼 Token 组成元素Design Token 是构成设计语言的基本构建块,是设计系统中最核心、最基础的影响视觉风格的元素。根据 Figma Tokens 插件默认提供的面板中,可以将分别以下组成元素:Color 颜色、Shadow 投影、Typography 字体样式、Size 尺寸、Space 间距、Border Radius 描边圆角、Border Width 描边宽度、Opacity 透明度等2. 定义 Token 命名规则关于 Token 的命名规则,不同的团队有不同的定义方式,但其本质都是为了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工作效率。因此在对 Token 命名规则进行分类整理时,设计需要与开发同事达成一致,以确保能够更好地落地。在制定自己产品的 Token 命名规则前,带大家看一下大厂的 Design Token 都是怎么命名的腾讯文档 Token 变量表:https://mp.weixin.qq.com/s/sRRPlsxaUZj7220PLoFiRw腾讯 TDesign 开源设计系统 Token:https://github.com/Tencent/tdesign-common/blob/develop/style/web/theme/_light.less:root,:root[theme-mode="light"] {// 文字 & 图标 颜色--td-font-white-1: rgba(255, 255, 255, 100%);--td-font-white-2: rgba(255, 255, 255, 55%);--td-font-white-3: rgba(255, 255, 255, 35%);--td-font-white-4: rgba(255, 255, 255, 22%);--td-font-gray-1: rgba(0, 0, 0, 90%);--td-font-gray-2: rgba(0, 0, 0, 60%);--td-font-gray-3: rgba(0, 0, 0, 40%);--td-font-gray-4: rgba(0, 0, 0, 26%);// 基础颜色--td-brand-color: var(--td-brand-color-8); // 色彩-品牌-可操作--td-warning-color: var(--td-warning-color-5); // 色彩-功能-警告--td-error-color: var(--td-error-color-6); // 色彩-功能-失败--td-success-color: var(--td-success-color-5); // 色彩-功能-成功// 基础颜色的扩展 用于 hover / 聚焦 / 禁用 / 点击 等状态--td-brand-color-hover: var(--td-brand-color-7); // hover 态--td-brand-color-focus: var(--td-brand-color-2); // focus 态,包括鼠标和键盘--td-brand-color-active: var(--td-brand-color-9); // 点击态--td-brand-color-disabled: var(--td-brand-color-3); // 禁用态--td-brand-color-light: var(--td-brand-color-1); // 浅色的选中态// 警告色扩展--td-warning-color-hover: var(--td-warning-color-4);--td-warning-color-focus: var(--td-warning-color-2);--td-warning-color-active: var(--td-warning-color-6);--td-warning-color-disabled: var(--td-warning-color-3);--td-warning-color-light: var(--td-warning-color-1);// 失败/错误色扩展--td-error-color-hover: var(--td-error-color-5);--td-error-color-focus: var(--td-error-color-2);--td-error-color-active: var(--td-error-color-7);--td-error-color-disabled: var(--td-error-color-3);--td-error-color-light: var(--td-error-color-1);// 成功色扩展--td-success-color-hover: var(--td-success-color-4);--td-success-color-focus: var(--td-success-color-2);--td-success-color-active: var(--td-success-color-6);--td-success-color-disabled: var(--td-success-color-3);--td-success-color-light: var(--td-success-color-1);// 遮罩--td-mask-active: rgba(0, 0, 0, 60%); // 遮罩-弹出--td-mask-disabled: rgba(255, 255, 255, 60%); // 遮罩-禁用// 文本颜色--td-text-color-primary: var(--td-font-gray-1); // 色彩-文字-主要--td-text-color-secondary: var(--td-font-gray-2); // 色彩-文字-次要--td-text-color-placeholder: var(--td-font-gray-3); // 色彩-文字-占位符/说明--td-text-color-disabled: var(--td-font-gray-4); // 色彩-文字-禁用--td-text-color-anti: #fff; // 色彩-文字-反色--td-text-color-brand: var(--td-brand-color-8); // 色彩-文字-品牌--td-text-color-link: var(--td-brand-color-8); // 色彩-文字-链接// 分割线--td-border-level-1-color: var(--td-gray-color-3);--td-component-stroke: var(--td-gray-color-3);// 边框--td-border-level-2-color: var(--td-gray-color-4);--td-component-border: var(--td-gray-color-4);// 内投影 用于弹窗类组件(气泡确认框 / 全局提示 / 消息通知)的内描边--td-shadow-inset-top: inset 0 .5px 0 #dcdcdc;--td-shadow-inset-right: inset .5px 0 0 #dcdcdc;--td-shadow-inset-bottom: inset 0 -.5px 0 #dcdcdc;--td-shadow-inset-left: inset -.5px 0 0 #dcdcdc;// table 特定阴影--td-table-shadow-color: rgba(0, 0, 0, 8%);// 滚动条颜色--td-scrollbar-color: rgba(0, 0, 0, 10%);}Element-Plus:https://element-plus.org/zh-CN/--el-bg-color: #ffffff;--el-bg-color-page: #ffffff;--el-bg-color-overlay: #ffffff;--el-text-color-primary: #303133;--el-text-color-regular: #606266;--el-text-color-secondary: #909399;--el-text-color-placeholder: #a8abb2;--el-text-color-disabled: #c0c4cc;--el-border-color: #dcdfe6;--el-border-color-light: #e4e7ed;--el-border-color-lighter: #ebeef5;--el-border-color-extra-light: #f2f6fc;--el-border-color-dark: #d4d7de;--el-border-color-darker: #cdd0d6;Ant Design:https://ant.design/components/overview-cn/html {--ant-primary-color: #1890ff;--ant-primary-color-hover: #40a9ff;--ant-primary-color-active: #096dd9;--ant-primary-color-outline: rgba(24, 144, 255, .2);--ant-primary-1: #e6f7ff;--ant-primary-2: #bae7ff;--ant-primary-3: #91d5ff;--ant-primary-4: #69c0ff;--ant-primary-5: #40a9ff;--ant-primary-6: #1890ff;--ant-primary-7: #096dd9;--ant-primary-color-deprecated-pure: ;--ant-primary-color-deprecated-l-35: #cbe6ff;--ant-primary-color-deprecated-l-20: #7ec1ff;--ant-primary-color-deprecated-t-20: #46a6ff;--ant-primary-color-deprecated-t-50: #8cc8ff;--ant-primary-color-deprecated-f-12: rgba(24, 144, 255, .12);--ant-primary-color-active-deprecated-f-30: rgba(230, 247, 255, .3);--ant-primary-color-active-deprecated-d-02: #dcf4ff;以上截取的部分 Token 基本是在 Github 上开源社区能找到相关的代码。如果我们想要找一个非开源的设计系统的 Token 怎么找呢?这里以飞书为例,个人觉得飞书整体的配色非常舒适,想要研究一下其中的 Token 是怎么制定的。首先打开飞书网页,按 F12,选中任意元素,便可在“样式”中找到飞书产品所有的 Token 是如何命名,以及可以分析研究其中的色彩运用规律。飞书 Token:www.feishu.cn--bg-base: var(--N100);--bg-base-raw: var(--N100-raw);--bg-body: var(--N00);--bg-body-raw: var(--N00-raw);--bg-body-overlay: var(--N50);--bg-body-overlay-raw: var(--N50-raw);--bg-content-base: #f8f9fa;--bg-content-base-raw: 248,249,250;--bg-filler: var(--N200);--bg-filler-raw: var(--N200-raw);--bg-float: var(--N00);--bg-float-raw: var(--N00-raw);--bg-float-base: var(--N100);--bg-float-base-raw: var(--N100-raw);--bg-float-overlay: var(--N50);--bg-float-overlay-raw: var(--N50-raw);--bg-float-push: rgba(var(--N00-raw),0.8);--bg-mask: rgba(0,0,0,0.4);--bg-mask-raw: 0,0,0;Token 命名规则总结通过上面的大厂 Token 参考我们可以分析出一些普适性的规则:1. 单词之间用“-”分隔;2. Token 前缀可自定义添加自己产品的简称,例如:“–el-xx”、“–ant-xx”、“–td-xx”;3. Token 可以套 Token,例如:–td-brand-color-hover: var(–td-brand-color-7);3. 整理 Design Token 资产表分析完各个大厂的 Token 规则之后,接下来正式开始对自己产品的 Design Token 开始建设,首先便是整理一份 Design Token 资产表,可以用文档、表格等形式整理。这里以 TDesign 为例,需要包含 3 列:Token、Value、Describe。这份 Token 资产表整理好之后,可以在设计团队内部进行评审,通过之后再与开发进行对齐。来源: https://tdesign.tencent.com/design/color通过工具创建 Token 并联动设计文件以上主要讲的是在思维层面 Design Token 是怎么推导的,接下来重点讲一下怎么借助一些实用的工具将 Design Token 实现自动/半自动化的落地。这里主要推荐的工具是 Figma Tokens 插件,它是一款基于 Figma 的插件,相对于 Figma 右侧面板原生自带的样式外,能够实现多层级的 Token 管理,同时插件内容能够与 Figma 设计文件实现实时联动。1. 安装并运行插件插件安装地址:https://www.figma.com/community/plugin/843461159747178978/Figma-Tokens安装完成后,在 Figma 文件中打开 Figma Tokens 插件面板,并点击“Get started”,开始创建。2. 创建 Token 变量在 Color 分类处点击“+”号,将之前整理的 Design Token 资产表里的内容一个一个录入进插件当中。如何实现 Token “套娃”呢?例如我们需要创建一个“–td-brand-color”,值为“–td-brand-color-8”,只需要在 Color 值的输入框输入“{–td-brand-color-8}”或“$–td-brand-color-8”,这里通过和开发沟通,推荐使用“{ }”大括号的形式进行赋值。全部 Token 创建完成之后,点击“Create Styles”便可将插件中的样式生成到 Figma 右侧的样式面板中。同时,插件中的修改也能够与样式进行实时同步。3. 通过 JSON 代码快捷导入 Token上面的方法是需要根据 Token 对照表,通过手动的方式一个一个录入 Token,如果团队的设计师有一点代码功底,或者前端同学能够提前介入进来,直接根据 Token 对照表写一份 JSON 文件,那么也可以直接通过复制 JSON 文件里面对应到代码粘贴到 Figma Tokens 的插件当中,能够直接读取代码生成 Token 样式,并联动 Figma 文件。4. 导入 Figma 文件中已有的样式除了使用 Figma Tokens 插件一个一个创建样式以外,插件还支持从我们的 Figma 文件中已经有样式导入,我们也可以点击“Import”,再勾选“Color”、“Text”、“Shadows”一键导入文件中的样式并生成 Token。向研发交付 Design Token1. 输出 Token.json 代码文件点击顶部“JSON”,再点击“Export”,即可将插件面板的创建的 Token 导出为一个 token.json 文件,将 json 文件交付给开发,开发便可使用。若开发不知道如何使用,可以分享这个 Figma Tokens 作者发布在 Github 上的代码稍加学习,便知道如何使用了。github 地址: https://github.com/six7/figma-tokens-example-tailwindcss2. 如何更新 Token当之前定义好的 Design Token 需要增删改时,插件官方推荐的更新同步方式主要有 JSON、 http://JSONBin.io 、URL、GitHub 等几种方式,具体可查阅官方文档: https://docs.tokens.studio/sync/sync 。由于后面集中同步方式涉及到一些小门槛,这里简单介绍第一种最为通俗的更新方式就是直接通过更新 JSON 文件,可以在企业 IM 中和研发创建一个共享空间,每次 Token 有更新只需要将导出的 JSON 文件替换原有的文件即可,开发再应用新的 JSON 文件,便可实现高效便捷的更新 Token。使用 Design Token 在产品中一键换肤在一些 To B SaaS 产品当中,产品的主色可能会跟随客户公司的品牌色进行调整。使用 Design Token 便能够便捷高效地实现一键换肤。1. 首先我们会定义一个“global”基础主题,在这里将所有后面不同皮肤的颜色都写入进来;2. 在“blue”和“red”主题皮肤下,品牌色命名都为:“tr-color-primary-brand-light-default”,但是他们两个皮肤的值不同,一个是 global 中的“{–color-blue-light-6}”,一个是 global 中的“{–color-red-light-6}”;3. 在蓝色皮肤下将“blue”勾选,切换至红色皮肤,只需要勾选“red”,即可实现文件内的所有变量全局替换,同时 Figma 右侧的样式也能实时联动。结语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团队开始搭建自己公司产品的设计系统 Design System 赋能到具体产品中落地。我所在的团队也在建设一套适用于自己公司业务的设计系统,在推动设计系统落地时,便运用了 Design Token 进行落地,极大提高了公司设计和研发团队的协作效率。Design Token 给 Design System 带来了新的方式和新的可能,未来希望能够不断扩大 Design Token 的应用价值,赋能到更多的业务和产品当中,让设计系统的应用变得更便捷、更高效。我是设计师波波 Bobby He,深耕 B 端体验设计,持续学习输出中,欢迎关注私信与我交流~参考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9LJT89vqjdVwsafDckh6Pwhttps://blog.prototypr.io/design-tokens-with-figma-aef25c42430fhttps://didoo.medium.com/how-to-manage-your-design-tokens-with-style-dictionary-98c795b938aahttps://uxdesign.cc/design-tokens-cheatsheet-927fc1404099https://docs.tokens.studio大厂出品!腾讯开源企业级设计体系 TDesignTDesign 是来自腾讯内部近 300 名设计师与开发者共同打造,经由 500+ 项目使用、验证和锤炼过的企业级设计体系, 秉承包容、多元、进化、连接的价值观,TDesign 期望与用户、行业及合作伙伴等一起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体验。阅读文章 > 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design-token-2
人物 线条 形状 关于我:优设大课堂金牌讲师,高级原画师、插画师。多次参与国内外知名游戏项目; 擅长欧美 CG、Q 版卡通等多种绘画风格。想看我更多作品可以关注我的小红书@wuli_石头(明早5月16号10点会有直播),微博@wuli_石头。之前在小红书上分享了一套按《搞笑一家人》里面的罗文姬女士的形象绘制的人物的表情包,收到了很多朋友的转发点赞,看来大家都挺喜欢的这种风格的人物绘画。所以决定出一篇文章,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绘制人物头像的 6 大步骤,同时会对相关的知识点和技巧做细致的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对人物外形的抽象概括传统的人物造型按头部、颈部、肩部、躯干的顺序依次构建,然后再根据透视做进一步刻画。这样画人物会与原照片非常的“像”,但同时也会没有特点,缺少趣味和神韵。我根据自己长期的绘画经验,总结出一套自己的人物造型方法,概括来说就是大胆抽象,夸张对比。大胆抽象,首先需要我们对绘画对象有一个细致的观察。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直觉,抓住人物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或者印象最深刻的点。发掘其所带有的一种情绪或者“势能”,然后用简单的形状概括出来。我们看下面 2 张示例,2 张图片虽然都是同一个人物,但是整体神态是不同的。上图中人物是站立的状态,我们可以观察人物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是一个比较舒展挺拔的状态,有往上延展的趋势。结合人物色块在整个图形中所占比例(人物色块与背景色块的区别),我们可以选择用一个直立细长的三角形来概括人物整体外轮廓。在第二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的头部与躯干重叠,缩着脖子耸肩。这样给人的整体感觉比较内收,像是被压缩了。所以我选择用一个四分之一圆的形式概括整体的外形。确定好主体外形轮廓之后,我们在草稿起形的时候就非常快了。同时我们可以将初步外形做进一步的夸张:将尖锐三角形的进一步拉长,四分之一圆进一步压扁,让形状所代表的气质更加明显。再多给大家展示几个人物轮廓的概括步骤,帮助大家理解:虽然图片上人物头部的轮廓是圆的,但是我选择变方为圆,将人物的脸部连同脖子夸张成一个长条形,肩部部分则横向展开为一个梯形。这样的宽窄对比就会让形状更有节奏感,显得有趣。直接按照图片绘制的话,整体外轮廓会呈现方形, 比较呆板。我们转换一下思路,当人物躺倒的时候,在二维平面上原来的比例都会被压缩,我们可以一个选择扁长的形状,更符合我们直觉中被压缩的感觉。小结绘画的第一步不是拿起画笔就照着图片画,而是要带着思考去观察,用直觉感受绘画对象整体“势”的特征,然后用最能体现这种特征的几何形状去概括。我们在这一步确定的几何形状会主导后面人物造型的方向和特点,影响到成图的整体状态。可能有些同学会觉得,这样夸张的概括有些失真了。但其实这就是夸张的的优势和魅力,只要做到足够夸张,那么就更比照片更能体现人物状态的精髓,也更加生动传神。头身比例及分形在确定好整体的人物外形后,下一步就是划分头身比例并分形。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头身比例的划分没有绝对值,看个人风格和习惯。确定好头身比之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划分出第二个几何形。示例 ①第一步已经将人物外形概括为一个细长的三角形。确定好头身比之后,根据人物身体色块在图片中的占据的形状,第二个几何形就确定为一个半圆形。在半圆形之上就是我们头部的位置。我并没有严格依照头骨形状来画,而是按照片上人物皮肤的面积,将其概括成一个椭圆形。然后用线条找出头发的位置,草稿部分就基本完成了。示例 ②第一步我们已经将人物外形概括为压扁的四分之一圆。这里我没有将脸部概括为一个椭圆,而是一个倒三角。原因是,仔细观察人物我们会发现,她的眼睛是向上看的,结合整体看有一个斜向上的趋势。而倒三角形就能展现出这样的一种趋势,如果话概括成纯椭圆的话就没有什么特点了。大家可以再看看下面几张图,多感受一下分形的思路:第一步我们将整体概括为一个长方形加一个梯形,进一步分形时,我将左右头发概括成两个圆形,头顶的发量压缩,这样在外轮廓上就有一个明确的变化,更加有趣。我们已经将整体概括了一个扁平的形状。进一步分形时,按照图片中头部皮肤色块呈现的形状,在内部分出一个稍微扁一点的半圆。再简单概括一下头发和手部的形状。小结在确定好主体的几何形状后,第二步就是确定头身比例,然后做进一步的大方向分型。在对头部或者躯干进行分型时,不一定要按照很精准的人体比例去理解,但是要对色块、元素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基础透视原理与点对点的处理在前两步的分形阶段,我们用了非常感性的方法对于人物造型进行抽象概括。但想画成一张好看的图,光靠感性和直觉是完全不够的。在基本的分形确定好之后,我们的思维要转到理性的一面,运用基础的透视理论和点对点知识,帮助我们确定正确的五官位置和头身关系。① 纵向中心线人物的分形草稿已经完成,这个时候我们心中需要有几条线:脸部的中心线、脖子的中心线、躯干的中心线。这些都是纵向的线条,分别对应我们的头颅,颈部和身体。只有这三条纵线在垂直方向上是贯通的,我们画出的人才是形体才是正的,不会出现出现形态扭曲。② 横向位置线纵向线条标好之后,我们就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线条的划分。确定眼睛、鼻子、嘴巴的大概位置和互相之间的距离。这是要注意由于透视变化,五官之间距离的变化。透视不对,五官看起来就很怪异。注意线条的倾斜角度和方向的问题。确定五官位置的时候,要仔细观察人物实际状态,线条呈现出对于倾斜的趋势。横向的线条确定好之后,我们就可以在标记好的位置上确定五官的位置了。人体转向角度的不同,中心线的对应位置也会发生变化,眼睛这种原本两侧对称的点位置也会发生偏移。这个时候就要运用「点对点」的方式,以纵向中心线为准,让身体左右两侧的元素保持在同一水平线,并且在透视上保持距离相等。表情绘制与五官分形仔细观察五官线条的走向,是塑造人物表情非常重要的点。准确的线条走向让五官的表现力更强,情绪传达更加饱满。上图中,人物表情是嫌弃、不耐烦。仔细观察五官的线条走向:嘴角下坠,眉毛往中间聚拢,眼睛是向右看。在画草图的时候,就可以把这几个点抓住,用带有方向性的线条标出来,情绪的基本调性就被确定下来了。这张图中,人物双手捂住耳朵,眼睛紧闭,眉毛皱在一起,整体非常抗拒的姿态。在草图中,我们要用线条表达出这些趋势,且这些线条都是往面部中心收缩。在基础的线条方向确定好之后,就可以进一步用简单的形状,对五官的进行分形。我这里还对人物的鼻子做了夸张的处理,做成了一个尖锐的三角形,以进一步凸显人物激烈的情绪状态。小结不同走向的五官线条,会表达出不一样的情感。在保证五官的整体位置是正确的前提下,暗示出这些重要的方向向性线条,就能为五官的刻画定向正确的基调,塑造最终的表情时就会更加准确。五官具体刻画与脸部轮廓确定了五官线条的大体走向,接下来就是五官的具体刻画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我长期以来使用的画五官的方法:直接眉毛连鼻子,再连人中和嘴巴。即除了眼睛之外,眉毛、鼻子嘴巴都是一根线。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确定好单边眉毛的位置,我们就通过「点对点」的方法,确定另一侧眉毛的位置,然后沿面部中线,画出鼻子、人中,嘴巴的形状,五官刻画速度非常快。第四步的时候,我们已经确定好五官线条的大致走向,这里就直接草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勾勒出五官的具体形状。此外也可以加入一些睫毛、皱纹等个性化的特色。另外再说一下脸型设计的问题。第一步进行整体外形概括时,用的是一个简单的几何形状。但是在具体刻画时,我们也要更具人物实际状态来概括。比如上图中,人物年纪比较大,脸部的肌肉松弛下垂,那么我们在塑造脸部轮廓时,就需要把脸部的下半部分处理的更宽阔圆润一些,形成一个半圆,与左侧的直线和头部较窄的圆弧形成对比,这样形状轮廓的节奏感也更好。头发的绘制思路头部、躯干、五官都已经讲完了,接下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头发绘制的思路。画头发要注意到 2 方面的问题:透视和外形轮廓。透视方面,头部转向的不同,头发呈现的状态不一样。照片中人物的脸是向右转的,那么对于左边的头发整体呈现的就更多,右边的呈现的较少且头发会被遮挡。外轮廓是头部造型的重点,一定要有识别度。如果要表现卷发,那我们就用饱满的半圆形弧线去概括,比软绵绵的弧线来说表现力要强很多。另外就利用分组来归纳发型的表现。先根据照片,对头发进行分块的概括,块面的大小要有对比变化,这样才能体现蓬松饱满的感觉。总结经过以上 6 步,人物头像的线稿就完成了。整个人物头像的绘制思路非常清晰,技巧也并不复杂,在日常联系或者创作中多多运用,肯定会对大家的人物造型有帮助。今天的分享就是这些,喜欢的话可以点赞收藏,后续我会继续为大家分享更多欧美风格人物插画的知识技巧。同时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小红书@wuli_石头,上面有我的最新作品和日常创作思路分享。零基础也没事!大神教你 5 步画出好看的扁平风人物插画大家好我是花生。阅读文章 > 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people-draw
图片 在线 格式 Pixelied 是一家提供相片编辑器的服务商,旗下有个「Free Image Converter」的图片格式转换工具,让使用者通过浏览器进行在线批次编辑,而且不用担心降低照片画质,也无需下载或安装任何应用程序,提供最快速、免费且易于使用的图片转文件功能,这项服务支持各种常见图片格式包括 PNG、JPG、WebP、SVG、GIF、AVIF 和 TIFF 等超过 100 种格式。依照 Pixelied 说明,「Free Image Converter」可以批次进行图片格式转换,举例来说将 WebP 图片全数转为 PNG 或是将 JPG 全部转为 PNG 等等,将原始相片拖曳到网页进行上传,选择要转换的目标格式后就可以自动进行转文件,如果图片数量较多,还能将转换后的图片一次打包下载。之前还介绍过其他类似的工具:想转换图片格式?用这个在线网站超方便!这几年很常在网络上看到图片格式「WebP」,使用先进的压缩技术可有效减少文件大小,达到和 JPEG 格式相同图片质量,而现今在网页上较常看到的格式包括 PNG、JPG、GIF 和 WebP,如果就方便性来说前两者还是略胜,也是大家普遍都会用到的格式,但有许多网络服务考虑到流量和速度问题,阅读文章 > 想转换PDF/视频/图片的格式?收下这个在线免费神器!本文要介绍「TinyWow」是一个免费在线工具,首页明确标示「这是一个解决文件问题的工具」,使用者在 TinyWow 可以找到各种解决问题的功能,主要有 PDF、视频、图片、文件和其他工具,使用上也非常简单,选择要用的功能、将文件上传后就能进行处理,完全不用额外安装软件,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阅读文章 > 免费超好用!支持视频、音频、图片格式转换的在线神器「Convertr」若偶尔需要对文件进行转档,但又找不到适合的转换工具,直接打开 Convertr.org 将文件拖曳进去、选择要转换的格式就能处理。阅读文章 > Pixelied Free Image Converter网站链接:https://pixelied.com/convert/使用教学开启 Pixelied 的 Free Image Converter 免费图片转换功能,点选「Choose Files」选择要转文件的原始图片或是直接将图片拖曳到网站上传,依照说明,转换图片只需要四个步骤就能轻松完成。接着图片会逐一被上传到 Pixelied 转换器,不过不用担心,Pixelied 表示他们会在 24 小时后自动从服务器删除图片,不会处理或是储存用户的图片,所有档案会以最高的安全性和隐私处理。预设情况下画质会降低为 85%,若不希望转档后影响到原始画质,点选左上角「Settings」将质量调高为 100 即可维持原有画质。接着从上方「To: Choose file type」选择要转换的新格式,支持 PNG、SVG、JPEG、GIF、WebP、AVIF、TIFF 和 Base64 编码。点选右上角「Start Conversion」开始全部转换,也可单独点选每个图片后方的「Convert to」转为特定图片格式,转换时如果图片较多需要一些等待时间。转档完成后点选右上角「Download All」将所有新的图片打包、一次下载。前面有提到 Pixelied 本身是提供相片编辑器的公司,在图片转换工具也有整合编辑功能,点选图片后方的「Edit PNG」按钮开启编辑功能,就能通过 Pixelied 编辑器对相片进行更细部的调整。值得一试的三个理由:1. Pixelied 提供在线图片转文件工具,可将图片转换为各种常见格式2. 支持超过 100 种图片格式,在没有降低画质的情况下转档3. 转换后批次打包、下载所有图片文件,亦可使用在线编辑器细部调整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pixelied
角色 用户 宇宙 导语随着 trovo 社区的发展,玩家多样性也越来越明显,为了社区氛围更能体现海外文化多元包容的理念,我们展开了关于 IP 家族的思考。多方面了解行业和自身特征1. “小世界”存在的支撑点通过备受关注的的英雄联盟、漫威和封神榜宇宙这些家族化的 IP 和成熟的宇宙故事里以及被人们推崇喜爱的程度来看,世界观对于电影文学和 ACG 游戏内容产业对于 IP 的成功塑造是显著的。而它的逻辑上的实际用途对于创作者的工作也能有效提供认知边界和创作依据。2. 大 IP 怎么传递自己的“小世界”以《星球大战》、《权力的游戏》为例,他们都构建了一套蕴含着哲学、科学原理的世界观。一方面赋予内容层面和视觉元素的规定情景,划好边界合理性,将用户和创作者的认知拉到同一个层面上;另一方面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合理的脑暴灵感库,有效提升内容产出的效率。3. Trovo 海外社区玩家环境特点Trovo 旨在打造全球互动内容游戏玩家社区,目前面向的地区主要有北美、拉美、欧洲地区。多样的国家,由于在语言、宗教、文化和审美都有诸多的差异。我们在探索一个能被海外社区用户理解并保持忠诚度的宇宙和家族角色之前,先去了解他们生活的政治、文化环境和喜好,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实现一个大同小异的科幻世界,能够映射每一个用户的身份,给予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搭建小世界的“物理环境”1. 提炼小世界的“三要素” — 提炼关键词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对海外玩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接下来需要总结出 trovo 宇宙中,关于历史、文化、地理的背景三要素,以帮助我们完成细节的设定。我们对 T 宇宙设定的大概轮廓,锁定在了包容性高、科技发达、发展探索,这三个关键词上:地理:在面对全球化的用户背景下,我们希望创造一个能对所有地区的用户来说都是可以被接纳的环境背景。文明:结合玩家的喜好和产品的直播社交功能,更希望这个虚拟世界的文明是拥有高度发达的科技技术的,能够让玩家自由地交流和沟通。历史:结合社区的发展现状,我们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中的内容平台,用户组成更偏向倒金字塔的结构,所以希望构造一个更关注中低腰部用户的发展中世界,每个人都在探索未知和发展自己的路上努力。2. 为小世界“添砖加瓦” — 总结框架我们根据三个关键词,再结合产品特色、用户感知、市场上做得好的 IP 宇宙,脑暴了一些细节词的设定去帮助我们完成框架故事的描述。在广阔的 Troverse 宇宙中,有无数个星球,每个玩家都拥有一个专属星球,他们各有千秋,值得被探索和发现。而玩家可以利用“传送科技”探索其他星球,分享游戏、分享快乐。但是这个世界并不完美,星球间的连接不够紧密,大星球的光芒常常掩盖周边的小星球。“传送科技”的连接常常不稳定,需要一种名为“Data Gems”的能量来维护直播流平台,幸运的是,它能被在每个星球上挖掘到的。据此,星球上的玩家不断探索穿梭于新的星球之间分享和探索,致力于让每个星球都能闪闪发光。生动化小世界,打造 IP 家族1. IP 家族化的原因其实我们一开始产生做家族 IP 和宇宙的想法,是为了结合产品中的多人开播功能 Squad 去做的。这个功能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多人连线直播”,所以我们把家族名称命名为“T-squad”小队,非常有超级英雄的基因。在此之前,Trovo 平台已有基础品牌 IP 形象叫 Leon,它在很多方面表现非常出色,得到了许多用户的喜爱。海外用户对于性别、种族的平等是比较看重的,可惜的是 Leon 的男性知识非常明显,这让它在面对海外用户的包容性上并不是那么的全面。多元角色的包容性更高,而且在品牌价值上,成体系、家族化的集群化在力量上是更强的。那么问题来了?就是当我们向用户抛出这么多角色时,他要怎么记住呢?2. 归纳 IP 家族的个性基因要达到区分角色的目的,就需要传达属于角色独有的设计点,并且为他们设计特有的个性。但这些都不是凭空捏造的,要让用户认可这些角色就需要更全面的去分析。我们从专业性格测试、用户游戏角色类型、社区主播、观众、政治环境性别平等四个维度,划分成了角色设定的 4 个象限,从中去组合形成多元角色。3. 赋予 IP 家族差异化的内在表现如何合理的进行设定角色框架也是一个比较冗长的过程,要在保证多元化的情况下,平衡地去分配每个象限的比例,如果稍有不慎,就有陷入种族歧视、政治不正确的困境中。为了让这些角色更好的服务于产品,我们赋予每一个角色符号化的产品象征,这对后续的视觉化也比较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小插曲:原本只有一名女性角色,后面受到海外同事的建议和反馈,我们新增了一名女生角色。而在角色的肤色考虑上,尽量避免刻板印象,如黑人我们原本使用的是黑色,后来改成了蓝色。)4. 在小世界中找到“自我”的故事从大部分成功的 IP 故事构成来看,发展和冲突是构建情节的必要元素。根据世界观的框架,我们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对”T-Squad“小队的故事做了设定,一包括多元角色和这个世界的主故事线,二是每个角色自己的故事线。家族 IP 的外在差异化表现1. 草图阶段-任由想法天马行空对于小队角色的构思要遵循原品牌原有的 IP 设定,变色龙作为基础形象进行二次创作。但是这个阶段不宜过早设置太多规范因素的影响,应该尽可能的发挥创作者的自由发挥能力,表达出能和设定吻合的角色外形。2. 平面阶段-规范化表现进入到 2D 设计的阶段,不能仅着眼于细节化的呈现,更多的是考虑动作、道具、画风等视觉语言的统一性:设计时对后期可能性的应用有一定的考虑,例如后期可能会有线下周边的生产需求,那么我们尽量把角色的身高差异设计得不要太大,有利于减少生产周边产品的难度。为了契合世界观的题材,我们采用了比较多的机械化科幻的元素去融入到角色的服装和道具中。3. 三维阶段-可应用性进入到 3D 设计阶段,在遵循 2D 设定的基础上,对我们平台而言材质不追求真实质感,追求后期的延展和应用性。(由于项目紧急,我们将一部分模型工作外包了出去,感谢萌熊和尚章工作室对部分模型的支持。)考虑到该多元角色后续其他活动的应用,所以前期会更注重角色骨骼、表情的绑定、权重的设置上,以保证角色做动作的时候不会有严重的穿膜问题。这里推荐使用自动绑定骨骼工具 Mixamo 以及节点姿态变形适应快速完成节奏快的项目:多途径传递“T 宇宙”1. 玩家互动体验—年度回顾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世界观和角色都有了,是时候让它和用户见一次面了,我们借助用户数据年度回顾运营活动,验证世界观。我们设置了能够让用户能有更沉浸体验的黑洞进入基地的方式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且能够在房间里探索道具和查看自己过去一年的数据,强调自由探索和个性化情感。在许多的文案细节上,我们也精心为每个角色设计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个性化对话、让用户更能感受到角色的魅力。2. 认领“专属基地”场景构成:“每个玩家都有专属自己的星球”是世界观中非常具有个性化的限定场景,当我们需要根据每个角色的特点去设计场景时,面对多个角色时就变成非常有挑战性了,我们要将一个场景大致构成、位置、和道具模块确立下来。道具设定: 道具根据不同的场景需要,做了情感承载和功能数据承载的区分,情感承载可以塑造角色性格,功能数据承载可以展示用户数据:推进基地外观设计,在视觉上使用了科技金属外框、搭配星空流动的背景等元素增加用户置身在宇宙中的情景化元素,呈现两种视角的基地,让用户对自己的基地有更全面的了解:3. 探索自己基地里的“专属数据”在基地中我们设置了专属的基地编号,凸显房间的独特性。房间内的部分道具可以互动,让用户触发后可以查看自己对应的数据统计;用户可以根据心情选择自己想要分享的年度数据,包括基地的卡片。4. 和角色产生情感链接-角色动作小团队中面对大量角色动作的产出时,能够使用 Mixmao 动作库去快速生成骨骼运动,是比较高性价比的,角色动作结合性格去做演化,我们将动作分类了为飞船挥手、进场、avatar 默认呼吸、点击互动、跳舞庆祝,另外我们需要让动作和手势适合而且要在大范围地区没有贬义。游戏化的角色选择界面,通过场景道具触发动作:5. 宣传小 PV 微动画动画能够让观者十分直观地了解到品牌想要传达的价值和故事。对于 Trovo 这样一个快速发展中的产品,结合自身人力条件,我们希望短平快地以最小成本做一个小短片。一方面为活动预热,达到刺激用户参与度的效果;另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短片,能够向用户传达我们构建的宇宙面貌。故事的节奏我们也希望可以通过一个从低-高-低的方式展开。6. 周边徽章套盒-真实世界的碰撞我们还生产出了一系列全珐琅徽章套盒,加强用户对于世界观的印象,毕竟用户对于拿到手上的东西感知会更深,一共有 2 个系列,典藏套盒用于赠送给主播纪念,盲盒套装用于线上商城进行售卖。以 5+1 的形式区分常规款和稀有款式,增加了流行的盲盒的玩法。旋转配件:针对每一个角色所代表的产品象征,将道具零件制作成了可以 360 度旋转的凸起零件,旋转起来非常丝滑,总之一句话,盘他!特别稀有款:而对于稀有款式的大魔王 GG,当然不能缺少了特别的出场方式,日光模式下金粉闪烁,异常夺目。而在夜光模式下,也不能输,他手中的绿色能量蠢蠢欲动,荧光散射,仿佛正在谋划下一场 troverse 宇宙的能量争夺战。对未来的思考和展望1. 家族角色整体反馈活动得到了一些不错的正向反馈和用户的喜欢,从数据表现上来看,leon 的使用次数达到 5 万人次,它作为品牌的原 IP 形象,用户对它的忠诚度还是比较高的。其他新晋的角色也有不俗的表现,还有社区主播利用 penny 的模型制作了一款游戏,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海外玩家是很有创造力的。2. 对“T 宇宙”的后续思考展望Trovo 还在成长,包括 T 宇宙也是初步形成,但是仍然希望能够向 ACG、文学电影领域学习,不断完善世界观的和加强重视,这不仅对品牌来说是一件有益的事情,还能提供有效的创作支撑点。对于这些新晋的家族成员,要通过更多维度的运营活动融合,去培养和提高用户对他们的忠诚度,让他们慢慢喜欢上这些角色。由于这次项目过于紧急,角色的外在表现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期待后续的迭代更新。Troverse 宇宙仍有很多缺失的部分需要完善,如不同角色间的互动性故事、不同的种族间的关系,其生存环境;宇宙地图和地区的分布,区域之间的关系;不同星球之间的生存、娱乐、工作方式的体现;反派角色的塑造等。出海产品如何从零搭建IP插画库?让大厂高手教你!插画作为一种高效的视觉表现手法,在如今的互联网设计中已被广泛应用。阅读文章 >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腾讯设计族」本篇来源:优设网原文地址:https://www.uisdc.com/trovo-ip-design